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自私和利他行为,基因给出了答案

B站影视 2024-12-15 15:59 2

摘要:“自私”与利他如人类行为的两极,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有人为私利不择手段,也有人舍己为人令人钦佩。实际上,这些行为背后可能潜藏着基因的深层影响。基因作为遗传信息的载体,掌控着生物演化的“密码”,悄然影响着我们的思维与行为。动物界中鸟类遇天敌会警示同伴,人类社会里有

一、引言

“自私”与利他如人类行为的两极,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有人为私利不择手段,也有人舍己为人令人钦佩。实际上,这些行为背后可能潜藏着基因的深层影响。基因作为遗传信息的载体,掌控着生物演化的“密码”,悄然影响着我们的思维与行为。动物界中鸟类遇天敌会警示同伴,人类社会里有人热衷慈善、有人做灾难的“逆行者”,这些利他行为究竟是单纯的道德教化所致,还是基因在其中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基因的本质与特性

(一)基因是生命的基本单位,具有自我复制和传递信息的功能

基因作为生命基础构成要素,是 DNA 中特定核苷酸序列,像生命 “代码” 般掌控生物性状表达与遗传信息传递。

分子层面上,基因具物质和信息双重属性,存在于细胞 DNA,承载决定性状的关键信息,如人类眼睛颜色、头发质地及疾病易感性等由其决定。

基因的自我复制堪称微观精妙 “演出”。解旋酶作用下,DNA 双螺旋解开成单链模板,依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在多种酶协助下合成新链,形成半保留复制的两个新 DNA 分子,像细胞有丝分裂时母细胞 DNA 精确复制给子细胞,保证遗传信息稳定传递。且真核生物中,DNA 复制在细胞核内,集中于特定分裂间期,为细胞分裂分化准备遗传物质。

基因传递信息也极为关键,通过转录和翻译将遗传信息转化为功能性蛋白质分子,从而控制生物性状。转录是以 DNA 链为模板合成 mRNA,翻译则在核糖体中以 mRNA 为模板、tRNA 为工具合成特定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分子,如胰岛素基因经此合成胰岛素蛋白调节血糖,清晰展现基因控制性状的完整过程。

(二)基因的“自私”性表现为追求自身的生存和复制,这是生命延续的基础

在漫长的生物进化进程中,基因具有一种看似 “自私” 的特性,即全力确保自身生存与不断复制,这是生命延续发展的根基。

从基因视角看,其行为旨在让自身在变化环境中长久留存并广泛传播。如细菌群体中的耐药基因,首次接触抗生素时,多数细菌死亡,携带耐药基因的细菌却能存活并繁殖,使耐药基因在群体中扩散,这是基因 “自私” 性的典型表现。

转座子也是有力例证,它能在染色体间 “跳跃”,影响附近基因功能,甚至增加自身在基因组中的拷贝数,全然不顾宿主基因组功能,只为自我复制和传播,尽显基因 “自私” 本质。

某种甲虫基因组中存在极端 “自私” 的等位基因,在二倍体甲虫胚胎发育中,该基因组合为杂合形式时,胚胎会死亡,以此保障自身基因形式的优势地位,确保延续。

病毒更是基因 “自私” 性的体现,如 HIV 病毒入侵人体免疫细胞后,逆转录整合到基因组,利用细胞资源大量复制,破坏免疫系统,只为自身基因生存复制,哪怕损害宿主健康。

基因的 “自私” 性虽显 “冷酷”,但从生命演化宏观角度看,正是这种对生存复制的执着,促使生命持续繁衍进化,推动了生物世界的发展变迁。

三、“自私”的基因

(一)道金斯的《“自私”的基因》

理查德・道金斯在《“自私” 的基因》里提出颠覆性观点:基因是 “自私” 的,此 “自私” 非人类道德范畴,而是基因为自身生存复制,竭力延续扩张。

道金斯觉得,生物个体与群体只是基因的临时载体,其存在意义是助力基因传承。基因似幕后 “操纵者”,掌控生物活动行为,一切皆为在变化环境中留存并通过复制在更多个体中分布,实现基因库的 “壮大”。

如转座子,是基因 “自私” 典型。它能在染色体 “自由移动”,在不同位置转移,影响附近基因功能,还可能带走周围基因,甚至通过转录、逆转录增加自身拷贝数。其行为 “以自我为中心”,不顾宿主基因组正常功能,只为自我复制传播,尽显基因 “自私” 本质。

