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丁科技网观察]2024年,国内智能投影规模回升,与之关联,部分品牌向好。丁科技网注意到,在这样的表现下,有两个明显变化,都与“走出去”有关:一是出海,这是市场的“走出去”;二是上车,相对于此前在家庭空间内不断改变放置位置来寻求新意,这是场景和应用的“走出去”
[丁科技网观察]2024年,国内智能投影规模回升,与之关联,部分品牌向好。丁科技网注意到,在这样的表现下,有两个明显变化,都与“走出去”有关:一是出海,这是市场的“走出去”;二是上车,相对于此前在家庭空间内不断改变放置位置来寻求新意,这是场景和应用的“走出去”。就丁科技网所做的观察,2025年,“走出去”依旧会是国产智能投影发展的重点,市场方面,大概率有更多品牌和产品布局海外;而在场景方面,除了“上车”的热情继续高涨,走向户外也会是一大看点。
根据洛图科技的《中国智能投影零售市场月度追踪》报告,2024年,中国智能投影市场(不含激光电视)销量为604.2万台,同比上涨3.0%,继市场规模在2023年发生近年来首次衰退之后,在2024年再一次站到600万台以上。
(数据及图:洛图科技,单位:万台,%)市场整体向好,品牌部分向好,背后有两个显性变化:在场景和应用方面,“上车”成为主题;在市场布局方面,“出海”成为越来越多品牌的选择。
在丁科技网看来,这两个变化还会驱策智能投影在2025年的发展。看“上车”,向新生活空间进化、突出娱乐属性,是座舱空间升级的主要方向,长期来看带给了智能投影相当大的想象空间,这源于多样化的应用场景和形态,包括座舱、大灯、侧窗等等都可以应用。以作为家电及消费电子风向标的CES为例,在CES 2025期间,光峰科技就展示了搭载于smart精灵#5的激光投影灯以及全新升级的ALL-in-ONE全能激光大灯,展现了ALPD技术在汽车照明领域的应用。
看“出海”,同样根据洛图科技数据,2024年,全球整体投影机(包含智能和非智能,家用和商用)出货量约为1977万台,同比2023年增长5.4%。其中,海外市场的增速为8.3%,高于中国市场和全球大盘。
丁科技网同时注意到,中国智能投影在智能、显示等领域的创新,以及海外需求的变化,在从内外两个方向给中国的投影产品提供更好的出海机会。
创新对比来看,洛图科技数据显示,中国投影产品的智能化率已经超过90%,而海外市场还不到25%;三色激光在中国激光投影机市场的份额超过了50%,明显高于海外的10%。
而从需求变化来看,此前有公开信息显示,欧盟禁止生产和进口含汞产品的新规将于2026 年1月1日生效,其中包括带有可更换灯泡的传统投影机设备,可能不再在欧盟国家生产或进口。一旦法规颁布,使用灯泡的投影仪将不再在欧盟范围内销售,并且消费者也将无法为已有的灯泡投影仪购买替换灯泡。
在这样的背景下,激光光源本身就在加速在投影机市场的渗透,洛图科技(RUNTO)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和海外激光投影的市场规模将首次突破100万台,激光投影在全球的出货量占比达到11%。
而在激光投影方面,中国的终端品牌以至于整个产业生态具备竞争优势。例如,Vidda就背靠海信自主掌控的激光显示技术,而海信是全球激光电视领域的领导品牌,也是激光显示领域的领先品牌。
同时,中国的终端品牌还在给激光投影更多附加值,突出产品的质价比,让产品能够具备更强的竞争力。仍以Vidda为例,去年初,Vidda背后的海信,将AI大模型率先引入电视,Vidda则是把大模型引入投影。
另外的机会,在丁科技网看来,则可能在于“户外”市场,或者说“便携”市场,在这里,场景的“走出去”,与市场的“走出去”大概率还会形成合力,这与海外市场对户外、便携设备的需求有关。
例如,CES 2025期间,Aurzen展出了三折投影仪ZIP,采用DLP技术,可以投射20-80英寸的画面。这款机身小巧的设备可放入口袋,明显是针对户外、便携等需求设计。
中国厂商也在推出更多便携新品,当贝 Freedo 就是一款便携式投影仪,在更早时候的IFA2024上已经首次亮相。其内置60Wh电池,在主机上支持约2.5小时的视频播放,同时支持使用USB Type-C端子为移动电池充电,因此也可以在户外使用。
TCL则是在CES 2025期间发布了便携式智能投影仪Playcube,内置电池。而在2024 年 11 月,TCL就发布了旗下首款便携式投影仪Projector A1,当时仅选择在海外销售。(丁科技网原创,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丁科技网”)
来源:钉科技官方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