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传统医药更好造福世界人民

B站影视 2025-02-07 10:38 2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向2024世界传统医药大会致贺信,为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指明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不久前,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国家疾控局通知要求,全国卫生健康、中医药、疾控系统深刻领会贺信精神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营造浓厚氛围,切实做好习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向2024世界传统医药大会致贺信,为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指明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不久前,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国家疾控局通知要求,全国卫生健康、中医药、疾控系统深刻领会贺信精神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营造浓厚氛围,切实做好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学习宣传贯彻工作。本报开设“学习贯彻习近平致2024世界传统医药大会贺信精神”栏目,推动全行业深入学习理解并贯彻落实贺信精神。

2024世界传统医药大会在北京成功举办,全球传统医药专家、学者以及相关机构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传统医药的传承与创新,交流各国经验与智慧。这次大会不仅是全球卫生健康领域的一次盛会,更为传统医药的传承创新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彰显了传统医药在全球健康体系中的潜力和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向大会致贺信,深刻阐述了传统医药对促进全球健康的重要作用,并为推动传统医药更好融入全球卫生体系提出了殷切期望。为深入学习和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精神,推动大会精神落实,本报记者特别采访了2024世界传统医药大会筹备领导小组副组长、工作组组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原副局长秦怀金。

记者:2024世界传统医药大会的召开在国际社会上引起了什么反响,对传统医药的发展将起到什么样的促进作用?

秦怀金:此次世界传统医药大会的召开在国际社会上赢得了广泛赞誉,世界传统医药界欢欣鼓舞。

其一,大会传递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和传统医药大国,愿同各方共同推动传统医药深度融入全球卫生体系的美好愿景。习近平总书记站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战略高度,深刻阐释促进传统医药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特别是“中方愿同各方一道,加强传统医药互学互鉴,推动传统医药深度融入全球卫生体系,促进传统医药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传统医药更好造福各国人民”的论述,深刻阐述了加强传统医药工作的现实路径和发展目标,提出了一个涵盖发展、合作与共赢的健康方案,也向世界发出中国愿与各方共享经验共建成果的诚挚邀约。

其二,大会高密度、高水平、高层次的演讲报告,展示出当今世界传统医药发展的热点、前沿和进展,为各国传统医药从业人员提振了信心。大会设置政府论坛和九个平行论坛,特邀223位演讲和交流嘉宾,为大会带来142场高水平演讲报告,以及13场交流对话,其中有十多个国家卫生部长、多位世界卫生组织高级官员、28位中外院士和5位国医大师。大会的精彩演讲报告,产生了强大学术引领力和感召力,在国际传统医药界产生了巨大影响。

其三,大会全面展示了中国发展中医药的辉煌成就和宝贵经验,也向世界提供了可参考借鉴的传统医药发展路径。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深刻回答了中国为什么发展传统医药,发展什么样的传统医药以及怎样发展传统医药这几个关键问题,具有很强的战略指导意义。大会设置丰富的展览展示,围绕制度体系建设、服务体系建设、教育体系建设、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中药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文化弘扬工程实施、中医药“走出去”等,充分展示中国发展中医药的经验和成效,值得各方学习借鉴。大会邀请50位中方演讲报告嘉宾,均为本领域国际顶尖学者,也让国外参会者看到中国在传统医药领域的学术引领地位。这些成就和经验,充分彰显出中国能够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国家制度优势,从而促进包括中医药在内的现代化建设各项事业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

习近平总书记在贺信中强调,“世界的发展与繁荣,需要各国进一步加强卫生健康领域合作,携手应对全球卫生挑战,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大会的成功召开既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一次生动实践,又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一次生动实践。大会立足各国推动传统医药合作的结合点,针对世界传统医药发展实际中的痛点、难点、堵点,推出诸多务实成果,受到与会各国代表的普遍支持和欢迎。大会广泛凝聚共识、集结信心,碰撞智慧、共享成果,必将对世界传统医药发展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在贺信中阐述了中国发展传统医药的实践路径并给予高度评价,称中国“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传统医药发展之路”,我们应该怎样理解这一发展道路的内涵与本质?

