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邓丽君是响彻国内外多年的中国台湾歌唱家,也是华人音乐史上不可磨灭的存在。在其因病遗憾离世之后,无数歌迷为其感到惋惜与痛心。
欢迎大家阅读本篇文章,感觉作者写的可以的话,希望能点个赞和关注,谢谢大家~
邓丽君是响彻国内外多年的中国台湾歌唱家,也是华人音乐史上不可磨灭的存在。在其因病遗憾离世之后,无数歌迷为其感到惋惜与痛心。
与此同时,李谷一老师却因对她的评价被推上风口浪尖:“邓丽君,不过是一个台湾的小歌星而已,有什么值得纪念的。”
此话一出,立刻激起网友怒火:“虽然她确实是前辈,但也不能这么说吧。”
为何一向德高望重的李谷一老师会这样评价邓丽君?她和邓丽君之间又有着怎样的爱恨情仇?
1995年,邓丽君在泰国清迈旅行期间哮喘病发作,但治疗的药物在男友保罗身上,而保罗却刚好有事外出,所以邓丽君最终因未能及时送医而遗憾离世,享年42岁。
在她离世后的第二十天,20万余台湾民众都自发上街,和全世界数以万计的歌迷朋友一起送她最后一程。
然而在歌迷们悲痛万分之际,歌唱家李谷一老师的一则评价却激起了大家的怒火。
在一次采访过程中,李谷一老师被记者问及,对台湾歌手邓丽君有何看法。她表示,邓丽君不过是一个台湾的小歌星,根本不值得自己挂念。
随后她补充道:“其实邓丽君的唱功并没有外界夸赞的那么厉害,这样的人能火,大概是因为出道比较早,同时期又没有什么实力强劲的对手,没人竞争自然就火起来了。”
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全靠同行衬托”。
可是李谷一老师的一通分析却并不能被一些喜欢邓丽君的人所接受,即便邓丽君的歌喉不能和一些优秀的歌唱家和女高音相提并论,但她独特的演唱方式在圈内确实是屈指可数的。
于是李谷一老师瞬间被推上了风口浪尖,大家都说她太过狂妄,虽然她确实很有实力,但也不能这样评价邓丽君,毕竟论受欢迎程度,她真的不如邓丽君。
不过也有人表示理解李谷一老师,因为对她来说,在音乐领域能称之为杰出优秀的应该是如自己一般的歌唱家、中高音等等,邓丽君于她而言可能就只是一个歌星,只是比较受欢迎而已。
因为采访饱受争议,所以李谷一老师又着重了解了邓丽君的音乐,也对邓丽君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很快她便改变了自己的看法,称赞邓丽君是中国乐坛不可磨灭的杰出艺术家。
在此之前,李谷一老师和邓丽君其实也曾存在着一些小小的联系。
仅此一次的交集
提起李谷一老师,想必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难忘今宵》这首歌。这首歌陪伴着无数中国人度过了三十多个除夕夜,李谷一老师也因此连续多年登上春晚的舞台。
然而真正让其爆火的,却并不只有《难忘今宵》一首。
在第一届春节晚会上,李谷一老师连唱六首单曲,最火的一首名为《乡恋》,她凭借这首迅速火遍大江南北,但却并不全是好评。
在演唱这首歌的过程中,李谷一老师改变了平时的“民歌唱法”,改用“气声唱法”来唱,受到当代年轻人的喜爱和吹捧,《乡恋》因此被称为“大陆第一首流行歌曲”,然而所谓的“气声唱法”却因和邓丽君的唱法相似而饱受争议。
在邓丽君爆红之前,人们平日里接触到的音乐多为歌颂国家、伟人一类的“红歌”,唱法也大多以气势恢宏为主,而邓丽君的出现无疑是流行音乐全新的开始。
但她的音乐多为歌颂情爱,因此在那时邓丽君的歌被冠以“靡靡之音”的称号,是被大陆市场所禁止的存在。
因此李谷一老师的《乡恋》也有被称为“靡靡之音”的风险,在当时引发了很大争议。
而二人的交集也正是因为这首《乡恋》。
因为唱法相似,所以很多听众都会拿邓丽君和李谷一老师来做比较,邓丽君在接受采访时,也曾被问及对李谷一老师的看法,她表示:
“我们都在音乐领域做出了不错的成绩,大家都说我们声音相似,但我认为我们走的是不同的方向。她是一个很厉害的人,我要向她多多学习。”
后来,李谷一老师前去台湾省宣传自己的歌曲《乡恋》,邓丽君得知此事后,便托人将自己的歌曲磁带送给了李谷一老师,希望能够和她进行一些简单的交流。
可惜当时的李谷一老师并不觉得邓丽君和自己在同一个等级,毕竟邓丽君连一次春晚都没有上过。
可她不知道的是,邓丽君曾不止一次被春晚邀请,但却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如愿前往。
1988年,邓丽君已然在世界音乐领域打出知名度,称为当之无愧的国际巨星。但自1987年开始,她的身体状况便大不如前,而且被累出了肾病,只要用力唱歌就会十分痛苦,因此她选择了半退休。
