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能做的治疗,秀洲也能做”

B站影视 2025-02-05 07:01 2

摘要:在健康成为时代主题的今天,优质医疗资源与名医专家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即日起,秀洲区卫健局携手秀洲融媒合作中心推出“名医在秀洲”栏目,深入报道秀洲各大医疗特色专科的前沿技术、创新疗法及成功案例,聚焦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秀洲名医,每期走近一位或几位名医,讲述他

转自:嘉兴日报

【编者按】 在健康成为时代主题的今天,优质医疗资源与名医专家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即日起,秀洲区卫健局携手秀洲融媒合作中心推出“名医在秀洲”栏目,深入报道秀洲各大医疗特色专科的前沿技术、创新疗法及成功案例,聚焦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秀洲名医,每期走近一位或几位名医,讲述他们在医学探索路上的感人故事。

■记者 沈沉缘 通讯员 曹 旗

前段时间,秀洲区人民医院消化内科病区主任陈国祥忙得不可开交,面对川流不息的预约排队患者,他连喝口水、喘口气的时间都没有,一直忙着给病人细心诊治。消化疾病门诊量每天都排得满满当当,下午他还要逐个病房去查房。直到下午3时,他才终于抽空喝了一杯水,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记者了解到,多年前陈国祥就凭借其卓越的医术和深厚的学术功底,成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区级名医工作室,为当地患者提供更加专业、便捷的医疗服务。

自2021年7月与浙江省中医院合作以来,秀洲区人民医院消化科引进了平时一号难求的省级吕宾教授名医工作室。同时,浙江省中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金海峰也带队常驻医院,担任医院的执行院长。在内镜技术上,省中医院更是带来了三项目前主流的前沿技术——“3E技术”。

陈国祥向记者解释道,“3E技术”是目前消化内镜发展的前沿及技术水平的标志。所谓3E,即指经十二指肠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及治疗(ERCP)、超声内镜(EUS)、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这些技术不但可以确诊消化系统的各种疾病,还可以在不开刀、不在腹部打洞的前提下,只需经过人体天然的生理通道完成疾病的治疗。

陈国祥举了个例子,胃黏膜有四层,包括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层,超声内镜一做,就能分清楚病变到底在哪一层,从而精准治疗。另外,如果有息肉、早期肿瘤、结石,采用传统治疗方法,需要外科手术治疗,住院时间长、风险比较大。而现在不一样了,不用开刀,直接通过一根绢带一样柔软的器械,经内镜进行切除息肉、肿块,取出结石等微创手术。

前不久,一位小伙因为腹胀不适伴黄疸找到了秀洲区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整个人看上去像“小黄人”,核磁共振检查发现他胆总管被石头卡住了,这正是导致他身体不适的元凶。在省中医院专家的带领下做了“ERCP”手术。“别看只是个小石头,不仔细看还真的发现不了,一不小心真的会要了命。”陈国祥说,借助团队优势,医院给患者成功实施了手术,今天是术后第四天,患者恢复情况非常好,黄疸已完全消退。陈主任还说,这项技术对于一些年龄大、体弱多病或者外科手术无法适应的患者尤为合适。

在浙江省中医院的引领下,中医药为秀洲区人民医院消化科注入了新的活力。陈国祥表示:“借着省中医院的东风,我们在消化科积极融入中医药元素。”在癌前病变到癌症的发展过程中,若能及时在癌前病变这一关键环节进行干预,阻断其恶化进程,便能有效预防癌症的发生。对于萎缩性胃炎、肠化等顽疾,中药相较于西药,其疗效更为显著。

在中医非药物治疗方法上,目前,各科室正积极学习穴位贴敷、灸疗、耳穴压豆等多种外敷疗法。陈国祥说,这些疗法对胃肠道功能紊乱患者尤为适宜。此类患者常感胀气、消化不良,伴恶心、嗳气,但胃肠镜检查无明显器质性病变。中医非药物治疗效果显著,通过穴位贴敷等可促进胃肠道蠕动,改善胃功能,缓解肠胀气。“中医在此方面独具特色。”他补充道。

技术为本,科研为魂。对一家医院来说,技术是医疗服务的基石,而科研则是医院发展的动力源泉,是推动医学进步、创新医疗技术的重要途径。

在科研领域,秀洲区人民医院消化科成功结题了一项区级课题《嘉兴市农村地区胃功能四项及幽门螺杆菌检测在胃癌筛查中的应用研究》。2024年,该科室更是积极申报了三项新课题,其中一项《人工智能辅助胃镜下胃癌前病变诊断价值的研究》获市级备案。这一被市级备案的项目,创新性地结合了普通胃镜与AI人工智能技术,使得筛查手段更为先进、精准,有效防止了筛查过程中的错漏,为胃癌的早期发现与治疗提供有力支持。

在省中医院名医的帮扶之下,秀洲区人民医院消化科的学科建设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鲜为人知到声名鹊起,门诊量从之前全年2000人次左右稳定发展到如今1万人次有余,内镜手术量也大幅上涨。

“可以说,我们消化科已经获得了全区大多数老百姓的认可,大家都知道看消化科来秀洲区人民医院,患者在家门口就能挂到想看的专家号,杭州能做的治疗,秀洲也能做。”陈国祥说。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