秦怀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始终坚持发展现代医药和传统医药并重,推动中西医药优势互补、协调发展,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传统医药发展之路。”这段论述高度概括了中医药的历史地位和现实价值,内涵十分丰富,我们必须深学细悟,用以指导实践。

要理解这一“独具特色的传统医药发展之路”的内涵与本质,我们需要厘清两个问题,一是这条道路的特色体现在哪里,二是中国是如何走出这条路的。

第一,这条道路的特色,体现在“中西医药优势互补、协调发展”上。这是源于中国实施“中西医并重”卫生健康工作方针。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无论是西医传入中国之前的上千年还是传入中国之后的百年,都为中国人民的健康发挥了重要而不可替代的作用。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卫生工作方针从“团结中西医”到“中西医并重”,一直致力于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中西医结合工作的开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医药发展,将其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内容来统筹谋划和推进。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中医药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国家层面,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等,完善了中医药发展的法规政策体系。

也正因如此,中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成为了我国卫生健康事业的显著优势。一方面,中国形成了一套相对完善的中西医协同体制机制,覆盖教育、临床、科研、产业各个环节,为世界成功奉献了以“青蒿素”和治愈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的上海方案等为代表的一批中西医结合成果。特别是经历新冠疫情后,中医药更加全面参与新发突发传染性疾病等公共卫生应急事件应对,中西医两种医学更加深度融合。另一方面,作为一门兼具医学和文化双重属性的科学,中医药已经成为中国人日用而不觉的一种生活方式,更加广泛融入群众生产生活,中医药文化传播行动、中医药文化服务月、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等活动广受喜爱,公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提升达到26.62%即是例证。

第二,这条道路的实践路径在于通过创新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诚如习近平总书记在贺信中强调的传统医药“需要代代守护、传承精华,也需要与时俱进、守正创新”。一部中医药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史。传承是我们肩负的历史使命。中医药承载着先人的智慧和汗水,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我们以敬畏之心,珍惜这份宝贵的遗产,将其精髓代代相传,发扬光大。创新是中医药发展的必由之路,需要我们将现代科技与中医药相结合,推动其在疾病预防、治疗、康复等方面的广泛应用,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与产业化,为人类健康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这就要求我们用前沿技术和理念为中医药发展注入活力,以现代科学语言阐释中医作用原理,以高质量循证医学研究证实中医疗效,以先进科学技术丰富中医诊疗手段,实现中医药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的多方面突破。

近年来,中国通过重大科技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中医药多学科交叉创新团队等项目,支持开展中医药关键科学问题、关键技术、疗效优势等研究和攻关;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智能制造技术、绿色低碳技术赋能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围绕中医药质量提升,中医药工业转型升级等关键问题,推动中医药产业向更高水平跃升等,都是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的实践探索。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催生了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突破,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带来了新机遇。这次大会设立的草药质量与安全、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融合、针灸、科学研究与循证传统医学、先进技术与数智传统医药等论坛,充分展示了传统医药积极拥抱前沿科技的开放姿态。这也提示我们中医药从业者,必须坚定创新自信、文化自信,把握战略主动,切实增强紧迫感、主动求变,推动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

记者:如何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示,让传统医药更好造福各国人民?

秦怀金:习近平总书记在贺信中深刻指出,“中方愿同各方一道,加强传统医药互学互鉴,推动传统医药深度融入全球卫生体系,促进传统医药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传统医药更好造福各国人民。”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阐明了传统医药发展的根本路径——深度融入全球卫生体系。

2024世界传统医药大会上,参会代表凝聚共识,发布的《2024世界传统医药大会北京宣言》从加强政策法规、医疗保健、教育培训、科学研究、产业发展、文明互鉴等多个维度对传统医药如何深度融入全球卫生体系进行了阐述。这些阐述是世界各国传统医药政策制定者、从业者、专家学者的智慧结晶,从中我们可以读出推动传统医药深度融入全球卫生体系的可行路径,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我简要介绍一二。

比如,宣言呼吁“推动制定政治承诺和政策框架,使传统医药安全有效地融入医疗保健服务和卫生体系”。这一呼吁阐释了传统医药深度融入全球卫生体系的先决条件。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19年统计,越来越多的会员国制定了有关传统和补充医学的国家政策和法规。国家层面的传统和补充医学的组织保障与基础条件也得到了显著的改善(例如107个会员国设有传统医学的国家管理机构,75个会员国设有传统医学的国家研究机构)。世界卫生组织六个区域的34个会员国将传统药物或草药纳入其国家基本药物清单。这些政策支持,极大地推动了传统医药在当地使用和发展。

