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心衰日,守护生命“动力泵” | 养心闾

B站影视 2024-11-28 11:05 2

摘要:广州中医药大学一附院微信订阅号【养心闾】专栏,逢周四推送!本栏文章由医院心血管科专家名医亲自撰文或指导写作,内容涉及众多心血管科常见病的科普讲解与防治建议,实用、权威!敬请关注!

广州中医药大学一附院微信订阅号【养心闾】专栏,逢周四推送!本栏文章由医院心血管科专家名医亲自撰文或指导写作,内容涉及众多心血管科常见病的科普讲解与防治建议,实用、权威!敬请关注!

全国心衰日,守护生命“动力泵”

医学指导:大内科 吴伟主任医师

文/心血管科 吴辉 陈秋岑 施家希

2024年11月26日是第10个“ 全国心力衰竭日”,今年的主题是“共筑新质量,守护新健康”。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它不仅导致心血管疾病患者丧失劳动能力,甚至是死亡的主要原因。在这里,我们忠告广大市民:对于心衰,尽早从危险因素开始预防,及早发现病情进展并及时干预尤为重要。让我们先看2个案例。

案例1:张先生,45岁,某单位得力干将,一直拼搏在工作岗位上。去年12月不慎发烧、感冒,不予留意,自愈。一个月后,上班走路觉得心跳、气急,还冒虚汗,也不能像往常一样打篮球了。经上我院心血管科检查,血压90/60mmHg,心率130次/分;心电图:心肌损害;心脏彩超:全心增大,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EF28%);X线胸片提示:全心扩大,双肺淤血、肺水肿。诊断:病毒性心肌炎(重症),全心衰,室性早搏。经过住院中西医结合治疗一月,康复出院。再经过半年的中西医结合调养,血液各项指标恢复正常,扩大的心脏得以恢复正常。张先生也逐渐恢复了正常工作。

案例2:李某,男,62岁,反复发作性胸痛伴心悸、气促5年,加重1月。既往高血压15年、糖尿病7年、血脂异常10余,一直未系统服药治疗。吸烟40年、每天2包。5年前,在我院拟:冠心病,缺血性心肌病型,全心扩大,心力衰竭,心功能Ⅲ级,2支血管病变;高血压3级、极高危;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经植入3枚支架,病情有所好转。然而,患者“好了伤疤忘了痛”,饭后“一根烟赛过做神仙”,仍然不戒烟;饮食不忌口,自认为“食得就是福”;药物治疗不系统。去年某月猝死在家中。

以上2例患者就是我们常言的心力衰竭了。

一、我国对于心衰的防控形势不容乐观

心力衰竭不是一个独立病名,而是一个临床综合征。它既是各种心脏病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各种心脏疾患的终末结局。目前我国>35岁成人心衰患病率1.3%,患者约有1375万人,其中70岁以上老年人中,每10个人可能就有1个心衰患者,并且随着年龄增长,心衰患病率呈递增趋势。约20%心衰患者在确诊1年内死亡,5年死亡率高达50%,致死率是晚期癌症的2-3倍。由于我国心衰卫生常识普及率不高,民众对心衰普遍缺乏基本认知,致使很多患者错失了最佳诊疗时机,严重危害民众健康,影响民众生活质量,增加社会和家庭经济负担。

图1 我国心衰流行病学调查基本状况(引自2024年中国心衰新指南)

二、心衰患者有什么症状表现?

呼吸困难是心衰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其特点是活动后气急,严重时甚至不能平卧,呈现端坐呼吸貌,尤其于夜间被迫端坐呼吸。乏力、水肿、胸闷、心慌、食欲减退、腹胀、腹泻等症状也是其常见表现,而脚踝、双腿的水肿往往是慢性心衰患者再次发作的预兆性表现,特别在劳累时加重。这些症状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还可能危及生命安全。

