摘要:潮流在变,口味在变,音乐审美在变。有时候我在想,现在的流行音乐好像没有以前的好听了,旋律变得奇怪了,不通顺了。但那不是我的口味变了,或者不去勇敢地拥抱新事物,而是现在的流行音乐确实不一样了,因为音乐产业和传播方式变化的关系。
又到一年一度的视听观点,这些观点文章内容涵盖了音响和音乐,除了有市场思考、看法,更有体验心得及建议等等内容,这些都是我们对音响、音乐及生活的用心思考。
流行,不一定好听
文 / 家祺
潮流在变,口味在变,音乐审美在变。有时候我在想,现在的流行音乐好像没有以前的好听了,旋律变得奇怪了,不通顺了。但那不是我的口味变了,或者不去勇敢地拥抱新事物,而是现在的流行音乐确实不一样了,因为音乐产业和传播方式变化的关系。
影响流行音乐的要素有很多,这次我主要讲的是当今对音乐产业影响最大的:Tiktok,国内抖音的流行内容和Tiktok不完全一样,但对流行音乐也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Tiktok/抖音的内容创作、使用方式,不仅改变了音乐产业,对音乐的侧重点产生了变化。欧美有个词叫“Tiktokification(Tiktok化)”,就是指行业为适应Tiktok的内容和传播方式而作出的变化。
你也许对Tiktok/抖音不熟悉,简单来说,它是一款观看短视频(从数秒到数分钟)的app,并有着业界首屈一指的算法(公认),能够精准猜到用户想看什么,然后一个接一个推送用户感兴趣的视频,让用户不禁沉浸其中。TikTok音乐爆红的方式是,一段让人朗朗上口的歌词或旋律的音乐,足够好听和抓耳,使听众会自发地为它配上舞蹈,或者将其与一部电影或电视剧中与歌曲氛围相匹配的场景配对,这个短视频就可能会成为“爆款”,被百万人转载分享,它的配乐也随之为人所熟知。而要在抖音视频中插入音乐非常简单,不仅有着数量庞大的音乐库(不必担心版权问题),app甚至根据你的视频内容用AI为你挑选音乐。除了网友的创作外,音乐人自己也会参与其中,制作带音乐宣传片段的短视频。
所以问题根源在哪里?电台、电视宣传的音乐,都是整首的音乐,我们是从开头听到结束的。但在抖音,你往往会从中间开始听,甚至你只会听到整首歌里写得最好、旋律歌词最吸引人的一段。所以当我听到它的完整版时,可能会发现它并不是那么美好,抓耳片段和其他部分的旋律甚至可能衔接不上,显得格格不入,而这样的流行音乐我经常会听到。以前是一张专辑里只有一两首好听,现在可能是一首歌里只有一两段好听,这就是流行音乐现在的变化。虽然音乐要在Tiktok/抖音上流行起来,需要一些天时地利人和,但对短视频来说,拿出一小段能让人轻易记住的旋律就够了。有些音乐人为了Tiktok/抖音的传播度,灌注大量资源(比如动用许多采样,这是要花钱授权的)专门去制作一段特别好听、特别洗脑的音乐,这样它就会在Tiktok/抖音流行起来,而歌曲的整体质量反而成了次要。
当然捧红一首歌(的片段)只是个开始,要成为当红歌手/音乐人,让人们为音乐买单,依然需要过硬的歌曲/专辑素质。靠Tiktok/抖音走红的歌手,在一首歌之后便销声匿迹的例子比比皆是,但那已是后话。毕竟他们留下来的那些众多网红音乐、洗脑神曲都是确实存在过的,可能还会继续被传颂许多年。虽然Tiktok/抖音为音乐人提供了一个展示才华的平台,但它也导致了音乐创作的同质化和浅薄化。流行音乐越来越倾向于追求易于在短视频中传播的旋律和节奏,而牺牲了深度和创新。
来源:视听至前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