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6月8日,走进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龙口镇的文冠果生态茶园暨良种繁育基地,梁峁沟壑间一大片文冠果林绿浪翻滚,工人动作娴熟地采摘着指尖大小的文冠果树叶,之后经过晾晒、炒制等工序后做成的茶叶,可以卖到几千元一斤。谁能想到,过去长在悬崖峭壁上的乡土树种文冠果,如今摇身一
6月8日,走进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龙口镇的文冠果生态茶园暨良种繁育基地,梁峁沟壑间一大片文冠果林绿浪翻滚,工人动作娴熟地采摘着指尖大小的文冠果树叶,之后经过晾晒、炒制等工序后做成的茶叶,可以卖到几千元一斤。谁能想到,过去长在悬崖峭壁上的乡土树种文冠果,如今摇身一变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宝藏树”。
6月8日,在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龙口镇的文冠果生态茶园,工人正在采摘文冠果树叶。
文冠果树堪称全能“宝藏树”,树叶可做茶、树枝可入药、果仁可生吃、种子可榨油,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2022年,龙口镇通过村企共建引进内蒙古龙涎文冠科技生物有限公司,打造了380亩文冠果种苗种植发展项目(文冠果生态茶园),种植了200万棵文冠果树,经过3年的精心培育,如今迎来销售旺期。
6月8日,在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龙口镇的文冠果生态茶园,文冠果树已经结果。
“我们种了60多亩文冠果树,产量有十几万苗,如今3年了,苗子陆续长成能卖了,每棵苗3到5元,亩产2000多棵苗,每亩收入6000到10000多元。”龙口镇马栅村村民侯四云看着眼前这一大片绿油油的文冠果苗,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
这几年,龙口镇与内蒙古龙涎文冠科技生物有限公司建立“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发展模式,通过为农户提供种苗技术、收购原料实现增收,年产优质种苗200万株,主要销往杭锦旗、鄂托克旗等地,产业势头强劲。
“文冠果树全身都是宝,树叶、树枝、果壳、种子都能回收,利用价值很高。像我们身后这片茶园去年采茶2万斤,村集体增收十几万元,带动了十几户农民参与到这个产业中来。” 内蒙古龙涎文冠科技生物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马志坤介绍说,目前公司开发的文冠果茶业、养生包、化妆品、油等十几款产品,大幅提升了文冠果附加值,实现了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6月8日,在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龙口镇的文冠果生态茶园,玻璃瓶中展示的文冠果树叶、树枝、果壳、种子。
文冠果树的价值远不止于经济效益,它更是生态修复的“绿色卫士”。其耐寒、耐旱、耐盐碱的特性,以及长达千年的寿命,使其成为矿区修复、沙化土地治理、退化林替代的理想树种。目前准格尔旗已有7处矿山复垦区试种文冠果树,为煤炭资源型地区绿色转型发展、乡村振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在矿区生态修复过程中,我们还要联合几家煤炭企业,共同打造文冠果高标准种植示范区,引入社会资本跟我们一起将准格尔旗境内的残次林逐步替换成文冠果树林,通过技术创新、经营模式创新,让文冠果树在矿区生态治理、带动农牧民增收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马志坤说。
内蒙古日报·草原云记者:郝雪莲
准格尔旗融媒体中心记者:崔凯
新闻编辑:陈春艳
来源:内蒙古日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