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放屁,是身体在排毒?很多人被误导,医生告诉你答案!

B站影视 2025-02-03 09:04 3

摘要:周日下午,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客厅的沙发上,老李和女儿正悠闲地坐在沙发上看电视。电视里播放着精彩的电视剧,父女俩沉浸其中。然而,这原本温馨的氛围却被一阵接一阵的屁声打破了。女儿皱着眉头,一边用手紧紧地捂住鼻子,一边满脸嫌弃地对老李说道:“爸!您怎么老放屁呀?这半天

周日下午,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客厅的沙发上,老李和女儿正悠闲地坐在沙发上看电视。电视里播放着精彩的电视剧,父女俩沉浸其中。然而,这原本温馨的氛围却被一阵接一阵的屁声打破了。女儿皱着眉头,一边用手紧紧地捂住鼻子,一边满脸嫌弃地对老李说道:“爸!您怎么老放屁呀?这半天儿放了二三十个了,要不咱挂个号去县医院看看去?”

老李却满不在乎地挥了挥手,笑着说:“这你就不懂了吧!屁乃五谷杂粮之气也,这屁越多,就预示着身体排毒越多,人的身体就越健康!” 老李觉得自己的身体硬朗得很,根本不需要去医院。

女儿听了老李的话,心里却充满了疑惑。在她的认知里,屁多一直是肠胃生病的信号,怎么到了老爸这儿就成排毒了呢?这两种说法究竟哪个才是正确的?为了弄清楚真相,女儿赶紧拿起手机,拨通了县医院医生的电话。

医生在电话里耐心地告诉她,放屁可不是排毒,它只是人体的一种自然生理现象,而且屁多屁少都可能预示着身体出现了问题,需要引起大家的格外重视。随后,医生又给老李女儿详细解释了其中的科学原理。

人为什么会放屁?放屁真的是在排毒吗?

放屁,虽然在很多人看来是一件难以启齿的事情,但它却是人体正常的生理现象。当我们的肠子蠕动时,就会有气体从肛门排出,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屁。那么,这些屁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呢?

一方面,屁的来源是外界的空气。我们都知道,喉咽是消化道和呼吸道的交汇处。在我们咀嚼吞咽食物的时候,喉中的会厌软骨会迅速关闭喉口,防止食物进入喉腔。但如果在进食的过程中不小心吞入了空气,这些空气就不会像往常一样进入呼吸道,而是会随着食物一起进入消化道。想象一下,我们在吃饭的时候,一边大口大口地吃着饭菜,一边和身边的人高谈阔论,或者狼吞虎咽地进食,这样就很容易把大量的空气一起吞进肚子里。

另一方面,肠道内分解食物残渣也会产生气体。大多数食物在进入人体后,会在小肠内被吸收和消化。但总有一些食物残渣没有被完全消化,它们会进入大肠。大肠里的环境非常适合细菌生存,这里寄居着各种各样的细菌。这些细菌会对未消化的食物残渣进行发酵和分解,从而产生气体。当这些气体在肠道内累积到一定程度,形成一定的气压后,就会被排挤出体外,一个屁也就这样诞生了。有时候,由于肛门括约肌的作用,屁在排出时还会发出响声。所以说,放屁其实是肠道运行正常的一种表现,是人体自然的生理现象。

我们常常挂在嘴边的 “臭屁不响,响屁不臭” 这句话,其实也是有一定科学依据的。“响屁不臭”,是因为在我们进食时,那些随着食物一并吞入消化道的气体量比较大,而且本身没有什么味道。如果这些气体没有掺杂其他成分,形成的屁自然又响又不臭。就好像我们往一个气球里吹气,然后突然松开气球口,气球就会发出很大的响声,但却没有什么异味。而 “臭屁不响”,则是因为经过肠道细菌发酵形成的气体量相对较小,不足以产生很大的响声,但却很难闻,所以就会形成那种极臭的闷屁。不过,这种说法并不是绝对的。如果我们饮食不科学,摄入了过多的高蛋白食物,或者出现了便秘等情况,也会放出很响的臭屁。

