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呼吸与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医师李侗曾介绍,一般来说,每年流行的流感毒株全世界差异不大,会存在时间先后的不同。
日本流感引发关注。
近日,一名中国台湾女演员在日本旅游期间因患流感并发肺炎引发“败血症”不幸离世。
伴随着这件事,“日本流感”也成了热搜,那日本流感有多严重?为何会致命?
“日本流感”有什么特别吗?
▲图源:https://www.niid.go.jp/niid/ja/flu-map.html#
日本的流感主要甲流和乙流,从图中可以看出,当前日本流行的流感病毒主要是H1N1 pdm09。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呼吸与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医师李侗曾介绍,一般来说,每年流行的流感毒株全世界差异不大,会存在时间先后的不同。
如国内2023年冬天11月份流行甲型H3N2,12月份流行乙型流感,2024年流行的则是H1N1,不同地域不同时间占据主流的毒株不同,但基本就是这三种,致病率差不多,甲流症状表现也没有区别,不会因为在日本就有明显不同。
当前仍面临着巨大压力
据央视新闻,日本广播协会电视台2月3日报道,自去年秋季进入流感季以来,流感疫情在日本多地持续蔓延。此番日本流感大流行,最高峰出现在 2024 年底。虽然今年1月中下旬以来,患者人数呈减少的趋势,但流感给日本社会带来的影响,包括给医疗机构造成的压力,仍在持续。
▲图源:日本广播协会
另据日本国立感染症研究所1月31日公布的数据,自2024年9月2日至2025年1月26日,日本国内累计流感病例据推算已达到约952.3万人。日本感染症学会流感委员会委员长、仓敷中央医院副院长石田直呼吁民众采取预防措施。石田直提醒说,尽管目前流感患者数量正在减少,但目前流行的甲流有可能被乙流取代,仍需警惕。
据日本新闻网站“nippon”2月3日消息,日本厚生劳动省1月份表示,日本2024年12月最后一周的单周流感病例数创下历史纪录。日本NHK报道称,随着流感病例不断增加,医院面临着巨大压力,横滨市四成以上能接收急诊患者的医疗机构都爆满。
多家制药公司暂停供应“奥司他韦”
除了感染人数激增外,部分医疗机构此前过度囤购药品、多家日本药企出现造假丑闻也影响了药品供应链的稳定,造成了日本各类流感药品库存分布不均,加剧了药品短缺。
据NHK报道,位于大阪的大型仿制药公司“泽井制药”已经宣布,由于库存不足,将暂停向各大医疗机构提供抗流感药物奥司他韦。
▲多家公司宣布奥司他韦供应困难图源:全日本新闻网
冈山县医师协会主席松山正治总结称,当下日本医院正面临着一场“危机”。NHK还警告称,流感可能引发严重的脑部并发症,可能导致患者癫痫发作或失去意识,且病情恶化速度很快。
海外旅行生病后应该第一时间休息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呼吸与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医师李侗曾介绍,如果一个人在一个地方得过H1N1,来到另一个国家流行的是H3N2,则可能再得一次。
▲网友发文称在日本旅游时感染流感
对于外出特别是海外旅行,李侗曾提到,旅行时时差、体力消耗等会导致身体劳累,抵抗力下降,同时接触大量人群也会增加感染的风险,并且旅途中就医用药也往往无法及时保障。
李侗曾建议,生病后应该第一时间休息,不要急于去另一个目的地或返程,这些都不利于病情恢复。
在流感高发季节特别是目的地处于流感高发季节,游客可以携带奥司他韦备用。
奥司他韦是非常安全的流感抗病毒药物,也已经批准用于流感暴露后预防。但是奥司他韦是处方药,原则上应该提前和医生沟通是否适合自己使用,有无禁忌症等问题。
另外,还可以随身携带一些解热镇痛药,以及发生腹泻时用于预防脱水和电解质紊乱的口服补液盐等。
赴日游客应对措施