这一年,央视春晚导演邓在军向邓丽君发出邀约,希望她能在晚会上献唱一首。收到邀请之后,邓丽君别提多高兴,她十分期待能够前往祖国喜迎新春。内地歌迷们在得知此消息时亦激动不已,十分期待。
然而她要离开台湾前往大陆之时,却又很多台湾人进行了阻挠,无奈之下,邓丽君只好放弃前往大陆的行程。
歌迷们将春晚从头至尾看了个遍,愣是没看到邓丽君半个影子。气愤之下,他们纷纷书写批评信件,控诉节目组的“欺骗”行为,据说有一麻袋之多。
几年时间内,邓丽君始终对未能如愿登上春晚耿耿于怀。她的弟弟知晓后主动和春晚节目组取得了联系,希望能够让邓丽君参加1994年的春节晚会。节目组听后十分开心,然而这一次,邓丽君却仍未能如愿亲至现场。
为不负内地歌迷的期待,邓丽君只能以录播的方式参与春晚。
在此之后,邓丽君对前往内地一事一直积极争取,但却屡战屡败,直至离世她也未曾成功前往内地。
在与人闲聊的过程中,她不止一次表达过对祖国锦绣河山的向往,她曾说自己经常翻看画册《锦绣中华》,若有机会,一定要遍游祖国的名山大川,还要在冬季大雪纷飞之时,登上长城。
除此之外,她还有一个梦想,那就是在苏州安家。因为十分向往江南水乡,她曾托人帮她在苏州物色一套房子,并且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询问对方是否帮她选好了。
然而这些梦想,邓丽君直至离世也未能实现,她甚至未能在祖国开上一场个人演唱会,这不仅是她一生的遗憾,也是无数歌迷朋友的遗憾。
但在今年,虚拟邓丽君的出现也在某种程度上圆了一部分歌迷的梦想。在北京台春晚的现场,她和王心凌、韩雪一起演唱《我只在乎你》,震惊观众。
节目播出之后,虚拟邓丽君的相关词条立刻登上抖音等媒体平台热榜。邓丽君的成名史也开始被一些“君迷”疯狂转载,于是邓丽君便又多了许多年轻粉丝。
突如其来的成名
1953年,邓丽君出生在台湾的一个普通乡村,家中多位长辈都十分喜欢音乐,其父喜欢京剧,其母则十分喜欢流行音乐。因此在她幼时就常常接触艺术的熏陶,而她天赐的嗓音成为了成功道路上必不可少的因素。
父母在家听自己喜欢的音乐,小邓丽君就常常跟着哼唱,听个几遍就能唱个七七八八。而她真正走上音乐的道路,还是因为父亲战友的一次探望。
当时邓丽君在家中边玩边唱,她唱的随意,却很好听。父亲的战友听到后很是惊讶,于是便和邓父商量着将她送去专业的学习歌唱。
喜爱音乐的邓父自然也希望家里出一个歌唱家,于是邓丽君便被送到了劳军乐队,在学习期间,她也不止一次跟随其他歌唱家一起到军队进行慰问演出。
多次演出之后,她也积累了很多舞台经验,在10岁时的台风便已经十分稳健。14岁时,她在校门口被星探发现,对方从校门口一路跟到家门口,在邓丽君正准备进门的时候突然出现,问她想不想做大明星。
可她始终都只是一个小孩,因此当男人冲出来时,她根本没心思琢磨他的问题,只觉得十分危险。她迅速进门,将男人关在门外。
但星探都跟了一路,怎么可能就此放弃。于是他抬起手叩响了那扇紧闭的门,开门的人正是邓丽君的母亲。
星探看到邓母温婉大气的脸瞬间惊呆,要不怎么说“有其母必有其子”呢,这母女俩简直就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不过他还是很快便回过神来,将自己此行真正的目的说给邓母。自己女儿能够成为明星,邓母很是欣慰。但她还是没有替邓丽君做决定,而是让她自己斟酌。
考虑一段时间之后,14岁的邓丽君便加入了台湾宇宙唱片公司。不到一年时间就推出了自己的第一张唱片——《凤阳花鼓》,一经发行便收到了很多听众的喜爱。
邓丽君也因此有了部分知名度,为了将她的名号推入千家万户,公司又让她登上了《群星会》的舞台,知名度有了提高之后,她又在台北知名的音乐场所登台演出,无数听众慕名而来,创造了连续数月座无虚席的新纪录。
从那以后,邓丽君便在音乐道路上越走越远,粉丝遍布在整个亚洲。
有人曾用鲁迅的话来评价邓丽君:“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作为曾响彻世界的歌唱家,邓丽君被誉为国宝级人才,演艺界的传奇,也被称为不可取代的中国骄傲。她的亡故固然让人悲痛,但只要还有人记得她,她便一直存在。
如今,依旧会有些人将她和李谷一老师放在一起做对比,不过就如邓丽君所说,她们走的并不是一个方向,所以并没有明确的谁比谁更胜一筹。
李谷一老师的音乐多为歌颂国家民族,而邓丽君的歌曲大多写的是友情与爱情。她们都有各自的受众群体,也都接受了无数的赞扬和崇拜。
如今邓丽君虽已然故去,但她的歌声却时至今日依旧影响深远,而李谷一老师也基本扎根春晚舞台,在每年春节到来之际陪伴大家一同进入新年。
来源:惊鸿师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