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教授985任教3年无人问津,解聘后投身华科大创造神话,引人深思

B站影视 2025-02-07 12:06 2

摘要:她偏好喜欢什么,擅长什么,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长大,又有哪些特殊才能,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才,人生轨迹有迹可循。

Hello,大家好,我是豆芽妈妈。

你相信一个人拥有巨大潜能吗?尤其是面对困境、触底反弹的能力,是一个人的终身财富。

如何激发这种潜能,葆有这种心理韧性?这里不得不提到天赋教育、差异教育。

何为天赋教育?每个孩子都有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存在,有自己的特质;

她偏好喜欢什么,擅长什么,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长大,又有哪些特殊才能,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才,人生轨迹有迹可循。

教育就是找到孩子的天赋,唤醒孩子真正的内在力量,然后进行自我完善。

故事里的这个女教授郇真,她就是一个被天赋教育对待的孩子。从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她自身潜力巨大,学习的后劲十足。

这也是为什么她会在985院校考核不合格被辞退后,转战其他战场还能继续不断向上,取得优异的成绩。

从她的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天赋教育的重大意义:

第一,发现孩子内在潜力

郇真的父亲是数学教授,出生在这样的学术氛围浓厚的家庭,小小年纪的她就对数学很感兴趣,喜欢钻研和探索其中,她也有这方面与生俱来的才能。

第二,培养孩子自我意识和自信心

从郇真两三岁开始,父亲就有意识地给她进行数学方面的引导和培养,她的生活中充满了数字和算数,从数学中找到乐趣、探索奥秘。

第三,激发孩子内在动力与自律

父亲不仅教他做题,还注重她数学推理、逻辑思维的培养和训练,教育她多角度的去看待和解决问题。

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她对数学学习形成了一种本能的爱好和习惯。

数学链接了她和这个世界,也成为她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赋予了她美好的品格。

第四,教会孩子学会面对困难和挑战

数学让她认识到事物的本质,郇真并不是一个只会钻到书堆里的人,面对教学上的失败,她并没有灰心气馁,而是查找不足,重新再来,一遍遍改进,直到成功。

第五,培养持续学习的态度

学习不是一蹴而就,阶段性的,而是终身要做的事情;

郇真在学术上持续钻研,在教学上一直努力改进,她的这种持续努力、终身学习的心态,对她的成长都非常重要。

郇真出生在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家庭中,父亲是北师大数学系知名教授,对女儿的教育也十分重视和上心。

天赋来自于刻意训练,从小到大,郇真所展露的数学天赋和取得的竞赛结果,不过是课下一遍遍学习的结果。

凭借着优异的成绩,她考上了北大数学系。在大学里,她不断提升自己的数学技能,积极参加学术获得和竞赛,不仅发表了多篇高质量的论文,还在全国性的数学建模大赛中获得一等奖,在学术界崭露头角。

北大毕业后,她赴美深造,先后在印第安纳大学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学习,接触到了最前沿的数学研究,也与全世界最顶级的数学家合作交流,参与多个重要的科研项目,也以优异的成绩博士毕业。

纵观郇真前二三十年的学术生涯仿佛开挂似的,在学业上一路上顺风顺水,但是没想到她却在教学上遭受过一次沉重的打击。

郇真博士学习毕业后,一心想报效祖国的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回国任教,想将自己的所学、在国内外领悟到的真知灼见传播给更多的学生,投入到国家的科研教育事业中去。

她收到中山大学的邀约,于是欣然前往,成为该院校数学与计算科学的一名副教授。

能够在象牙塔里继续学术研究,教学相长,本来她信心满满,觉得这是自己喜欢做、擅长做的事,一定会完成的很好。

没想到,现实给她致命的打击。教学远比单纯的搞科研,更复杂困难的多。很多深奥的知识,要想让学习全面理解吸收,需要老师深入浅出的教授,将复杂的东西简单化。

所谓大道至简、大智若愚,简单是事物的本质,将复杂的数学原理、知识完全回归到本真,进行教授,并非一件易事。

郇真精心准备的课件,在同学们看来确是照本宣科的宣读,尽管她多次调整PPT,却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

而且因为她受国外教学课堂的影响,思维比较发散,上课节奏快、知识点跨度大,高估了学生的基础知识能力;

大家在课堂上听的一头雾水,跟不上老师的节奏,导致作业完成不理想,考试挂科严重,在这样的负面影响下,很多学生渐渐逃课、缺席的多,课堂上听讲的学生也是寥寥无几。

在中山大学3年,郇真顶着巨大的心理和学科压力,最终也因为考核不过关,被院方无情的解聘。

在她人生处于谷底、黑暗之际,这时候,华中科技大学认为她是难得的人才,即便不适合教书育人,对学校的科研工作也会做出贡献。

华科大是在困境中对她拉一把的伯乐。

投之以木桃、报之以琼瑶,郇真内心也充满了感恩。她来到这里,尽管院方为她减轻了教学任务,为她提供丰富的科研资源,想让她全身心的投入其中。

但是,在内心深处,她还是非常热爱教学的,她吸取了过往的经验和教训,积极调整教学方法,主动和学习沟通互动,引发学习深度思考,让课堂变成一种热烈讨论的翻转式教学课堂。

她也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讲授,深入浅出、变枯燥为有趣,还结合生活中的例子,使得数学真正和人相关,和生活相关,抽象的数学概念、符号、原理也变得生动有趣起来。

经过改革,郇真成为学校里的人气老师,她的课堂也是挤满了人,不仅有修学分的同学,还有旁听感兴趣的学生。

学生们都纷纷评价:

郇老师的课非常有趣,用简单的方式讲解复杂的数学问题,让我们听得如痴如醉。

在教学的帮助下,郇真对数学的认知更加透彻,有自己的理论认知、案例和长期的研究,她独立完成的论文也被数学界顶级期刊《Acta Mathematica》接收。

媒体说她是数学界的“甄嬛”,尽管论文后续存在一些争议,人们对学术的认知,不就是在争议中不断完善、取得进步。

对于郇真女教授在两所院校任教的不同遭遇,在网上也引发网友的关注,热议不断。

有人吐槽中山大学眼光拙劣,把胶珠错当鱼目,最后让华科大捡了个宝;

有人抱打不平、直言惋惜:中山大学亏了,白白浪费郇真三年的时间;要知道一个教授的培养,前期耗费的时间、金钱和精力都不可小觑;

有人认为是华科大慧眼识人才,才会有郇真老师后来取得的教学和科研的成就。

很多曾经上过郇真教授课的学生也纷纷留言,之前上她的课,并没有多大的观感,感觉只会念ppt,没想到是真龙隐世,是自己眼拙,不知道老师有这样的title和实力,直言错过后悔。

也有人站出来说,学霸天才老师上课,下面的学生听不懂很正常。因为老师觉得这是基本很常见的知识内容,无奈学生智商跟不上不理解。

其实,一个人有深厚的内功,厚积薄发都是迟早的事。

郇真老师从小就遨游在数学的世界中,从本科到博士到教学都和数学有着紧密的连接,她的方向肯定没问题,只是方式方法出了点偏差。

及时调整后,也取得不错的成绩。

这就是人们所说的,认知比勤奋重要、趋势比努力重要,方向比方法重要。

方向正确,经过不断的试错、迭代发展,我们终将会到达成功的彼岸。

祝福郇真老师继续在自己所喜爱的领域发光发热,取得更大的成就。

也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顺势而为,去到想要去的诗和远方。

来源:豆芽妈妈育儿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