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
新年刚过,家家户户还沉浸在春节的喜悦中,人们忙着走亲访友、大吃大喝,仿佛一年到头的努力就在这一刻释放了。
而对于癌症患者来说,这种“年味”却可能是隐藏的风险。说句不中听的话,癌症不是靠热闹就能“熬”过去的,很多看似普通的习惯和行为,可能正在不知不觉地“喂养”癌细胞。
今天,我就用几十年的从医经验,和你讲讲癌症患者年后一定要避开的那些坑,是为了活得更久,更是为了活得更有质量。
很多患者总觉得:“我都这样了,还怕什么呢?”于是过年期间有些行为变得肆无忌惮。但我要告诉你,癌症不是一场短跑,而是马拉松。
每一个看似无所谓的小举动,都可能是压垮身体的最后一根稻草。
比如春节期间,吃得多、动得少,胃肠负担过重;熬夜打牌、情绪失控,免疫系统崩溃;甚至因为“高兴”,抽上几口烟、喝几杯酒……这些行为,换在健康人身上可能顶多是“过年综合症”,但对于癌症患者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
癌症细胞从来不是“勤俭持家”的角色,它们只会趁机索取更多资源,让你的身体越来越虚弱。
年后的生活一定要调整,不是说什么都不能做,而是要有分寸、有节制,这样才能更好地“控癌”。
下面咱们就逐一拆解,哪些事儿癌症患者年后千万不能做。
熬夜这件事吧,对癌症患者来说,真是“毒中之毒”。医学研究早就证明,长期熬夜会影响免疫系统,削弱身体对癌细胞的杀伤力。
美国《癌症研究》杂志一项研究显示,睡眠不足会导致体内炎症因子增加,而炎症被认为是癌症发展的重要推手。
更何况,人体的免疫系统在夜间是有“自我修复机制”的,睡觉的时候,身体会分泌一种叫褪黑素的物质,它能够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但如果你熬夜追剧、打麻将,褪黑素分泌被打断,癌细胞就像断了缰的野马,跑得更快。
有人可能会说:“我熬夜不多,就偶尔一次。”但癌症患者身体本来就弱,偶尔一次熬夜的代价可能比健康人高几十倍!不管有多忙、多想看春晚重播,还是老老实实按时睡觉吧。
10点睡觉,癌细胞可能比你更先睡着。
过年嘛,少不了大鱼大肉,但年后还这么吃,癌症患者真的“吃不消”。大量研究表明,高脂肪、高蛋白的饮食可能会促进癌细胞的生长。
尤其是红肉——牛肉、羊肉、猪肉,这些食物中的饱和脂肪酸会增加体内的炎症水平,为癌细胞提供“养分”。
《柳叶刀》发表的一项研究提到,癌症患者的饮食应该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多吃富含抗氧化剂的蔬菜、水果和全谷物,比如西兰花、菠菜、番茄等,尽量减少红肉和加工肉类的摄入。
再说了,吃多了肉,让肝脏、胃肠负担加重,还可能导致高尿酸、高血脂等问题。
你癌症患者的身体已经是“多事之秋”,再加点“慢性病”,这不是雪上加霜吗?年后餐桌上,素菜是主角,肉只能是配角。
过年期间,情绪总是很容易波动:一会儿开心得哈哈大笑,一会儿又因为琐事急得跳脚。癌症患者可能觉得,反正都这样了,心情好坏无所谓。
但情绪波动对癌症患者的影响比你想象的还要大。
美国心理学家研究发现,长期的负面情绪,比如焦虑、愤怒、悲伤,会导致免疫细胞“罢工”,让身体的自愈能力直线下降。
而过度兴奋也不是好事,可能引发血压升高、心跳加速,增加心血管负担。
所以年后,癌症患者一定要学会管理情绪。
别让一时的情绪,换来身体的“账单”。遇到烦心事,不妨试试深呼吸、冥想或者简单的散步。
心态平和,才是和癌细胞“打持久战”的制胜法宝。
喝酒这件事吧,很多人觉得“少喝一点没事”,但科学研究直接打脸:没有所谓的“安全饮酒量”。
酒精是国际公认的一级致癌物,任何剂量的酒精,都会增加癌症复发和转移的风险。
尤其是对于肝癌、胃癌、食道癌等患者来说,酒精简直就是“催命符”。
它会直接损伤肝脏和胃肠黏膜,还会削弱肝脏代谢药物的能力,让化疗药物的毒性更强。
有人可能会说:“过年朋友多,推杯换盏是人情。”但对于癌症患者来说,拒绝酒精,才是真正对自己负责。
癌症是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它可不会因为你喝得开心,就放过你一马。
癌症患者总是容易“病急乱投医”,尤其是年后,各种保健品、补充剂和中草药开始大行其道。
亲戚朋友推荐的“神药”听着很诱人,但我要告诉你,盲目进补可能适得其反。
很多人觉得维生素补充剂“多多益善”,但有研究发现,大剂量的维生素E、β-胡萝卜素等抗氧化剂,可能会促进某些癌症的生长。
中草药虽然“看上去无害”,但有些成分可能会与化疗药物发生相互作用,降低药效或者增加毒性。
癌症患者的身体已经够复杂了,别再给它添乱。
任何补充剂或者药物,都要经过医生的同意,别拿自己的命去试“偏方”。
最后一个坑,就是年后还总是“懒着”。很多癌症患者觉得,运动会加重身体负担,但适度的运动对癌症患者的康复大有裨益。
它能够改善免疫功能,降低炎症水平,还能缓解化疗带来的疲劳感。
运动要因人而异,不是让你去跑马拉松,而是做一些低强度、容易坚持的活动,比如散步、太极、慢跑等。
如果实在不知道怎么动,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每天保证30分钟的轻度活动,比如慢走或者做家务。
动起来,癌细胞才没机会“偷懒”。
写在最后癌症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身体的忽视和对生活的放纵。
新的一年,希望所有癌症患者都能心怀希望,科学地管理自己的身体,用耐心和坚持,去迎接更多的春天。
参考文献
1. 《柳叶刀》:癌症患者饮食与营养研究
2. 美国《癌症研究》杂志:睡眠与免疫系统的关系
3.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酒精与癌症风险报告
4. 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癌症患者运动指南
5. 《自然》期刊:炎症与癌症发展的分子机制
来源:鲁豫健康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