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评论员:虚假招聘信息何以屡禁不绝

B站影视 2025-02-07 16:19 2

摘要:光明网评论员:近日,多个社交媒体平台上,流传这样一则消息,“中国雄安集团急招几万名大学生,不限专业,基本报名就能进”,一些博主还声称“招聘有正式编制,年薪20万以上”。旋即,中国雄安集团有限公司在官网发表“严正声明”,指明前述招聘内容为虚假信息,不法分子借此名

光明网评论员:近日,多个社交媒体平台上,流传这样一则消息,“中国雄安集团急招几万名大学生,不限专业,基本报名就能进”,一些博主还声称“招聘有正式编制,年薪20万以上”。旋即,中国雄安集团有限公司在官网发表“严正声明”,指明前述招聘内容为虚假信息,不法分子借此名义收取“培训费”“报名费”等费用,给不明真相人员带来经济损失,提醒广大求职者保持警惕。

又是一个虚假招聘的骗局!类似的案例,网上早已屡见不鲜。仅近期,江苏无锡硕放机场、重庆轨道交通等多家单位就针对虚假招聘发布声明,强调信息仅通过官网或官方平台发布,不存在“日结工”“提前预定名额”等不规范形式。这些假到没边的招聘信息,为何屡屡现身网络?不外乎是利益使然。

细看看,那些发布虚假招聘信息的博主,许多都标注着“职业规划师”“就业指导师”的身份,其真实目的是为培训机构引流,有的还谎称“职业培训”与“内部推荐名额”挂钩,通过收取高额培训费牟利。更有甚者,直接就是以“招聘”之名,行“诈骗”之实,他们以预先收取“押金”“保证金”的名义,骗取钱财,甚至窃取个人信息。

春节刚过完,正是招聘市场火热的时候。求职者在网上寻寻觅觅,为的是谋一个好的工作岗位,不法分子也是你方唱罢我登场,盯着的却是求职者的钱财。他们信口胡诌,张嘴就是“急招几万人”,还动辄就是“央国企”“编制内”“高福利”,这样的招聘信息,看着虽然不太像真的,但对于那些涉世未深而又急于求职的人来说,难免容易心存侥幸,抱着试试的态度,走上了被骗的道路。而且,从诈骗过程的心理学分析来看,不法分子编造的虚假招聘信息越离谱,越能起到筛选受骗者的作用,那些被假到离谱的信息牵着走的人,更可能在骗局下遭受巨大损失。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节后各地密集组织招聘,加力稳岗扩岗。而虚假招聘,是对正常招聘市场秩序的一种冲击。治理虚假招聘信息乱象,某种程度上也是促就业惠民生。虚假招聘的治理难点,在于既要正本清源,及时辟谣,更要斩断通过发布虚假招聘信息牟利的利益链条,增加不法分子的违法成本,提高求职者的辨识能力。

治理虚假招聘信息,平台不能置身事外。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网络平台要承担起应尽的责任。虚假招聘信息主要通过短视频平台传播,根据《网络安全法》,网络平台应及时删除虚假信息,并对违规账号严肃处理。同时,应当完善信息审核机制,对“招聘指导类”账号加强资质认证。各部门之间也应加强协作,打击虚假招聘背后的诈骗团伙,推动多部门协同和社会共治,共同维护清朗、真实、规范的网络信息发布秩序。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