再比如,宣言呼吁“推动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融合,用现代科技阐释传统医学,识别并应用传统医学证据。”这一呼吁,阐释了传统医药深度融入全球卫生体系的实践路径。在现代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发展传统医药需要广泛吸取现代科学技术的成果,需要大力推动传统医药和现代科学相结合、相促进。推动在传统医药基础研究、理论创新、技术攻关、药物研发和循证医学研究上取得新的更大突破,推动传统医药在应对人类健康问题中的疗效有更大提升。

此外,宣言还号召“加强国际交流合作,为决策者、传统医药专业人员、社区领导和私营人员建立网络沟通平台”。这一号召说明了传统医药深度融入全球卫生体系的合作基础。这次大会的召开,就是加强交流、互学互鉴的一次生动实践。大会共吸引3585位参会人员,含85个国家和地区的611位境外代表。40个外国政府部门代表,包括11名部级官员来华参会。参会代表的国家覆盖了全球五大洲和世界卫生组织六大区,具有很强代表性,在传统医学领域史无前例。本次大会的部长交流、政府论坛环节,我们可以看到各国传递出的愿意增强互学互鉴的积极信号,也展示出世界传统医学合作交流、蓬勃发展的趋势。

记者:您谈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倡议,近日出版发行的《习近平关于健康中国论述摘编》也对这一倡议有充分的阐述。中医药在推动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建设中能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秦怀金:中国传统文化强调“达则兼济天下”“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之天下也”的大局观,这和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建设价值取向是一脉相承的。人类是一个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这也意味着我们的健康中国建设,不仅是对中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负责,也是对全球公共卫生事业尽责。

习近平总书记出于对人类未来命运的深刻关切,直面全球卫生面临的多重挑战,提出了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重大倡议,并多次就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推动传统医药发展作出重要论述,以期与各方携手共同守护人类健康美好未来。2013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时任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时指出,“中方重视世界卫生组织的重要作用,愿继续加强双方合作,促进中西医结合及中医药在海外发展,推动更多中国生产的医药产品进入国际市场”。2017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向世界卫生组织赠送针灸铜人雕塑仪式上指出,“中国期待世界卫生组织为推动传统医学振兴发展发挥更大作用,为促进人类健康、改善全球卫生治理作出更大贡献,实现人人享有健康的美好愿景”。就在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澳门科技大学,再次对中医药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把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

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建设需要中医药,这顺应了全球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现实需要。当前,全球卫生面临着新发传染病流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增加、抗生素耐药性上升等多重挑战。中医药建立了个体化诊疗的辨证论治体系,拥有多靶点综合起效的治疗优势,可在疾病预防、治疗、康复中发挥重要作用,在服务民众健康、防治重大慢病和传染病方面的疗效和价值正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认识和关注。特别是随着人们健康观念、生活方式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更加渴望中医药与西医药相结合,从两种医学协同融合中找到一系列应对医学挑战的有效手段,更好地服务于人的全生命周期健康。

中医药在推进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建设中负有特殊责任。中医药是目前全世界保存最完整、影响力最大、使用人口最多的传统医学体系。中国作为传统医药大国,在推动中医药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经验,取得了丰硕成果。中国发展中医药的经验、智慧可为其他国家发展传统医药提供借鉴,推动传统医药造福世界各国人民。与此同时,中国政府积极推动中医药发展成果与全球共享,促进全球医疗资源的共享与交流,增进全球健康福祉。目前,中国已经与40余个外国政府、地区主管机构和国际组织签订了专门的中医药合作文件,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建设30个高质量中医药海外中心,建设全球首个以传统医学为主题的世界卫生组织临床试验注册平台一级机构。中医药已成为中国与世界各国开展人文交流及卫生健康国际合作的重要内容。

以大会为媒,中方将继续秉承“天下一家”的理念,继续支持传统医药发展,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不断推动中医药“走出去”,为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作出中医药贡献。我们也将继续筹备好世界传统医药大会,组建全球传统医药联盟,以此搭建世界传统医药交流合作平台,推进世界各国传统医药交流合作互鉴,实现世界各国传统医药的共同均衡发展。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