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的真实用法,99%的人都误会了

B站影视 2025-02-05 23:56 2

摘要:其实言下之意我都懂,就是想看看我有没有什么「仙人指路」,让大家快速吃一口,实现一夜暴富。

如果你以为DeepSeek的用法就是生成一个工作汇报、做点赛博算命、写个小红书文案,那你很值得好好看一看这篇文章

后台很多人在问我,怎么看待现在那么火的DeepSeek。

其实言下之意我都懂,就是想看看我有没有什么「仙人指路」,让大家快速吃一口,实现一夜暴富。

本质上,和问我哪只股票明天会涨,差不多。

答案也是现成的:卖课呗。

当年chatGPT火的时候,有个学艺术的就开始卖AI课,赚了至少5000万。

后面Sora还未公开发布,卖课的已经准备好教你如何用了,以至于OpenAI专门发文澄清:

目前未开放访问,教你用的要么是讽刺(嘲笑你),要么就是诈骗(收割你)。

现在DeepSeek火了,我看很多《如何提问》《怎么写周报》《怎么本地部署》的课程,又是一波起飞。

不得不说,认知有时候的确能直接变成钱,只要足够不要脸就好。

但很不幸,我是个要脸的人,所以我打算聊一聊长远来说,或者对于「聪明人」来说,DeepSeek要怎么用:

这是一个信息浓度超高的认知增强工具。

在技术扩散的初期阶段,多数用户仍停留在工具性应用层面(如文案生成、赛博算命),这很正常。

但对于聪明人来说,不够。

聪明人永远会面临三大困境。

当普通用户还在问"如何写毕业论文"时,认知超频者已在追问:"能否用博弈论重构魏晋南北朝的权力变迁?"

对于快节奏时代的人来说,大部分人可能连2000字的文章都没耐心看下去;但对于聪明人来说,他们一直在寻找具有高浓度知识的地方。

找不到这些地方来刺激大脑,他们难受。

不知道各位大佬现在还去不去书店,过去书店是知识浓度很高的地方,一下午啃完一本书,或多或少都有些收获。

但现在书店不行了,都是卖成功学或者心理学的书,顺手卖点咖啡。

后面知乎有一段时间很不错,上面有很多行业专家无私的分享自己的见解和积累。

可惜现在知乎也不行了,全都是键政圈的人在指点江山,情绪远远大于知识。

于是聪明人找不到好地方,来得到足够的脑力刺激。

而DeepSeek的革命性突破在于构建了首个符合ACT-R(适应性思维控制-理性)认知架构的交互范式。

说白了,DeepSeek就是个超级聪明并且跨行业全才的大神,而且非常乐意于和用户交流。

这对聪明人来说就无敌了,以前是脑力闲置,求知欲得不到完全满足;而现在终于有个地方可以不断的给出高密度的信息。

举个例子:我问DeepSeek,「作为Ai你最想问人类一个什么问题」。

然后在让DeepSeek,自己来回答这个问题。

光看AI在左右互搏、自问自答时的思考过程,就能提供很多我之前根本没有想到的角度,提出很多我没听过的专业名词,衍生出去,我一下午可以获取很多书本甚至网络上没有的知识点和逻辑链。

这也不是我没有根据的瞎说,因为斯坦福大学在2024年做过一个研究发现:

高认知禀赋用户在使用生成式AI6个月后,其知识框架复杂度(以Zaccagnino指数衡量)提升达300%,而普通用户仅提升17%。

所以DeepSeek对聪明人来说,是个富矿,能直接让大脑的认知维度上一个大台阶。

人类大脑存在"算力诅咒",但更大的诅咒,是信息带宽的鸿沟。

可以做个不太恰当但大家懂意思的类比:

聪明人有个强大的处理器,但往往缺乏足够的数据来处理才行。

所以聪明人光是聪明不够,他们要有足够的信息来源,按老祖宗的话就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没足够的信息渠道来让聪明人用,他们的大脑很多时候就会空转。

这是很难受的体验,空有歼-20引擎,但只能烧煤,而且煤还经常不够。

而在过去,哪怕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信息量和信息壁垒的突破依然很困难。

一方面是网络上信息良莠不齐,一方面是很多信息需要整合后才能摄入。

比如想要深入了解一个行业,可能需要几周甚至几个月去不断的收集资料,不断的提升自己的认知。

要到很后面,才知道如何问出正确的问题,以及到哪里可以找到可信的回答。

但DeepSeek没有这个限制,能直接用跨平台跨领域的搜索整合能力,把成体系、有框架的信息像大浪一样冲刷过来。

某种意义上,聪明人的脑部算力,终于能跑满了。

这个春节大家如果观察一下身边谈论DeepSeek的人就知道了,那些尝试了一下,然后被生成的几个小文、几段小诗就震惊的,往往都是智力普通的人;

而身边的那些聪明人,一个聊天框里面不断的提问-回答-提问-回答,挖的很深。

说个拽书袋的说法就是:传统信息获取方式(如线性阅读)受制于检索效率与知识框架的耦合度,导致高认知禀赋个体的边际学习收益持续递减。这种现象在2001年van Merriënboer的复杂学习研究中已被证实——当知识获取速率低于认知处理潜能时,将产生显著的认知资源闲置。

所以DeepSeek对聪明人来说,还是富矿,能直接让大脑的训练维度上一个大台阶。

聪明人有个很难受的事情,就是没办法单纯靠聪明,来获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

虽然我文章里面一直在用聪明人,显得很拽,甚至肯定有大佬会心理觉得不舒服。

但大家也可以想一想,这社会是不是单纯的靠聪明,其实很难对身边人形成降维打击,从而实现阶层跃升。

大家讨论的更多的,还是资源、人脉、背景等等。

但DeepSeek不一样。

以AI,尤其是具有通用语言处理能力的AI为代表的新一次信息革命,并不是常规认为的工具革命,而是对人脑的一次能力跃迁提升。

当然前提是,大脑本身就好用的那群人,才抓得住机会。

反正我身边那些高学历,从小被认为是学霸,甚至经常跳级的朋友,都对DeepSeek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要比chatGPT出来的时候兴奋多了。

因为他们有一种,终于等到属于我的版本的感觉。

说白了,以前那些稍微信息量复杂一点都阅读困难,只想刷短视频的人,也能混的不错,还拉不出差距;现在终于可以让聪明人借助AI单纯的实现智能碾压了。

这印证了AI时代的马太效应新形态:

不是强者愈强,而是会把DeepSeek「对自己用」,强化自己大脑、提升自己认知的人,会吊打把DeepSeek当外骨骼,只用来处理「外部」功能性事物的人。

做个总结就是:

工具从不会淘汰人类,但会用工具的人类会淘汰不会用的。DeepSeek展现的最残酷温柔在于——它不制造差距,只是把已有的认知断层变成东非大裂谷。

越拉越大,真的,越拉越大。

我已经尽量把DeepSeek的正确用法说出来了,能不能看懂,可能就决定于你处在大裂谷的哪一侧了。

来源:曹小灵看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