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世界肥胖联盟发布的《2023年世界肥胖地图(World Obesity Atlas 2023)》数据预测,全球超重肥胖人数将由2020年26亿增加至2035年40亿,其中成年肥胖人口年均增长率达4.3%,未成年肥胖人口年均增长率为6.6%,高于全球平均增速。
目前消费者不再一味的追求单一的减肥效果,对健康食品的要求更加多元化、成分更健康、携带更轻便、使用更方便、身体无负担成为健康瘦身的热潮。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和工作模式的改变,让超重和肥胖问题越来越普遍。体重管理,一直是人们绕不开的话题。
快节奏下体重管理市场爆发
在现代都市生活快节奏的背景下,生活节奏快,竞争压力大,使得肥胖问题愈发严重.....
世界肥胖联盟发布的《2023年世界肥胖地图(World Obesity Atlas 2023)》数据预测,全球超重肥胖人数将由2020年26亿增加至2035年40亿,其中成年肥胖人口年均增长率达4.3%,未成年肥胖人口年均增长率为6.6%,高于全球平均增速。
▲国泰君安证券报告
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有近八成的网民自感体重超重,具体比例为77.1%;自感体重不超重的中国网民仅占样本总量的22.9%。
根据华经产业研究院的数据显示,其中代餐食品的占比达到了40%,占据体重管理市场主导地位。此外,功能性食品于减肥瘦身领域的发展也不容小觑,根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功能性瘦身食品市场规模为2793.7亿元,预计2022年达到3387.1亿元,同比增长21.2%。
智研咨询发布的《2022-2028年中国体重管理行业供需态势分析及竞争格局预测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体重管理行业市场规模达到了30亿元。
肥胖问题成为大众生活中的一个严重的问题,随着健康意识的普遍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体态管理,寻求各种方法来进行体态管理,健康瘦身行业无疑都是一个黄金赛道。
不止功效,健康食品新热潮
身材的健康管理历年来都是不同年龄人群的史诗级难题。而想要身材好,无非就是“管住嘴,迈开腿”。
然而,在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的现代社会背景下,很多人没有时间和精力进行长时间的有规律的运动,管住嘴似乎更容易一些。因此很多人都将目光锁定在“吃”上。
随着健康意识的不断提升,消费者不再盲目追求快速的减肥效果,其更倾向于通过健康的饮食和运动方式来控制体重,而不是通过节食或者过度运动等极端的方式来减肥。
随着消费者的健康意识加深,减肥行业的发展也发生了变化,发展到今天,只有真正健康、安全和有效的减肥方法才能被消费者认可。
iiMedia Rea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功能性瘦身食品市场规模为3387.1亿元,同比增长21.2%;预计2024年将达4744.5亿元。
分析师认为,功能型瘦身食品由于其方便快捷、效果较好等优点,吸引较多消费者选购。
由此可见,目前消费者不再一味的追求单一的减肥效果,对健康食品的要求更加多元化、成分更健康、携带更轻便、使用更方便、身体无负担成为健康瘦身的热潮。
食养有道
体重管理方向的药食同源原料
据新华网2022年《Z世代营养消费趋势报告》显示,年轻群体已成养生消费主力军,城市常住居民年均健康养生花费超1000元,18至35岁人群占比达83.7%。年轻消费者虽需求大,但追求理性消费、品质匹配,青睐多元化等特点的养生产品。
药食同源生物活性物质如多酚、膳食纤维、类黄酮等通过与脂质吸收和代谢相关的胰脂肪酶或是胆汁酸结合发挥调节脂质吸收和代谢的作用。
从药食同源物质中提取的膳食纤维,例如菊粉、瓜尔豆胶和果胶等不易被胃肠道中的酶所消化,并且可以通过 与膳食脂肪结合的方式抑制其吸收进而起到降低血脂和胆固醇的作用。研究发现膳食纤维可与膳食脂肪结合起到增加饱腹感、延缓胃排空、降低体重、改善糖耐量受损的作用。尽管某些类型的膳食纤维在大肠中经历发酵分解,并且有助于能量的摄入,但是相对而言,消化膳食纤维比消化碳水化合物提供的能量少。
在此背景下,药食养生市场及滋补成分迎来发展。阿胶、人参等热门成分主导市场,茯苓、荷叶、酸枣仁等小众成分崭露头角,新发布的9种药食同源物质也为原料选择和产品创新增添活力。