央视总台驻日本记者提示赴日旅行的中国游客,提高防病意识,出行前做足准备。在日本旅行时,身体出现健康问题可选择提供中文等外语服务的医疗机构前往就医,必要时向中国驻日本使领馆寻求帮助。
出行前做足准备
旅行开始前,可购买包含流感治疗以及紧急就医的境外旅游保险。
出行前测量体温,即使没出现发热症状但有咳嗽、喉痛等症状,要提高警惕,及时确认身体状况。
前往人员密集场所时,建议佩戴口罩;勤洗手漱口,做好消毒;保持充足睡眠;建议提前接种流感疫苗。
可准备流感自测试剂以及药物随身携带。治疗流感的药物可选择:奥司他韦、玛巴洛沙韦。此外,还可带上退热药。
前往医院就医
出现健康状况,还可通过日本国家旅游局、各地医疗保健局以及日本医师协会等机构官网,查询提供中文等外语服务的医疗机构前往就医。
一些重要的联系电话
日本急救电话:119
东京都医疗保健局外国人患者医疗信息服务(可中文):早9时至晚8时 03-5285-8181
亚洲医师联络协议会国际医疗信息中心(可中文):03-6233-9266
抓住“黄金48小时”千万别拖
专家提醒,流感发病的48小时被称为自救的“黄金48小时”,高危人群如果没有在48小时内使用有效的抗病毒药物,疾病可能发展成肺炎、重症等。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就表示:“流感不是感冒,就像老虎从来不是猫。”形象地说明了流感与普通感冒的区别。
华山感染在其公众号发布了关于旅途突发疾病的健康防护措施,指出旅行期间高风险人群(老年人、慢病患者),如出现发热与呼吸道感染(流感、感冒、肺炎),应尽早服用抗病毒药(如奥司他韦或玛巴洛沙韦)。
中日友好医院副院长、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曹彬提倡流感诊疗指南推荐的流感发病“黄金48小时自救”措施,称高危人群如果没有在48小时内使用有效的抗病毒药物,疾病可能发展成肺炎、重症等。
▲《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25年版)》中提到的高危人群
曹彬表示,有慢性基础疾病的高危患者免疫力脆弱,容易患上流感还可能出现重症及死亡病例。当确诊流感病毒感染后,需要在医生指导下尽早口服抗病毒药物治疗,比如磷酸奥司他韦、玛巴洛沙韦片,如果有病情变化的及时到呼吸专科诊治。
最新消息:
台湾女演员最终死因为由肺炎引发的“败血症”
据凤凰网娱乐最新消息,台湾女演员最终死因为:由于肺炎引发的“败血症”。
浙江医院重症医学中心(灵隐)副主任刘秉宇副主任医师表示,“败血症”,目前临床上多称为脓毒症,是一种由感染引起的人体失控的炎症反应导致的威胁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危重病。
“世界脓毒症联盟统计,全世界每2.8秒就有一个人因脓毒症离世。脓毒症要是不及时治疗,死亡率很高,脓毒性休克的死亡率在50%-60%。”刘秉宇表示,有些患者的脓毒症进展非常快,半天至一天就可能进展到脏器功能衰竭,甚至是死亡。脓毒症的早识别、早治疗与预后密切相关。
流感是如何引发脓毒症的?病毒侵入人体后,会触发机体的免疫应答,在这个过程中,机体可能产生过度的炎症反应。刘秉宇表示,根据报道,台湾女演员的情况应属于甲流引发肺炎,出现肺部功能的损伤,导致呼吸衰竭,甲流病毒和继发感染的细菌又在体内扩散,引发了不可控的炎症风暴,最终导致多个器官的损伤和功能障碍。
刘秉宇说,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尤其是老年人、婴幼儿等,还有本身存在基础疾病的人群,如慢性肾病、肝病、糖尿病等,尤其容易出现这样的情况。
刘秉宇医生提到了一个能够通过肉眼辨别患者是否进展到脓毒症的办法:qSOFA评分法。主要有三点:
1.观察病人意识状态的改变。如果出现神志淡漠、嗜睡、昏迷等情况,计1分。
2.如果出现静息状态下呼吸频次大于22次/分钟的情况,计1分。
3.测量血压,如果收缩压低于100mm/Hg,计1分。高血压患者比平时基础血压低20%计1分。
如果分数大于等于2分,脓毒症的风险很高,建议立即送医。
来源:北京科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