病毒则是基因 “自私” 的极端形式。它是 “自私” 基因集合体,侵入宿主细胞后,利用其成分疯狂复制遗传物质。以 HIV 病毒为例,入侵人体免疫细胞后,逆转录整合到基因组,借助细胞资源持续复制,破坏免疫系统,全然不顾损害宿主生命健康,凸显基因达成 “自私” 目标的不顾一切,只为自身的生存与复制。

(二)各种行为的最终目的是延续基因

在生物的大舞台上,个体与群体宛如昙花一现,从生到死,不过是基因延续的临时 “工具”。个体的生死繁衍,群体的兴衰演化,背后基因延续是隐匿的主线。

以动物群居习性而言,像羚羊常成群生活。表面是为共同觅食、御敌,从基因角度看,每只羚羊的基因 “促使” 其群居,因其能降低被捕风险,提高基因传递概率。当天敌临近,羚羊间协作、警示,增加群体逃脱机会,使基因更易传至下一代。

植物界中,部分植物释放化学物质影响他者生长,实则是基因 “捣鬼”。能抑制他者生长的植物,其基因借此为自身争得生存资源,提升繁殖成功率,利于基因传承;受抑制的植物基因延续则更艰难。

动物或植物,个体行为还是群体特征,归根结底皆服务于基因延续这一终极目标,万物的纷繁复杂,皆在基因延续的无形巨手下演绎发展。

(三)动物照料后代、人类照顾孩子看似利他,实则是为了完成自身基因的复制

在动物世界中,我们常常能观察到许多动物照料后代的行为,这些行为乍一看充满了温情与奉献,是一种“利他”的表现,然而,若从基因的角度去剖析,就会发现这其实是基因“自私”性的巧妙伪装,其本质目的是为了完成自身基因的复制。

就拿鸟类来说,很多鸟类父母会不辞辛劳地为雏鸟寻找食物、搭建巢穴、保护它们免受天敌的侵害。例如,燕子父母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一次次地飞出去捕捉昆虫,再飞回巢中喂给嗷嗷待哺的雏鸟。

从个体行为角度,这似乎是燕子父母为了雏鸟能够健康成长而做出的无私奉献。但实际上,雏鸟身上承载着来自父母双方各一半的基因,燕子父母通过精心照料后代,保障它们的生存和成长,使得这些包含着自身基因副本的雏鸟能够顺利长大,进而拥有繁殖后代的能力,将燕子父母的基因继续传递下去,延续到更多的子代个体之中,这才是这种看似利他行为背后的基因逻辑。

人类社会中,父母对孩子无微不至的照顾同样遵循着这样的基因逻辑。父母会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投入大量的资源,从物质生活的保障到教育的培养等各个方面,倾尽全力为孩子创造良好的成长条件。比如,很多家庭会省吃俭用,为孩子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送他们去参加各种兴趣班、辅导班等,期望孩子能够有一个美好的未来。表面上看,这是父母出于对孩子深深的爱以及责任感所做出的利他行为。

但深入思考就会明白,孩子身上携带着父母的基因,父母照顾孩子,就是在确保自己的基因能够在子代身上得以延续,并且期望子代能够在未来更好地适应社会,继续将这些基因传承给下一代,实现基因的不断复制和传播。所以说,无论是动物照料后代,还是人类照顾孩子,这些看似纯粹利他的行为,追根溯源,都是基因“自私”性作用下为了自身复制延续而展现出的一种策略。

四、基因角度看“自私”的例子

在自然界以及人类社会中,存在着诸多从基因角度可解释为“自私”的例子,以下为你详细介绍。

(一)氮气的不活泼与氧气的活泼,体现自然界中的“自私”现象

我们都知道,空气主要由氮气、氧气等气体组成,其中氮气约占78%,氧气占21%。氮气是一种化学性质很不活泼的气体,它不会轻易和其他物质发生反应,就如同一个“保守”的个体,总是保留着自己的氮原子,最大限度地维持自身的状态,好似一群““自私”鬼”一样,只顾自己,不管其他物质如何。而氧气则截然相反,它的化学性质极为活泼,几乎能与各种各样的元素“结合”,氧化反应无处不在,像金属生锈、食物腐败等很多现象背后都有氧气的参与。

