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韩国人觉得自己国家历史悠久、文化牛逼,这种自豪感其实挺常见的。谁不想吹吹自家历史啊?但他们有些说法确实夸张到让人摸不着头脑,比如“古代韩国西至印度,南至长江,中国一半领土是韩国的”。这可不是随便说说,而是有部分韩国人真信,还挺当回事儿。
韩国人觉得自己国家历史悠久、文化牛逼,这种自豪感其实挺常见的。谁不想吹吹自家历史啊?但他们有些说法确实夸张到让人摸不着头脑,比如“古代韩国西至印度,南至长江,中国一半领土是韩国的”。这可不是随便说说,而是有部分韩国人真信,还挺当回事儿。
这想法的根儿得从韩国人对历史的理解说起。韩国人特别喜欢追溯自己的起源,觉得朝鲜半岛在古代是个超级大国。他们有个说法,叫“桓国”(或者“恒国”),说是公元前7000多年就有了,领土从贝加尔湖到天山,横跨东亚北部。后来传了3300年,到公元前3898年变成了“倍达国”,再到公元前2333年,檀君建立了“檀君朝鲜”。按这说法,韩国历史得有一万多年,统治了大半个亚洲。
还有人说檀君就是中国传说里的蚩尤,蚩尤打了逐鹿之战,输给了黄帝,结果跑去朝鲜半岛建国了。接着又说后来的高丽国,疆域西到喜马拉雅山、南到长江、北到北冰洋,连库页岛都是韩国的。唐朝宋朝呢?在他们嘴里就是四川云南、广东广西那点小地方的小朝廷。这种脑洞,听着就跟玄幻小说似的。
但为啥会有这种想法呢?主要是因为韩国人对自己历史的自豪感爆棚,加上一些伪史书的推波助澜。比如《桓檀古记》,这本书在韩国挺有名,说是记载了韩国万年历史,领土广得吓人。可问题是,这书是1911年由一个叫李乙浩的韩国人编的,压根儿没啥考古证据支持,纯属想咋写咋写。
说到《桓檀古记》,得好好聊聊。这书是韩国伪史的代表作,1911年面世,作者李乙浩声称韩国历史有一万多年,还说古代韩国是个超级帝国,西到印度、南到长江,占了中国一半地盘。书里还编了好多离奇故事,比如檀君派舜去取代尧、派太子扶娄教大禹治水,简直把中国上古史都揽到自己身上了。
韩国有些人还真信这个。他们觉得这书证明了韩国古代多牛逼,是个能跟中国平起平坐的大国。可在学术界,这书就是个笑话。中国、日本的学者一看就知道是瞎编的,连韩国自己的主流历史学家都不认可。毕竟,历史不是靠想象力撑起来的,得有实打实的证据。
比如,中国有《史记》《汉书》这种正史,记载清清楚楚,还有甲骨文、青铜器这些实物佐证。韩国呢?别说万年历史了,连檀君朝鲜的具体存在都没啥确凿证据。《桓檀古记》里那些地盘说法,更是连个古地图、古文献都拿不出来,完全是空口白话。
除了《桓檀古记》,韩国还有个“韩国起源论”,也挺能说明问题。这玩意儿就是说朝鲜半岛是好多国家文化的发源地,不光是中国,连日本、印度、甚至欧洲的文明都跟韩国有关系。比如,他们说汉字是东夷人发明的,而东夷人是韩国人的祖先;还说孔子、老子可能是韩国血统,连泡菜、汉服这种中国文化符号都被他们说成是韩国的。
这套说法在韩国国内有市场,尤其是一些民族主义情绪高涨的人特别爱听。网上还能看到韩国人跑去外网改历史词条,说中国文化是韩国传过去的,甚至反过来说中国人“偷”了韩国文化。这种操作,搁谁身上不得气乐了?
但翻开正史看看,东夷是啥?是中国古代对东部沿海部落的统称,跟朝鲜半岛的关系很模糊,更别说发明汉字了。汉字的起源有金文这些铁证,韩国拿不出一点儿实物来证明自己的说法。说白了,这就是一种民族自豪感过头的产物,没啥根据。
咱得摆事实讲道理。真实的历史是这样的:朝鲜半岛最早的文明痕迹能追溯到新石器时代,但有文字记载的国家是公元前后的几个小政权,比如箕子朝鲜、卫满朝鲜。后来有高句丽、百济、新罗这些国家,但领土也就局限在朝鲜半岛和附近一带,顶多到中国东北部分地区,哪有西到印度、南到长江这么夸张?
