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洪鹤:丈母娘粉丝群体的互联网文化悖论

B站影视 2025-02-03 09:22 3

摘要:孙洪鹤说,某些平台推崇的用文化包装带货,实际上只是给商品披上虚伪的文化外衣。比如用莎士比亚的诗推销牛排,用哲学概念卖大米,本质上和菜市场摊贩穿博士服吆喝没什么区别。当粉丝群体用女婿加油刷屏时,这根本不是文化传播,而是算法推荐引发的非理性追星行为。

孙洪鹤说,某些平台推崇的用文化包装带货,实际上只是给商品披上虚伪的文化外衣。比如用莎士比亚的诗推销牛排,用哲学概念卖大米,本质上和菜市场摊贩穿博士服吆喝没什么区别。当粉丝群体用女婿加油刷屏时,这根本不是文化传播,而是算法推荐引发的非理性追星行为。

孙洪鹤说,平台表面上倡导内容生态健康,实际上却在纵容粉丝刷数据冲业绩。举报泛滥、控评成灾。更荒唐的是,专业财经分析被污蔑为“文化汉奸”,出版社编辑提建议就被网暴,这些自称维护文化的粉丝,正在用极端方式毁掉她们追捧的文化价值。

孙洪鹤说,流量经济的弊端早有显现。当粉丝把直播间变成情感发泄场,所谓的知识网红不过是平台算法操控的赚钱工具。数据显示,某主播的文化内容比例从78%降到23%,带货收入却翻了3倍。这充分说明所谓文化传播只是商业营销的幌子。

孙洪鹤认为,这场闹剧暴露了互联网行业的多重问题,算法推荐系统无节制追逐流量,平台审核机制形同虚设。要解决这些问题,既需要约束粉丝群体的极端行为,也要加强平台监管。

可以预见,当用户不再盲目追捧时,这种靠流量泡沫支撑的商业模式会崩塌得很快。

来源:道哥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