氧气这种总是积极地去和其他物质化合,形成新物质的特性,就好像一群热心肠,不断在与外界互动,但也正因如此,它在空气中所占的比例并没有氮气那么多。从基因角度来看,氮气的这种“不活泼”、“保守”,可以看作是一种维持自身稳定存在的“自私”表现,而氧气的“活泼”则更像是一种积极向外拓展、寻求变化的“策略”,只不过这种策略使得它自身在数量等方面呈现出与氮气不同的结果,二者的特性差异恰恰体现了自然界中不同物质在“行为”表现上的“自私”现象,它们都遵循着自身的化学特性,以各自的方式在自然界中存在着。

(二)海底捞创始人张勇为员工买房而不断开店,背后也有“自私”基因的驱动

海底捞创始人张勇最初创业开火锅店,只是想过上好日子,能有自己的房子结婚,所以创建了仅有四张桌子的火锅店,那时候他纯粹是想当个个体户,多赚点钱改善自己的生活,这可以说是出于满足个人基本生活需求的一种“自私”想法。后来,他自己买上房子了,却发现身边的厨师、经理等员工还买不起房,于是为了帮助他们,张勇选择不断地开店扩张。从表面上看,这是一种非常利他的行为,是为了员工的生活福利着想。然而,从基因角度深入分析,张勇这么做其实也有“自私”的一面。

张勇认可“双手改变命运”的价值,他希望在海底捞营造出员工靠自己劳动就能创造未来的氛围,而他的员工们身上所具备的勤劳、专业等特质以及他们所承载的和张勇相似的通过奋斗改变生活的理念,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与张勇有着“观念上的基因联系”。他不断开店,让员工能够买得起房,改善生活,实则也是在让这些与自己有着共同理念、共同奋斗目标的“基因群体”能够更好地生存和发展下去,这样一来,他所秉持的那种通过努力创造美好生活的理念、价值观等无形的“基因”就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延续和传播开来,同时也保证了海底捞这个企业所承载的包括服务理念、企业文化等在内的“企业基因”能够不断传承并且发扬光大,从长远来看,这对张勇自身以及他所创立的事业的延续和发展都是极为有利的,所以这看似纯粹利他的行为背后,其实也有着基因层面的“自私”驱动因素在起作用。

五、利他行为的产生

(一)情绪感染与拟他同心,动物间的利他行为起源

在生物世界,社会性动物的利他行为有独特根源,情绪感染与拟他同心作用重大。

情绪感染是基础现象,个体感知其他个体情感表达时,会经知觉 —— 动作机制不自觉模仿其肌肉运动,产生相同或类似情感。如猴群中一只猴遇危险有惊恐表现,周围猴子会模仿并产生惊恐情绪,使猴群氛围紧张。

随着动物我他区别意识及对他者情感起因估测能力提升,情绪感染发展为拟他同心,即把自己拟想成他者,产生与他者相似心理活动,此现象在哺乳动物和某些鸟类中常见。

象群中,成年大象会赶走攻击瘸腿雌象的少年雄象,还会返回轻触雌象瘸腿,这是基于拟他同心的利他行为。猎狗杰特在响尾蛇即将咬到小男孩时,跳到前面挡毒,可能是感受到男孩危险,从其角度 “考虑” 后做出的牺牲行为。

从情绪感染到拟他同心的发展,让动物能理解同伴处境需求,促使利他性道德行为产生,是动物利他行为起源的重要方

(二)社会性动物在与其他个体的关系中,产生了利他性道德行为

社会性动物因与其他个体频繁互动,在长期相处和生存需求中,产生了利他性道德行为。

许多群居动物会共同御敌,如北美洲野牛遇危险,公牛围成圈保护母牛和牛犊,成年公牛在外圈直面危险,保障了弱小成员安全,这是利他之举。一些动物发现危险会警告同伴,马、牛会发出警报,野兔用后脚踩地发声,绵羊和臆羚前脚踩地啸叫,鸟类和部分哺乳动物会放哨,像猴子领队观察情况并及时警报,让群体能提前应对危险。

动物群体中也存在互相照顾的利他行为。非洲野狗群体打猎时,幼犬和病残个体由一只成年野狗(通常是母亲)照料,狩猎者返回还会分享食物。灵长类动物中,乔治亚州黑猩猩户外圈养区,年轻雌性会帮助患关节炎的年长雌性,推她上攀爬架、喂水等,牺牲自身精力和时间,保障群体和谐稳定。