中国这边呢?从夏商周到秦汉唐宋,领土范围和历史记载都清清楚楚。秦始皇统一六国时,疆域就包括了今天的大半个中国;汉朝打通西域,影响到了中亚;唐朝更是巅峰时期,北到蒙古、南到越南,西边都快到里海了。宋朝虽然疆域小了点儿,但也包括了长江流域和华北平原。韩国说这些地方是他们的,纯属胡扯。
再看看时间线。韩国说的高丽国(918-1392年)是个“万里大国”,可历史上的高丽也就占了朝鲜半岛北部和中部,连辽东都没完全控制,更别说喜马拉雅山了。唐朝(618-907年)和宋朝(960-1279年)那会儿,高丽还没建国呢,怎么可能把唐宋挤到西南角去?
韩国人“痛心”的点,可能在于他们觉得自己历史被低估了。现代韩国国土才10万多平方公里,跟中国960万平方公里一比,确实显得小。但他们不愿意接受这个现实,就靠想象古代的辉煌来找补心理平衡。比如说,成吉思汗崛起、蒙古征服导致韩国丢了1300万平方公里领土,或者清朝逼得韩国缩到半岛上。这种说法听着挺带劲儿,可惜没一点儿史料撑腰。
其实,韩国历史上确实有过不错的时期。高句丽(公元前37年-668年)在东北亚挺强,控制过辽东和朝鲜半岛北部;新罗统一半岛后(676年)也算稳定繁荣。但这些成就跟“西至印度、南至长江”完全不是一个量级。韩国人把这些历史放大了几百倍,再加上伪史书的渲染,就成了现在这副模样。
中国和朝鲜半岛的关系得从头说。《汉书》里记载,商朝末年有个叫箕子的人跑到朝鲜半岛,教当地人种地、养蚕、织布,还带去了礼仪和法律。后来燕国人卫满又推翻了箕子后代,建了卫满朝鲜。这些都是中朝交流的证据,但韩国人把这解读成“韩国影响了中国”,就有点儿跑偏了。
到了汉朝,汉武帝设了乐浪郡,直接管辖朝鲜半岛北部。唐朝时,高句丽和百济跟中国打了好几仗,最后都被唐朝和新罗联手灭了。新罗统一半岛后,还得给唐朝进贡。宋朝时,高丽也老老实实当小弟。这种关系说明啥?朝鲜半岛国家一直是中国周边的小伙伴儿,哪有反过来统治中国的道理?
韩国人这么吹嘘历史,在国内可能挺提气,但在国际上就有点儿尴尬了。中国、日本的网友一看就觉得荒唐,网上没少嘲笑。特别是近些年,韩国还跟中国闹过文化争议,比如端午节申遗、汉字起源、高句丽归属啥的,搞得两国关系有点儿紧张。
2005年,韩国把江陵端午祭申遗成功,中国这边炸了锅。其实韩国申的不是中国的端午节,而是他们自己的地方节庆,但这事儿还是让人觉得不爽。还有高句丽问题,中国说这是东北历史的一部分,韩国非说是自己老祖宗,两边争了好几年。
这种争议背后,是韩国民族主义膨胀的结果。经济发展起来后,韩国人想在文化上找存在感,就开始“抢”文化遗产。可惜方式不太地道,弄得邻国反感,自己也没捞到啥好处。
说实话,韩国人爱咋想是他们的事儿,但历史不是想咋编就咋编的。中国有几千年正史、几十万年前的遗址、天文记录这些硬货,韩国靠一本1911年的伪史书就想翻盘,底气也太虚了点儿。
咱也不是说韩国历史不值一提。朝鲜半岛的文化有自己的特色,韩剧、K-pop不都挺火吗?但非要把自己吹成古代亚洲霸主,还说中国一半领土是他们的,就有点儿过了。历史这东西,还是得尊重事实,别让民族情绪冲昏了头。
韩国人“痛心”啥呢?可能痛心的是现实跟想象差太远吧。但与其沉迷虚构的辉煌,不如好好看看真实的历史,找找自己的亮点。毕竟,真金不怕火炼,假的再吹也站不住脚。
来源:混沌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