图2 心衰定义与分类

图3 心衰分四个阶段,为了更好地实施预防为主的策略

三、心衰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如长期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心脏瓣膜病、急性心肌梗死、慢性冠心病、先天性心脏病、吸烟等,是心力衰竭发病的危险因素;某些人感冒或急性胃肠炎之后,可能患上病毒性心肌炎。如果预防措施不到位,治疗方法不规范、不及时,最后都会发展成心力衰竭,并且危及生命。各种心脏病都可以引起心衰,所以心衰也常被称作各种心脏疾病的最终阶段。冠心病、特别是心肌梗死后,心脏的肌肉受到严重损害,其收缩功能下降,输送血液的能力减弱,就会发生心衰;高血压患者如果控制不好血压,心脏肌肉在增厚的同时,运动功能会不协调,影响其输送血液的能力进而发生心衰(专业术语叫做舒张性心衰)。其他如房颤、心肌病、心肌炎、心脏瓣膜退化、风湿性心脏病等都可以通过不同机制导致心衰。

四、心衰怎么防治?

心衰防治必须实施预防为主、防线前移的策略,在治疗上应坚持:

1、治疗原发病是根本的治疗手段,明确病因,如冠状动脉病变、高血压、瓣膜病、糖尿病、肥厚性心肌病、甲状腺功能异常、贫血、心肌炎等。予以相应治疗,从根本控制心衰的发展。

2、规范化治疗心衰。从黄金四联药物至容量管理,慢性心衰长期规范化治疗,以及心衰器械治疗等,有利于心脏功能稳定,甚至逐渐恢复。器械治疗方面如心脏起搏器、除颤起搏器、心脏收缩同步化起搏器、左室辅助装置等。

3、必须从A阶段预防入手,管控好导致心衰发病的危险因素。如管控“四高一抽”:高血压、高血糖(糖尿病)、高血脂(血脂异常)、高体重(肥胖)、抽烟。排查可能导致心血管病的病因,如甲亢、甲减、风湿免疫病、心肌炎、心肌病、老年性心脏瓣膜退变等。

图4 心衰治疗“黄金四联”疗法

五、中医治疗

1700年前,西晋时期医家王叔和在《脉经》就首次提出“心衰”。在此前的《黄帝内经》及《伤寒杂病论》则以“心水”“心悸”“水肿”“喘病”等命名。中医认为,心衰主要病位在心,与肺、脾、肾等脏腑功能失调和水液代谢异常有关。阳气亏虚、气血不足、水湿内停、瘀阻心脉等是导致心衰发生的重要因素。气阴虚血瘀水停与气阳虚血瘀水停是慢性心衰的常见证型,而我院自主研制的心阳片、心阴片正是针对心衰阴虚、阳虚两种证型的非常有效的院内制剂。此外,强心通络膏、冠脉疏通方、邓老温胆膏等膏方也有很好的益气强心、活血通络、养心安神,改善心功能的作用,可以作为心衰患者的日常调理方来使用,简单方便。

图5 我院专科制剂心阴片、心阳片

中医治疗心衰注重整体调理,采用中药汤剂、市售中成药、针灸、食疗等多种方法全方位调护。

1、根据患者的病情辨证论治,如辨证使用补气养血、活血化瘀、利水消肿、温阳益气的汤剂,以及如芪苈强心胶囊、芪参益气滴丸、金匮肾气丸、补中益气丸等中成药具有改善心衰的功效。

2、针灸推拿、穴位贴敷、天灸等疗法,则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调节气血运行,增强心脏功能。

3、食疗则通过在日常生活调整饮食结构和药膳等方法起到调整身体阳阳,改善心脏功能的作用。

六、几款食疗,守护生命动力泵

心衰患者需注意饮食调理,心衰患者的饮食选择应以减轻心脏负担、控制液体潴留和补充营养为原则,同时避免食用过多增加心脏负担如高盐高脂的食物。

心衰患者宜食

心衰患者宜忌

1、参麦瘦肉汤

【配料】边条红参10克、麦冬10克、红枣15克、生姜3片,瘦猪肉100克(剁碎)。

【做法】将汤料放入炖盅,加入250ml水,炖煮60-90分钟,最后加入微量的食盐调味。即可食用。饮汤,食瘦肉、参、麦冬等汤渣。

【功效】益气养阴。

2、太子参玉竹炖猪心

【配料】 太子参20克、玉竹10g、刺五加皮5克、鲜猪心半只(去除附着的脂肪)、生姜三片。

【做法】 鲜猪心剖开洗净瘀血,取半只猪心即可,切成大小合适的猪心块,飞水备用。取干净砂锅,将备好的猪心半只、洗净的太子参、玉竹、刺五加皮、生姜片放入砂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小火慢煲90分钟,至软烂。加入微量食盐即可食用。