从基因角度看,这些利他行为虽个体有付出甚至冒险,但有利于群体生存繁衍,群体其他个体与利他者存在基因关联,保障群体延续也就间接增加了利他者基因传承机会,因此从长远演化看,这类利他行为在社会性动物的关系中逐渐产生并留存下来。

六、基因角度看利他的例子

在生物界中,从基因角度去观察,存在着诸多利他行为的例子,这些例子生动展现了基因在某些情况下促使生物个体做出看似“舍己为人”举动的奇妙现象,以下为你详细介绍。

(一)象群中成年大象保护瘸腿雌象

大象是一种有着很强社会性和护犊子天性的群居动物,在象群里常常能看到十分暖心的利他行为。比如,当一只外群的少年雄象对一只瘸腿雌象发起攻击时,象群中的一只成年大象会挺身而出,赶走那只发起攻击的少年雄象,而后还会返回到瘸腿雌象身边,用它那长长的鼻子轻触瘸腿雌象的伤处,仿佛在给予安慰和查看伤势。

从基因角度来分析,象群中的个体间往往有着一定的亲属关系,它们所携带的基因有很大一部分是相似的。对于这只成年大象而言,瘸腿雌象可以看作是群体中需要保护的一员,通过保护它,使得整个群体以及群体内所蕴含的相似基因能够更好地延续下去。这种利他行为,实际上是在保障群体的稳定和生存,间接地让自己的基因以及与自己有亲属关联个体的基因有更多机会传承给后代,所以成年大象才会做出这样看似不求回报的保护举动。

(二)猎狗杰特为救小男孩勇挡响尾蛇

在人类与动物相处的过程中,也不乏令人动容的利他故事。2004年发生在美国加州的一件事就是很好的例证,有一只叫杰特的猎狗,它和一个小男孩感情深厚,在一次意外遭遇中,一条响尾蛇突然出现在小男孩附近,并且即将咬到小男孩,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杰特毫不犹豫地跳到了小男孩面前,用自己的身体挡住了响尾蛇喷射的毒液。

猎狗杰特的这一勇敢行为,或许可以从基因影响的角度去理解。在长期与人类相处的过程中,杰特和小男孩建立了亲密的关系,它把小男孩当作自己生活群体中的重要一员,而这种对群体成员的保护本能,可能是由基因所决定的。对于杰特自身携带的基因来说,保障群体中其他个体的安全,从长远来看有利于整个群体的延续,包括自身基因在与之相关联的环境中的传递,所以在危险来临之际,它凭借本能做出了舍己救人的利他行为。

(三)大鼠帮助陌生大鼠获得食物

大鼠作为一种常见的实验动物,在行为学研究方面也展现出了有趣的利他现象。研究发现,大鼠会出现帮助陌生大鼠获得食物的行为。比如在一些实验场景设置中,当一只大鼠发现获取食物的途径而另一只陌生大鼠还未察觉时,它会通过一定的行为引导或者直接协助的方式,帮助那只陌生大鼠也能够得到食物。

从基因层面来看,大鼠虽然是独居动物,但在自然环境中也存在一定的社交互动情况。每一只大鼠个体所携带的基因都有让自身以及与之有一定关联同类更好生存下去的“内在驱动力”。帮助其他陌生大鼠获取食物这一行为,看似是牺牲了自己独占食物资源的机会,但实际上在更宏观的层面,有利于整个大鼠群体在环境中的生存和繁衍,因为这种互助行为能够增强群体面对外界环境变化时的适应性,使得包含自身基因的群体基因库可以更稳定地传承下去,所以基因在背后推动着大鼠做出这样的利他举动。

此外,在众多的群居动物中,还存在着许多其他形式的利他行为。它们会共同地保卫着自己的群体,当遇到危险时,哪怕这样做可能会让自己暴露在危险之中,它们也会毫不犹豫地向其他动物提供警告。像马或者牛,在发现危险之后就会通过叫声等方式对大家发出一种警告;野兔会用后脚在地上使劲踩,踩出声来作为信号;绵羊和臆羚则用前脚踩地,发出一种啸声;许多鸟类和某些哺乳动物还会专门安排个体放哨,比如一对猴子的领队就起到岗哨的作用,负责观察周围的情况并及时发出警报,让群体中的其他猴子可以提前做出应对危险的准备。这些利他行为都是社会性动物在与其他个体长期相处过程中,基于基因层面对于群体生存和繁衍的需求而逐渐形成并保留下来的。

