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培军又发年终奖了,两箱“青花60”和一条“华子”,员工乐开花

B站影视 2025-02-05 07:01 2

摘要:他将对员工的关怀融入到了日常工作的点点滴滴,从年终奖到节日福利,从生活补贴到人性化管理,河南矿山的员工福利堪称业界标杆。

2023年,河南矿山的年会盛况曾一度刷爆社交网络。

6100万现金堆积如山,员工们兴高采烈地参与“数钱游戏”,在规定时间内数到多少就能拿走多少。

最高纪录者竟抱走了18万元现金,这令人咋舌的数字引发了网友们的热议,也让河南矿山这家公司名声大噪。

而2024年的年会,崔培军又会带来怎样的惊喜?

崔培军的“壕”,远不止于年会上的巨额现金。

他将对员工的关怀融入到了日常工作的点点滴滴,从年终奖到节日福利,从生活补贴到人性化管理,河南矿山的员工福利堪称业界标杆。

令人瞠目的年终奖励:小年夜的烟酒礼盒,仅仅是河南矿山丰厚年终奖的冰山一角。

除了这份“开胃小菜”,还有一份实实在在的“十全十美大礼包”等着后勤员工:大米、小米各一袋,汾酒、赊店老酒各一箱,10斤猪肉,再加上可乐、小黄鱼、鸡蛋、狮子头罐头各一箱,以及三副对联,琳琅满目的商品堆满了房间,仿佛置身于小型超市。

而真正的大戏,还在年会上的“数钱游戏”。百万现金堆积成小山,员工们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试图在限定时间内抱走尽可能多的财富。

18万的最高纪录,不仅是对速度和技巧的考验,更是对幸运女神的眷顾。这份充满刺激和惊喜的年终奖,成为了河南矿山员工津津乐道的话题。

崔培军对员工的关怀,不仅仅体现在物质奖励上,更体现在对员工生活细节的关注。他知道许多员工来自农村,农忙时节需要回家帮忙。

因此,他不仅批准员工带薪休假回家务农,还额外发放补贴,以解燃眉之急。

在三八妇女节,崔培军为每位女员工送上一束鲜花和800元现金,并特意叮嘱她们要把钱花在自己身上,这份贴心的举动赢得了女员工们的一致好评。

中秋佳节,崔培军组织“孝文化”活动,不仅为员工发放福利,还安排员工父母外出旅游,4000多名员工家属在公司的资助下享受了愉快的旅程。

除了这些固定的福利,崔培军还会不定时地“心血来潮”,看到员工辛勤工作,便会慷慨解囊,发放红包。

夏季高温,他主动提高高温补贴,让员工感受到来自公司的关怀。

即使是已经离职的员工,崔培军也给予了充分的尊重和关怀。

所有工资和福利都如数发放,考虑到返乡路途遥远,携带行李不便,他还主动提出为员工报销路费,并将年货折现。

2025年1月25日下午,河南矿山厂房内张灯结彩,一百多张桌子整齐排列,红彤彤的灯笼高高悬挂,处处洋溢着喜庆的氛围。

河南电视台的直播镜头对准了年会现场,崔培军在镜头前侃侃而谈,透露了今年年会的重头戏——延续去年的传统,再次发放千万现金奖励!

而且,刺激的“数钱游戏”也将继续进行。为了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公司提前缴纳了600多万元的税款,并邀请银行工作人员现场派发现金。

如果现金不够,他们还会继续从银行提取,以满足员工的“抱钱”需求。这种豪迈的气势,让人不禁感叹崔培军的气魄和对员工的慷慨。

与去年相比,今年的年会更上一层楼,嘉宾阵容更加强大。

为了给年会增添更多科技感和视觉冲击力,公司还计划在年会前夜进行无人机表演。

上千架无人机将在夜空中绘制出绚丽的图案,为员工们带来一场视觉盛宴。

虽然由于新乡长垣当天下雨,无人机表演被迫延期,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员工们对年会的热情。毕竟,在河南矿山,惊喜总是接踵而至。

与挥金如土的年会场面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崔培军在生活中却异常节俭。

他经常穿着朴素的羽绒服,手里端着不锈钢碗,里面盛着简单的烩菜,另一只手拿着馒头和筷子,和普通员工一起在食堂用餐。

他会特意等员工们吃完后才去吃饭,有时甚至连桌子都不用,就坐在一旁的长凳上,安静地享受自己的午餐。

他办公室里的那把老板椅已经用了很多年,椅背的皮革早已磨损,露出了里面的填充物,但这并不妨碍他继续使用。这种与百亿身家格格不入的简朴作风,让人看到了崔培军低调务实的一面。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生活节俭的老板,却对慈善事业慷慨解囊。

早在2004年,他就成立了助学基金会,每年捐资100万元,用于资助贫困学生。

每年都有许多贫困学生来到河南矿山集团报名申请助学金,崔培军会亲自将助学金发放到学生手中,并鼓励他们好好学习,将来回报社会。

为了确保助学金真正用到实处,公司还会派专人进行家访,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和学习状况。

20年来,崔培军累计捐资近3500万元,帮助了4500多名大学生完成了学业。

这份对教育事业的热忱和对社会责任的担当,让他赢得了“长垣一中名誉校长”的称号,也赢得了无数师生的敬佩和爱戴。

崔培军并非含着金钥匙出生,他来自河南新乡的一个小村庄,家境贫寒。初中毕业后,由于家庭经济困难,他不得不辍学,开始了四处打工的生涯。

这段艰辛的打工经历磨练了他的意志,也让他深刻体会到生活的艰辛。他不甘于平凡,不愿一辈子寄人篱下,他渴望改变自己的命运,渴望拥有属于自己的一番事业。

赚到第一桶金后,崔培军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他从一家小门店做起,一步一个脚印,逐渐积累经验和财富。

2002年,他毅然决定回到家乡,投身家乡建设。他选择了一个自己从未接触过的行业——起重机制造。

凭借着敏锐的商业嗅觉和过人的胆识,他创办了河南矿山起重机有限公司。在他的带领下,公司迅速发展壮大,产品远销海外,成为了行业翘楚。

正是早年的打工经历和创业的艰辛,让崔培军对员工的辛苦感同身受。他知道,员工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只有善待员工,才能赢得员工的信任和支持,才能推动企业的发展。

因此,他毫不吝啬地为员工发放福利,用实际行动表达对员工的关爱。

在当今社会,像崔培军这样“壕气”又“厚道”的企业家并不多见。他将对员工的关怀落到实处,不仅仅停留在口头上,更体现在实际行动中。

他不仅关注员工的物质生活,更关注员工的精神需求。他用自己的真诚和善良,赢得了员工的尊重和爱戴,也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赞誉。

我们期待,未来能有更多像崔培军一样的企业家涌现,他们不仅能创造经济价值,更能承担社会责任,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来源:笔杆先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