另外,很多人都认为放屁是在排毒,实际上,这种说法并不科学。放屁其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监测人体的健康状况,它与我们日常的饮食和胃肠道功能有着密切的联系。一般来说,一个人每天放屁大约在 6 到 20 次之间,每天释放的废气量在 500 毫升左右。如果屁过少、屁过多或者屁过臭,都可能预示着身体出现了问题。

放屁多是为什么?当心这些问题!

从中医的角度来讲,放屁又被称为矢气,在《伤寒论・辨阳阳病脉证并治》中就有相关记载。虽然放屁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但在公共场合,总是屁意不断,确实会让人感到非常尴尬。想偷偷放个屁,又怕被别人发现;一直憋着吧,又不是长久之计。不少人都有放屁多的困扰,那放屁多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又该怎么解决呢?医生为我们盘点了以下几个常见的原因。

饮食习惯不佳

古人云:“食不言,寝不语”。这句话不仅体现了个人的道德修养,还有一定的科学道理。如果我们在吃饭的时候一边说话,一边吃东西,又或者吃饭时狼吞虎咽,不仅会影响我们对食物美味的享受,还会让大量的空气进入消化道,从而导致频繁放屁。想象一下,我们吃饭时嘴巴不停地动,一边嚼着食物,一边说着话,空气就会趁虚而入,随着食物一起进入我们的肚子里。这些空气在肠道里 “横冲直撞”,最终就会以屁的形式排出体外。

摄入过多易产生屁的食物

民间有句话说:“吃什么东西,就放什么屁”。我们都知道吃豆子容易放屁多,这是因为豆类含有大量的低聚糖,而我们的小肠内没有可以分解它们的酶,所以这些低聚糖就会进入大肠,在大肠里经过细菌的分解发酵后,产生大量的气体。除了豆类,红薯、地瓜、芋头等淀粉类食物也很容易产气。如果我们食用过多这类食物,就会不停地放屁,“噗噗噗” 的声音不绝于耳。

菌群失调

大肠里的酸碱度和温度都非常适宜细菌繁殖,所以这里寄居着种类繁多的细菌。这些细菌有的对人体健康有益,有的则会损害人体健康,它们在肠道内相互制约,维持着一种生态平衡。但是,如果我们饮食习惯不好,经常吃一些刺激性食物,或者长期服用抗生素等药物,就会破坏这种平衡,导致肠道菌群失调。菌群失调后,细菌发酵就会产生过多的气体,从而导致放屁过多。

胃动力不足

肠胃运动在整个消化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我们患有肠胃炎、大肠炎等肠道疾病,又或者平时运动量少,长期久坐不动,再加上服用某些药物,就会导致胃动力不足。胃动力不足时,各种消化液与食糜不能充分混合,食物也就不能被充分消化吸收。这些未被消化的食物就会在胃肠中堆积、发酵,最终产生大量难闻的气体。

便秘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在便秘的时候就会放屁多。这是为什么呢?当大便在体内积存的时间过长时,粪便中的水分就会被肠道重新吸收,大便就会变得更加干结。而肠胃道的细菌会将这些干结的内容物过度发酵,产生大量的气体并排出体外,从而导致便秘的同时放屁也增多。

激素分泌改变

人到中年,身体的各项机能开始逐渐下降,各种疾病也随之找上门来。对于女性来说,更年期综合征是难以避免的。除了心悸失眠、情绪失控等常见症状,更年期还会导致体内激素分泌紊乱,进而影响胃肠道的功能,使得排气量增加。有时候,还会伴有腹胀、腹痛等不适症状。

除了以上几种原因,如果放屁多的同时,还伴随排便不净、大便带血等异常情况,医生建议一定要去正规医院的消化科就诊,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诊断。