七、互惠式利他行为

(一)理论解释,只要利他者能在未来获得回馈,利他行为心理机制就能进化

在探讨利他行为时,互惠式利他行为理论有着重要地位。该理论认为,只要利他者能够在将来的某个时刻从受惠者那里获得回馈式的收益,那么促使人类在非亲属之间产生利他行为的心理机制就能够得以进化。

从进化的角度来看,这其中的精妙之处在于,互惠双方都能从中受益,形成一种“双赢”的局面。比如说,设想在远古时期有两个猎人是朋友,他们每次出去打猎能否成功捕获猎物是一件非常不确定的事。有可能这个星期是其中一人打到了猎物,而到了下个星期,收获猎物的则变成了另一个人。

当第一个猎人捕捉到较多猎物时,若他选择将食物和朋友共享,虽然他会蒙受一定的损失,比如可能自家一时吃不完,剩余的肉容易变质腐化造成浪费。但在这种情况下,分享出家人吃不完的那部分食物,他所付出的代价相对而言是比较小的。而对于他的朋友来说,这些食物却极为重要,倘若没有这些肉,朋友及其家人可能就要挨一个星期的饿。并且,下个星期情况也许会完全倒过来,那时朋友打到猎物也会分享给他。显然,与其“自私”地将自己捕获的肉独自享用,不如和朋友共同分享,因为这样的互惠式利他行为让他们两人都能获得更多的收益。

用进化的术语来讲,这种双赢的情况为互惠式利他行为的进化搭建了一个很好的舞台。参与互惠式利他行为的个体通常比那些“自私”的个体拥有更高的繁殖成功率,所以,引发互惠式利他行为的心理机制也就在后代中慢慢传播开来。总之,互惠式的利他行为可以被定义为“两个或多个个体为了相互利益而发生的合作行为”。

(二)以猎人为例,说明互惠式利他行为的双赢特点

再来看一个更具体的例子加深对互惠式利他行为双赢特点的理解。假设有两个比邻而居的猎人,每天都外出打猎,但收获情况充满不确定性。

有一天,猎人A满载而归,猎到了很多猎物,而猎人B则两手空空。猎人A此时面临两种选择,一是把所有猎物都留着自家享用,可在当时没有保鲜手段的情况下,猎物根本吃不完,多余的只能看着腐烂扔掉;另一种选择就是拿出一部分分给猎人B,这样做猎人A的损失无非就是少了一些可能会浪费掉的食物,但对于猎人B及其全家来说,这些食物却是救命的一餐,意义重大。

等到了下一次,也许运气转变,猎人B收获颇丰,而猎人A运气不佳一无所获,这时猎人B想起之前猎人A的分享,也把自己剩余的食物分给猎人A,帮助其度过没食物的阶段。就这样,他们在不同阶段通过分享食物,以自己较小的代价,解决了彼此可能面临的饥饿问题,实现了双方的生存保障,让彼此都受益,这种互惠式的利他行为长期持续下去,对两人以及他们的后代的生存繁衍都是极为有利的。

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比如在一些传统的农耕村落里,农忙时节有的家庭劳力充足先完成了自家的耕种收割,就会去帮助那些劳力不足还未完成农活的家庭,等到下次别家先结束农活时,同样也会反过来帮助之前施惠的家庭,大家通过这种互帮互助,保障了整个村落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让每家每户都能更好地生活下去,充分体现了互惠式利他行为的双赢特性。

(三)面临的适应性问题,如欺骗问题,对利他行为的影响

然而,互惠式利他行为并非毫无阻碍地顺利发展,它面临着一些重要的适应性问题,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欺骗问题。

互惠式利他行为能够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利他者必须确信他所提供的利益在将来能够得到回报。但现实情况中,总会有人为了眼前的利益选择欺骗,假装成互惠式的利他者,骗取好处后却不愿意向利他者作出相应的回馈。

例如,在一个群体中,大家原本有着互相分享食物的默契,当有人收获较多食物时会分给其他人,期望在自己收获少的时候也能得到他人的帮助。可偏偏有部分人,在接受别人分享的食物后,等自己有多余食物时却选择藏起来,不按照默契去回馈他人。这种欺骗行为一旦出现,就会让那些真正愿意进行互惠式利他行为的人遭受损失,久而久之,他们可能就会减少甚至停止自己的利他行为,整个群体中原本良好的互惠式利他机制就会遭到破坏。

