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事业巅峰时期,她是央视的“台柱”,观众们都被她的平易近人而吸引,她就是央视《夕阳红》节目的主持人——黄薇。
她与蔡国庆是全国观众公认的“青梅竹马”。
事业巅峰时期,她是央视的“台柱”,观众们都被她的平易近人而吸引,她就是央视《夕阳红》节目的主持人——黄薇。
可黄薇的家庭生活却不像她的事业那样光鲜亮丽,父亲因为中风瘫痪在床,母亲也年事已高,只能由黄薇来照顾家庭。
11年以来,是黄薇一个人给瘫痪的父亲洗澡、喂饭、换洗衣物,好在自己有一位好丈夫,一直默默支持她、鼓励她。
每当谈起自己的早年经历,母亲总会让她落泪,那么黄薇到底经历了怎样的人生?为何谈起丈夫就会落泪?
黄薇出生在北京东城区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黄德嘉是一名外交官,母亲陈彩菊是一位人民教师。
她成长在一个既注重严谨与责任,又充满艺术氛围的环境中,父母的责任心和母亲的教育理念无形中塑造了她的品格,令她从小便树立起了强烈的责任感和自我要求。
而且黄薇从小就展现出了艺术天赋,不仅能歌善舞,还在少年宫的歌唱与舞蹈课程中表现出色,这为她日后的艺术道路奠定了基础。
那时,她常常沉浸在音乐与舞蹈的世界里,经常成为学校文艺汇演的主角。
随着北影厂为越南影片寻找配音演员的机会出现,黄薇凭借天生的嗓音脱颖而出,与蔡国庆一同参与配音工作。
那时的她并未意识到,这段经历将会成为她与电影艺术深刻接触的起点,也让她与蔡国庆结下了深厚的友情。
黄薇的父母一直希望她能继承父亲的事业,成为一名外交官,尽管黄薇从小外语成绩突出,甚至被认为是当选北京外国语大学的理想人选。
高考前夕,黄薇意外得知北京广播学院的提前招生消息,内心的艺术梦想终于有了追逐的机会。
在老师的推荐下,她报名参加了播音考试,并凭借出色的表现脱颖而出。虽然父母最初并未理解她的选择,但她最终勇敢地踏上了播音之路。
大学生活并不如她所想象的那么顺利。尽管她在播音学院中成绩优异,内心却因周围同学的出色表现而自卑。
她认为自己既不够美丽,也没有令人羡慕的特殊才能,这种自卑心理在大学的早期阶段影响了她。然而,黄薇并未放弃自己的梦想。
在毕业季,她带着精心准备的作品参加了北京电视台的面试,最终却因一些原因落选。就在她满心焦虑、不知所措时,央视却向她伸出了橄榄枝。
进入央视后,黄薇的事业开始“起飞”。她首先主持了少儿节目《天地之间》,凭借亲和力和温暖的性格迅速赢得了观众的喜爱。
因为黄薇从不刻意迎合别人,而是凭借真诚和温柔去感动每一个人。
无论是看门的老大爷,还是打扫卫生的阿姨,她都能以温和的微笑和真诚的语言与他们打交道,这让她在工作中建立了广泛的人脉,并为她赢得了越来越多的支持。
当她进入央视的第十个年头时,她接手了专为老年群体制作的节目《夕阳红》。这一改变让她的工作重心转向了更加关心社会责任的领域。
黄薇始终保持着一颗真诚的心去对待老人们,她的孝心和善良打动了无数观众,使她在这一领域逐渐发光发热,成为了老年群体的知心朋友。
然而正当黄薇的事业蒸蒸日上时,家庭的变故却打破了她原本平静的生活。
1998年,黄薇接到了一个电话——父亲因中风住院了。
那时的黄薇正忙于工作,心情顿时变得沉重起来。
父亲曾因高血压长期服药,尽管他对工作依然充满热情,骑着老旧的自行车在北京的街头穿梭,但这次的中风让黄薇措手不及。
赶到医院后,她看见父亲无力地躺在病床上,那一刻她心中充满了无助与自责。
她后悔自己没有及时了解父亲的病情,也为未能在第一时间做出最正确的决定而感到愧疚。
在那段艰难的日子里,她和母亲、姐姐一起,毫不犹豫地照顾着父亲的日常起居,面对父亲因病引发的情绪低落,她细心安慰并陪伴他度过了无数个难熬的夜晚。
黄薇明白,只有让父亲重新感受到生活的希望和尊严,才能帮助他走出病痛的阴霾。
她通过小小的改变,如换上他喜欢的窗帘,摆上几束鲜花,让房间充满生机,渐渐地让父亲从抑郁的情绪中走了出来。
在帮助父亲康复的过程中,黄薇付出了巨大的心血。
她学习按摩手法,耐心地为父亲进行肢体康复训练,帮助他恢复手部功能。父亲最初的无助和焦虑,渐渐在黄薇的鼓励下得到缓解。
虽然他的右手依然无法完全恢复,但每一点进步都让他们全家都感到无比欣慰。
在家人的共同努力下,父亲终于能够再次站立,甚至开始尝试自理。这一切的改变都源于黄薇的坚定与坚持。
然而,命运似乎并未停止考验黄薇的坚韧。在父亲的病情逐渐得到控制后,黄薇依然不忘自己的职业责任。
她的事业并未因此停滞,相反,她凭借自己坚强的意志和不懈的努力,继续在演艺事业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黄薇与丈夫于京顺的婚姻也充满了温暖与支持。在那些艰难的岁月里,黄薇与丈夫相互扶持,共同面对生活的挑战。
丈夫的理解与支持,让黄薇能够在照顾父亲的同时,依然能够投身于自己的事业。这份爱与支持,成为她坚定不移的“动力”。
所以她一提起丈夫就会落泪,因为正是丈夫的陪伴,让她挺了过来,如今的她不仅是一个尽职尽责的女儿、妻子、母亲,也是一位深受观众喜爱的主持人和演员。
这样的美好故事,也让我想起了德云社的唯一继承人——郭麒麟的早年生活。
2000年,年仅4岁的郭麒麟经历了父母的离异,生母胡中惠前往日本生活。
胡中惠在日本的生活并不如意,经济拮据,身心疲惫。而这段母子分离的岁月,也成为了郭麒麟心中永远的痛。
然而,郭德纲事业繁忙,鲜有时间陪伴儿子。在这种环境下,郭麒麟与父亲的关系疏远,内心渴望母亲的陪伴。
他曾在公开场合提到,自己小时候常常在父亲面前哭泣,渴望得到母亲的关爱。
随着年龄的增长,郭麒麟逐渐理解了父母的选择,并开始关注生母的生活。
在得知母亲在日本的艰辛后,心生愧疚,决定尽自己所能为母亲提供帮助。他多次通过电话与母亲沟通,关心她的健康和生活状况。
2019年,郭麒麟终于将生母接回中国,弥补了多年的遗憾。他表示:“您始终都是给予我生命的母亲,有这份恩情就够了,我会一辈子孝顺您的。”
来源:王教授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