同时,还要提醒大家,屁多固然令人尴尬,但没屁放也绝不是什么好事儿。可能很多人都会觉得屁少省心,能避免很多麻烦。但实际上,如果长时间不放屁,可能比放屁多的问题更严重。在外科手术后,医生和患者都会殷切地期盼着 “屁” 的到来,尤其是腹部手术。这是因为手术的刺激和麻醉会抑制胃肠道的功能,如果在手术后放了屁,就说明胃肠道的功能开始逐渐恢复,这是一个好现象。而对于新生儿来说,如果出生后不放屁,我们就要考虑一种宝宝因胎儿发育不全而无肛的新生儿缺陷病,医学上称为 “肛门闭锁”。对于大人来说,如果长时间没屁放,且伴有胀气、便秘等症状,这时候就要及时前往医院就诊,排查肠梗阻、肠道异常堵塞等疾病。

医生支招,这样做,合理减少放屁量

屁就像是身体健康的晴雨表,多了不好,少了也不行。那么,怎样才能放出 “健康” 的屁呢?别担心,现在就教你几招。

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吃饭的时候不要太快,要细嚼慢咽,让唾液和食物充分接触。这样不仅有助于消化,还能避免将大量空气吞入胃肠道。在饮食的选择上,要注意均衡饮食。减少碳酸饮料和高产气食物的摄入量,像高淀粉类食物、豆制品以及洋葱、萝卜等。多吃些易消化吸收和产气少的食物,比如西红柿、香蕉、苹果、山药、燕麦、南瓜等。这些食物富含膳食纤维和维生素,对肠道健康非常有益。

适当进行体育运动对有效减少放屁量也非常重要。每天抽出一点时间做做运动,比如慢跑、打球、游泳、太极等。运动不仅可以增强我们的体质,还能促进胃肠道的蠕动,有助于消化,进而减少排气量。想象一下,我们在运动的时候,身体的各个器官都在活跃地运转,胃肠道也不例外,它会更加顺畅地工作,让我们的消化功能更好。

与此同时,还要注意胃部的保暖。胃喜暖恶寒,如果我们贪凉饮冷,寒气侵袭胃部,就会导致消化不良,肠道菌群紊乱,从而使得排气量增多。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注意保暖,不要摄入过多的生冷食品。必要时,还可以将暖宝宝贴在腹部,缓解屁多的症状。

最后,多喝水,定时排便也非常重要。一个成年人一天的正常饮水量在 1500 毫升至 1700 毫升之间。多喝水可以滋润肠道,促进肠胃的蠕动,有利于缓解便秘现象,减少排气量。同时,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也能让我们的肠道保持通畅,减少气体在体内的积聚。

除了以上这几点,放屁频繁的原因还有很多。如果调节饮食和生活方式后,放屁多的症状仍未得到好转,那就要及时到医院就诊,查明原因后对症治疗。

延伸:憋屁对我们的身体有哪些危害?

绝大多数人在公共场合时,一般都会忍着不放屁。当屁意来袭时,只要我们稍微收缩一下肛门,屁就会被轻而易举地拦截住,屁意也会随之消失。那么,憋回去的屁到底去哪儿了呢?

前文提到,屁是人体产生的一种废气,其中含有各种有害物质。如果不及时排出,会对我们的身体健康造成损害。所以,我们一定要做到有屁快放。

如果是短期憋屁,没能顺利排出的屁,基本都会回到大肠 “养精蓄锐”,等待下一次可以排出体外的机会,然后 “一炮轰出”。同时,也会有一部分屁随着血液流动进入肺部,最终会随着呼吸,变成一个又臭又长的嗝,排出体外。

但如果是长期憋屁,臭气积在体内,会被肠道黏膜重复吸收,使肠道功能紊乱,出现胸闷、腹胀、消化不良等症状。长期以往,还会减弱肝脏的解毒功能。

来源:寿光市融媒体中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