从博弈学里著名的“囚徒困境”角度来看,这一困境与互惠式利他行为面临的问题很相似。在“囚徒困境”中,两名玩家可以选择合作或背叛,每个人都必须在不知道对方选择了什么的情况下做出选择。可能的结果是:双方合作,双方玩家都获得少量分数;一个合作,一个背叛,合作的玩家损失大量积分,背叛者获得大量积分;双方都背叛了,双方玩家都损失了少量分数。

在互惠式利他行为里,如果把分享、回馈看作合作,把骗取好处不回馈看作背叛,就会发现一旦出现背叛者(欺骗者),对于一直选择合作(利他)的人来说是很不利的,这就使得互惠式利他行为在进化过程中需要不断去应对这种欺骗问题带来的挑战,去发展出识别、判断以及应对欺骗者的机制,才能保障互惠式利他行为持续存在并不断进化下去。

八、亲缘选择与利他行为

(一)解释亲缘选择,基因倾向于帮助有亲缘关系的个体

在蜜蜂群体中,存在着一种典型的体现亲缘选择的现象,那就是工蜂为蜂王服务的行为。蜜蜂家族里有蜂王、雄蜂和工蜂三种角色,蜂王负责产卵,雄蜂负责交配,而工蜂则承担着采蜜、保卫蜂巢以及建造蜂巢等诸多工作,并且工蜂是没有繁殖能力的。

从基因角度来看,工蜂与蜂王往往有着密切的亲缘关系,它们通常是同胞姐妹。平均而言,工蜂和蜂王享有3/4共同的基因。尽管工蜂辛苦劳作一生,牺牲了自己繁殖后代的机会,只是为了养育蜂王以及蜂王的后代,但这种看似利他的行为,实则有着基因层面的“自私”逻辑。因为工蜂所做的这一切,虽然不利于自己的繁衍,却有利于它与蜂王共享的那部分基因在整个蜜蜂种群中增加。

例如,工蜂会不辞辛劳地外出采集花蜜,然后带回蜂巢,一部分用于维持整个蜂群的生存,另一部分则供蜂王食用,以保障蜂王有充足的营养来产卵。在面对外敌入侵时,工蜂还会毫不犹豫地冲上去,用自己的身体抵御外敌,甚至不惜牺牲生命来保卫蜂巢和蜂王的安全。从本质上讲,工蜂的这些行为就是在帮助那些与自己有着较高基因相似度的亲属,也就是蜂王及其后代,使得自身携带的基因能够通过蜂王的繁殖传递下去,闯过自然选择的剪刀,稳定地持续在种群中存在,这便是亲缘选择的体现,反映出基因倾向于帮助有亲缘关系的个体这一特性。

(二)亲属利他行为在人类社会中的表现,如“祖国母亲”“父母官”等文化基因的形成

亲属利他行为在人类社会中同样有着诸多表现,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文化基因的形成。

在人类的社会关系里,我们常常会发现一些基于亲属利他行为延伸出来的文化现象。比如“祖国母亲”这一饱含深情的称呼,它象征着人们对自己国家的热爱与归属感。从基因的角度来理解,祖国这片土地上生活着众多有着一定血缘、亲缘联系的群体,大家在长期的共同生活、繁衍过程中,形成了相互帮助、协作的关系,就如同亲属之间会彼此照顾一样。个体为了祖国的繁荣、安全奉献力量,某种程度上是在保障与自己有着共同文化、地域根源的群体更好地生存发展,而这个群体里的其他个体和自己往往有着或远或近的基因关联,所以这种奉献行为背后也有着基因层面亲属利他行为的影子。

再看“父母官”这样的说法,它体现了民众对地方官员的一种期望,希望官员能像父母对待子女那样,关心、照顾辖区内的百姓。这种观念的形成,或许也和亲属利他行为相关。在传统的家族、氏族社会中,长辈对晚辈有着保护、引导的责任,会为了晚辈的利益付出,而这种亲属间的利他模式被投射到社会治理层面,人们期望官员能以类似的利他精神来履行职责,保障一方百姓的生活福祉,从而使得整个群体能够稳定、和谐地发展下去,间接让群体内的基因有更好的传承环境。

这些文化基因的存在,反映出亲属利他行为在人类社会中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生物学意义上的亲属关系,还通过文化、观念等形式,影响着人们的认知和行为,成为构建社会凝聚力、促进群体合作发展的一种潜在力量。