葛根素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王卫庆、王计秋团队在Nature研究发现:肠道油脂吸收受到大脑的直接调控;当这条“脑肠轴”通道受到抑制时,小肠上皮细胞的微绒毛变短,导致吸收表面积缩小,随之油脂吸收减少、未被吸收的油脂从粪便中排出增加。此外,该研究发现了一种天然化合物葛根素,它可以模拟迷走神经背侧运动核DMV-迷走神经通路的抑制,从而减少脂肪吸收。光亲和化学方法和冷冻电子显微镜对GABAA受体-葛根素复合物结构的研究表明,葛根素结合到一个变构调节位点。值得注意的是,DMV中的条件性Gabra1敲除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葛根素诱导的肠道脂肪损失。总之,该研究发现抑制DMV-迷走-空肠轴通过缩短微绒毛长度来控制肠道脂肪吸收,进而说明葛根素具有抑制DMV活性的作用,从而导致空肠脂肪吸收的减少。
酸枣仁
其活性成分主要为酸枣仁皂苔 与白桦脂醇、白桦脂酸等三萜类化合物,酸枣仁当中所含有的酸枣仁总是有着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的作用,能够起到一定的降血脂之效,同时酸枣仁还能够起到辅助降压之效。酸枣仁油含有17种脂肪酸,主要以油酸和亚油酸为主,具有抗肥胖、调节脂代谢的功能活性。药食同源活性成分种类较多,不同化学结构、分子大小的活性成分其性质存在很大差异,这种差异可能影 响药食同源活性物质如多酚、色素、多糖等在机体的吸收、分布、代谢等,进而影响其生物活性。
灵芝
灵芝能够帮助在同等高脂高热量的饮食情况下胖得最少。2000年韩国忠北大学、庆北大学等在《nutrients》上联合发表研究报告,通过实验证明了灵芝能够调节身体代谢,降低高脂饮食引发的肥胖危机。其主要原因是:灵芝能够激活AMPK(AMPK是生物能量代谢调节的关键分子)。灵芝增强了AMPK活性,从而有效预防肥胖,达到减少体重增加的战略目标。研究报告还表明灵芝能够帮助减轻高血脂、高血糖和胰岛素阻抗的问题。2018年时,南韩庆尚大学也曾在《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上发表一篇论文证实了灵芝具有降糖、减脂、护肝的作用。
体重管理、 原料 、形式愈发多样
在体重管理消费市场的刺激下,健康减肥、瘦身产品品类逐渐多样化,其不再局限于减肥这一需求,而是逐渐扩宽至控制能量摄入、提升饱腹感,抑制碳水和脂肪吸收、阻止消化吸收,促进胃肠蠕动等。
食品行业中,体重管理细分领域主要包括代餐食品、减肥茶、减肥保健品、运动营养等产品。
体重管理类产品原料不断丰富
Innova Market Insights的市场数据显示,从涉及体重管理的功能原料来看,膳食纤维、低聚果糖、绿茶儿茶素、赤藓糖醇、左旋肉碱为应用最多的TOP5原料,其中膳食纤维的认知度最高,而菊苣、魔芋、奇亚籽等都是膳食纤维的良好来源。
从全球范围来看,目前常见的与体重管理紧密关联的配料表主要分为四类:
1. 营养素成分,如蛋白质、膳食纤维、维生素、矿物质等;
2. 植物提取物成分,如葫芦巴、藤黄果提取物、奇亚籽提取物、绿茶提取物、番泻叶提取物等;
3. 天然成分如魔芋、藜麦、燕麦等;
4. 小分子化合物成分,如茶多酚、左旋肉碱等。
体重管理类产品形式愈发多样
在饮食碎片化、随意化的当下,除了正餐场景之外,其他休闲、娱乐等场景也存在着机会,零食化的产品更适合这样的消费场景,体重管理以更日常的方式进入一般人的生活提供了基础。
随着个性化和多元化的消费趋势日益凸显,体重管理市场也针对这些市场需求进行相应的改变。如今的体重管理产品拥有固体饮料、饮品、代餐粉、软糖等多种类型,其更好的迎合了生活化、日常化、零食化的特征,这也让体重管理变得更加简单、方便,能够面向更多消费人群的消费期待。
总的来说,目前不论是体重管理的原料还是形式都愈发多样,立足于当下体重管理市场的潜力,体重管理市场的行业前景毋庸置疑,但就目前体重管理市场来看,仍有很多细分领域值得挖掘,体重管理产品的原料、形式有待进一步丰富。品牌应立足当下,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选择,推出更多适合当下消费群体以及具备真正效果与竞争力的产品。
我们认为,功能型瘦身食品由于其方便快捷、效果较好等优点,吸引较多消费者选购。
由此可见,目前消费者不再一味的追求单一的减肥效果,对健康食品的要求更加多元化、成分更健康、携带更轻便、使用更方便、身体无负担成为健康瘦身的热潮。
来源:佑信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