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一生由今天的你决定——高中生如何追寻理想与目标

B站影视 2025-02-05 16:19 3

摘要:多年以后, 你准会想起某个像今天一样平淡无奇的做题的下午, 想起那个松松肩颈从教室后窗瞥见天空和飞鸟的自己。多年以后, 你可能才意识到, 今天的你, 正经历着一生中最好的年华。青春, 意味着希望, 充满着无限可能性, 也代表着最强盛的生命力。同样也要等到多年以

新买了本《高考关键能力专项练ABC》,打开一看,居然有一封编者写给高中生的信,写得特别有哲理,抄下来分享给大家。

亲爱的同学:

多年以后, 你准会想起某个像今天一样平淡无奇的做题的下午, 想起那个松松肩颈从教室后窗瞥见天空和飞鸟的自己。多年以后, 你可能才意识到, 今天的你, 正经历着一生中最好的年华。青春, 意味着希望, 充满着无限可能性, 也代表着最强盛的生命力。同样也要等到多年以后, 你才有可能追问: 你为什么成为你? 你之所以成为你,是因为你的过去生成了你的当下, 而你的当下又成就着你的未来。你今天的所有付出或者保留, 正注入并生成你的未来, 且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你将成为什么样的你。

考上理想的大学, 当然是我们高中阶段看得见的核心目标。但那看不见的, 或许更具决定性意义。高中时代, 成年前的青春, 正是我们提升关键能力、培养健全灵魂、到达博雅高度、塑造完整人格的关键阶段。

这一轮高考综合改革, 就是要打破传统应试教育下投入全部精力训练出来的那套精致却无用的刷题技能, 实现从“考知识”向“考能力素养”的转变, 通过规范系统的信息加工、逻辑推理、合理论证、科学探究、思维建模、理性精神、批判性思维等训练, 培养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可迁移能力, 并塑造独立自主、客观理性、勇毅果敢、责任担当的人格特质。传统那套基于知识简单占有的“死记硬背”与“题海战术”在新高考中将逐渐失效, 只有通过规范、系统、有针对性的关键能力训练和学科素养提升, 才能应对新高考的要求。而着眼人之为人、你之为你的人生大考, 更需通过高中阶段的学习与生活, 在知识探索和追求生命热情之间架起一道桥梁, 激发我们努力去回答何为美好生活以及何为理想社会。

我们在学生时代都怀揣梦想, 但很多人在三十岁以后就放弃了个人抱负或自我意识, 他们开始为别人活着,抑或为狼狈不堪的生活所绑架, 抑或饱食终日, 无所用心。一个病态的个体, 其特征极为简单, 那就是追逐生理需求的极致满足, 而精神生活却贫瘠不堪。这里的精神贫瘠, 不仅是审美与趣味的缺失, 更是同理心和共情能力的缺陷, 对正义的漠视, 对他人苦难的无动于衷。若如此, 就算你名扬天下、肥马轻裘, 你的生活依然是华而不实的空洞。正如康德所说: “有两种东西, 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 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 不断增长, 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令。”

理想主义是青春的底色, 行动主义是青春的号角。各位同学, 请保持你内心的高贵与骄傲, 以及对生命和人之为人的恭敬与谦卑。青春是一个理想主义者, 它有着对正义的秉持坚守以及对理想社会不可遏制的追求热情;青春是一个行动主义者, 它总是试图去改进社会, 增进社会的福利。无理想, 不行动; 无行动, 不理想。

奋斗与汗水不是西西弗斯式无效无望的生命消耗, “不得不”的力量与“吸引”的力量是不一样的, 因内心渴望和意义感而产生的动力, 绝非“这是一个任务/这是一场考试”所能比拟。让我们像黄永玉写的那样, “明确的爱, 直接的厌恶, 真诚的喜欢, 站在太阳下的坦荡, 大声无愧地称赞自己”, 仰望星空, 拥抱青春, 做最好的自己。

祝福各位同学都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高考研究报告》编委会

2024年12月

来源:教育乐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