【功效】益气心阴,强心护心。

3、西洋参田七鸡肉汤

【配料】西洋参10克、田七5-10克、元肉10克、生姜3片、鸡肉150-200克。

【做法】提前将西洋参、田七用开水、保温壶、泡软,取起用刀子切片。保留浸泡药液,与备好的药材、食材加入炖盅。炖煮90分钟。加入微量食盐调味,即可食用。

【功效】益气养阴,活血通脉。适用于服用红参,容易上火的心衰患者。

结 语

心衰虽然是严重的疾病,但并非不可战胜。通过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治疗,某些心衰患者可以治愈。某些慢性心衰患者,通过治疗也可以有效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延年益寿,重拾健康生活的信心。让我们医患携手,让全社会都来关注心脏健康,守护人类生命“动力泵”——心脏。

参考文献

向上滑动阅览

[1] Mishra S, Kass DA. Cellular and molecular pathobiology of 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J]. Nat Rev Cardiol. 2021;18(6):400-423.

[2] Saku K, Yokota S, Nishikawa T, Kinugawa K. Interventional heart failure therapy: A new concept fighting against heart failure[J]. Journal of Cardiology, 2022,80(2):101-109.

专家介绍

吴 伟

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博士后流动站合作教授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大内科主任、第一临床医学院内科学系主任、内科第一党总支书记、医院胸痛中心医疗总监、房颤中心医疗总监

广东省名中医

广东省高校教学名师

广东省高校特支教学名师

广州中医药大学邓铁涛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兼办公室主任

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学术继承人

国家教育部本科一流课程《中医内科学》负责人

主编国家“十三五”“十四五”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5部

中华中医药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血管-脉络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预防专业委员会主委

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5项

主持和参与省部级课题10项

主编或参编著作15部

发表学术论文334篇,其中SCI 21篇

【擅长】

运用中医、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冠心病、高血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血脂异常、糖尿病等心血管危险因素管控;心血管疑难病;冠脉介入及起搏器植入技术。

【出诊安排】周一、四上午、周三下午(门诊南楼4层岭南名医诊区7室)。

作者介绍

吴 辉

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第四批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二科副主任(负责人)

师承著名中西医结合专家欧明教授,跟师沈宝藩国医大师、伍炳彩国医大师,毛德西全国名中医。

兼任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双心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高血压病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兼心脏保护学组副组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动脉粥样硬化分会常务理事、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介入心脏病学会理事、中国医学教育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

【擅长】

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的中西医结合诊治,提倡心血管疾病“毒邪致病”、“心脉络相关”、“心肝相关”等病机理论,提倡运用“防毒祛毒”、 “通补血脉” 、“心肝同治、心神同调”等方法治疗疑难复杂心血管疾病和双心疾病(心脏血管疾病合并心理问题)。

【出诊安排】

周一上午(门诊南楼四楼12号室);周二上午(门诊楼四楼5号室);周四下午(门诊南楼716室);周日下午(门诊楼四楼3号室)。

温馨提示

请关注下方“广州中医药大学一附院”或“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公众号。关注后进入页面菜单栏“就诊助手”或“门诊服务”,搜索“医生姓名”即可挂号

校对:寸德俊

编辑:温嘉欣复核:梁幸琳、潘钰桦

责编:王爔晨

审定:刘苡婷

健康与你同路!

关注|可预约挂号、缴费、代煎配送、查询检验(查)报告和住院日清单等

来源:广州中医药大学一附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