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流感会变成“生命倒计时”?医生:三招教你正确应对

B站影视 2025-02-05 14:42 3

摘要:“流感”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它是“流行性感冒”的简称,包括甲流、乙流等,屏幕前的你可能在这个冬天也刚经历过“甲流”。流感大多为自限性,它在一定时间内症状可以自行缓解。但少数患者会因出现肺炎等并发症或相关基础疾病加重,可发展成重症/危重症病例,严重者导致死亡。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曹露婷 通讯员 庞澜天 赵樱莉 章晓玥

“流感”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它是“流行性感冒”的简称,包括甲流、乙流等,屏幕前的你可能在这个冬天也刚经历过“甲流”。流感大多为自限性,它在一定时间内症状可以自行缓解。但少数患者会因出现肺炎等并发症或相关基础疾病加重,可发展成重症/危重症病例,严重者导致死亡。

从肌肉酸痛到发烧一周

险些因耽误治疗“要了命”

前不久,年近五十、平素体健的王先生(化名)因为“流感”在鬼门关前走了一趟。

1月初,王先生忙完工作回到家,感觉有点浑身肌肉酸痛和头痛乏力,似乎是发热了,他没当回事,也没有去测体温。因为一直以来身体都很好,这次他觉得“坚持坚持”也就过去了:一周内,他感到难受就吃点退热止痛药,可头痛乏力肌肉酸痛的症状一点点在加重,还出现恶心想吐的感觉。他担心起来,前往浙大二院发热门诊就诊。

接诊的发热门诊医生一听到王先生发热一周,第一时间提醒王先生:他的病绝不像普通感冒这么简单!医生立即为他安排了新冠流感检测、血常规+C反应蛋白(CRP)、肺部CT等检查。一小时后,结果显示:王先生的甲流抗原呈阳性,血常规白细胞正常,但CRP高达186mg/L(正常值<10),肺部CT显示两肺多发炎症,符合病毒性肺炎表现。接诊医生立即给予抗病毒药物“玛巴洛沙韦”治疗,同时告知王先生他得的是甲流合并肺炎,且并发了肺部细菌感染(因CRP明显增高),建议住院治疗,但王先生拒绝了住院的建议,只是答应每天来急诊挂抗生素。

症状愈演愈烈

ICU经历“生死一线”

到了第二天,王先生开始出现胸闷、气喘等不适症状,前往浙大二院急诊就诊。查动脉血气分析提示:氧分压仅有57.5mmHg(正常值>75),已经达到呼吸衰竭标准,遂被急诊抢救室收治,次日凌晨转至感染病区。

感染性疾病科唐翠兰主任医师和赵樱莉主治医师查房时,对王先生做了全面仔细的评估,她们发现王先生除了重症肺炎外,还伴有甲流引发的心肌功能受损(肌酸激酶-MB 153U/L,正常值<24),以及横纹肌溶解(肌酸激酶19720U/L,正常值<171)。于是她们将抗生素调整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针+莫西沙星抗细菌感染,加用糖皮质激素抗炎,奥司他韦抗病毒治疗。

或许是错过了最佳的抗病毒时机,王先生的氧和情况还是越来越差。住院第二天,他在氧浓度90%、50L/min的高流量吸氧下仍呼吸困难,氧饱和度不能维持。医生们不得不对其进行气管插管,将他转至综合ICU进一步治疗。

入住ICU后,综合ICU须欣副主任医师为王先生复查了肺部CT,他们发现王先生两肺炎症较前进展,右肺70%以上已变“白”,左肺也“白”了30%以上。他们延用了感染病房的抗感染抗病毒方案,并对糖皮质激素的剂量进行动态调整,同时予以补充白蛋白、纠正电解质代谢紊乱等治疗。

在医护团队的悉心照料下,王先生的情况逐渐好转。入住ICU两周后,医生们为王先生拔除了气管插管,王先生在鼻导管吸氧的情况下已经可以维持正常的氧合了,他也顺利地转回了感染病房。转入普通病房后,唐翠兰团队不敢松懈,动态监测王先生的炎症指标、肝肾功能、心肌功能指标,逐步停用了抗生素以及糖皮质激素。四到五天后,王先生的炎症指标已完全正常,复查肺部CT显示两肺炎症吸收得非常好,已经达到可以出院的标准。

流感不可轻视

三招教你正确应对

流感“发狠起来”也很难对付。

这段时间仍是甲流流行期,浙大二院发热门诊每天都能碰到甲流合并肺炎的患者。在此,感染性疾病科医生温馨提醒:

① 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一旦出现甲流症状,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尽早明确,以便尽早(发病48小时内)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可以减缓症状,缩短病程,减少家庭内传播风险。

② 流感患者服用抗病毒药物(奥司他韦、玛巴洛沙韦等)48小时后仍有发热,请及时来院复诊。

③ 不要盲目迷信“点滴”、“挂水”;流感患者需尽早行抗病毒治疗,目前大部分常用的流感抗病毒药物为口服药。

“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钱江晚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