九、基因、生命与人性

(一)认识到基因只是生命现象的一个层面,不能简单把生物体看作基因的奴隶

基因虽然对生物的诸多性状、行为等有着基础性的影响,但它绝非生命现象的全部,我们不能片面地将生物体单纯视作基因的奴隶,任由基因完全摆布。

从整个生命的复杂体系来看,基因只是提供了一种内在的“蓝本”和潜在的可能性。例如,同一种基因的生物个体,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可能会展现出截然不同的外在表现和行为模式。以植物为例,同一品种的花卉种子,若种植在肥沃、水源充足且阳光充沛的土壤环境中,它们往往能茁壮成长,花朵鲜艳且植株健壮;然而,若种植在贫瘠、干旱且光照不足的恶劣环境里,可能生长缓慢、花朵弱小甚至难以存活。这里基因决定了它们属于该品种花卉的基本特征,比如花瓣的大致形态、叶子的形状等,但环境却极大地影响了这些基因所决定特征的实际呈现情况,说明生物体本身有着与外界环境互动并受其影响的特性,并非完全被基因所主宰。

再看动物方面,许多动物都具备学习能力,这也是超越基因本能的一种体现。像猴子可以通过观察和不断尝试,学会使用简单的工具来获取食物,如用树枝去掏蚁穴中的蚂蚁。这种使用工具的行为并非是由基因直接编码好的,而是在其生存过程中后天习得的,展示出动物个体在基因赋予的基础能力之上,能够根据环境变化和自身经历发展出新的行为模式,进一步证明了生物体有着相对独立于基因控制之外的适应和发展能力,它们不是被动地执行基因指令的机器,而是有着自身能动性的生命个体。

(二)人类拥有超越基因本能的智慧和文化,可通过教育、道德、法律等约束行为

人类作为地球上最为独特的生物,拥有高度发达的智慧以及丰富多彩的文化,这使得我们能够突破基因本能的限制,以更加多元和复杂的方式来塑造自身行为以及社会秩序。

教育在其中起着关键作用,它承载着人类积累的知识、技能以及价值观等内容,通过一代又一代的传承,让后人能够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不断进步。例如,通过科学教育,人们了解到自然规律、医学知识等,从而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去预防疾病、改善生活环境,这并非基因本能所驱使,而是人类主动学习和运用知识的结果。一个孩子并非生来就知道如何计算数学题、理解物理原理或者书写优美的文章,这些都是通过后天在学校、家庭等环境中的系统教育所获得的能力,使得人类能够超越基因赋予的基本生存能力范畴,去探索更为广阔的知识天地。

道德观念也是人类约束自身行为的重要准则,它规范着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的种种行为。比如,在面对弱者需要帮助时,很多人会出于内心的道德感伸出援手,去照顾孤寡老人、关爱残障人士等,这种利他行为往往超越了基因层面单纯为了自身或者亲属基因延续的考量。从基因角度来说,帮助非亲属个体可能并不会直接给自己的基因传递带来好处,但人类的道德意识促使我们去践行这些善举,营造一个和谐、温暖的社会环境。

法律则是更为强制性的行为约束机制,它保障了社会的公平、稳定以及有序运行。在人类社会中,即使某些行为可能从基因“自私”性角度看有利于个体,但如果违反了法律规定,就会受到相应的制裁。例如,不能通过偷盗、抢劫等非法手段去获取资源满足自己的私欲,尽管这些行为可能在短时间内为个体获得物质利益,却破坏了整个社会的正常秩序,损害了他人的权益,所以法律禁止并惩处这类行为,引导人们以合法、正当的方式去追求自己的生活目标,体现了人类依靠智慧建立起的规则体系对基因本能中可能存在的“自私”、无序等倾向的约束与纠正。

十、结语

基因在自私与利他行为中扮演着至关重要却又并非唯一决定性的角色。从自然界的各类现象到人类社会的复杂行为,我们看到基因的“自私”本质推动着生命的延续,而利他行为也在亲缘选择、群体利益以及文化传承等因素的交织影响下得以产生和发展。我们必须清晰地认识到,生命是一个多元复杂的系统,基因与环境、文化、教育等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塑造了丰富多彩的行为模式。在追求对生命行为的深入理解过程中,我们应秉持客观、理性的态度,既要尊重基因的基础性影响,又要充分发挥人类独有的智慧和道德力量,引导和规范我们的行为,在自私与利他之间寻求平衡,以实现个体与社会的和谐共生。

来源:乾坤浩瀚宇宙星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