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6月的西太平洋,解放军“辽宁”号和“山东”号双航母编队兵分两路,分别进入南海及菲律宾海。
2025年6月的西太平洋,解放军“辽宁”号和“山东”号双航母编队兵分两路,分别进入南海及菲律宾海。
与美军“尼米兹”号、“华盛顿”号航母战斗群,形成罕见的2对2对峙态势。
这场持续仅10天的海上博弈,却因美军“华盛顿”号突然返港而留下诸多悬念。
这艘5月25日,才从日本横须贺港出发的核动力巨舰,竟在6月4日就匆匆返航,创下美军航母近年最短部署纪录。
第一是技术隐患。
这艘2017年就进厂大修的老兵,维修期间遭遇美国造船业衰退、技术工人短缺等困境,直到2023年才勉强重返现役。
美国海军学会数据显示,其动力系统存在未根治的顽疾,高强度对峙可能让隐患爆发。
第二是战略试探。
美军此次双航母出动,很可能是对解放军区域拒止能力的压力测试。
但当辽宁舰编队(含055型万吨大驱等12艘舰艇)直逼关岛方向。
山东舰在南海对“尼米兹”号形成对峙时,美军发现解放军的A2/AD(反介入/区域拒止)体系比预想的更严密。
特别是,东风-26反舰弹道导弹的4000公里打击范围,让航母成了海上移动靶。
高手过招,刚摆开架势就发现对方内力深不可测,只好借故收手。
美军官方解释为"夏季巡航前测试试航",但军事专家吕礼诗等指出更可能是装备故障或人员缺口。
此次对峙最让军事观察家惊讶的,是解放军展现的体系作战能力。
辽宁舰在5天内完成120架次舰载机起降(含90架次战斗机),山东舰同步在南海展开全天候演练。
这种双航母协同,相当于在1000公里半径海域布下立体火力网。
更关键的是,解放军首次实现12艘舰艇逼近关岛的远洋部署,配合陆基东风导弹,形成航母+导弹的复合打击链。
反观美军,华盛顿号搭载的F/A-18大黄蜂已显老态。
虽有几架F-35C隐身舰载机撑场面,但在中国卫星+无人机构建的侦察体系下,隐身优势大打折扣。
细想,中东是整场闹剧的起点。
胡塞武装的“无人机海”战术让美军吃尽苦头。
胡塞武装无人机单架成本不足50万美元,而美军拦截一枚“标准-3”导弹需1800万美元。
美军只好从亚太抽走正值壮年的“卡尔·文森”号救急,相当于拆了东墙补西墙。
亚太转眼唱起空城计。
情急之下,美军把1975年服役的“尼米兹”号当救火队员。
这艘老船原定2025年才部署,因提前18个月上岗,电磁弹射故障率不少。
更尴尬的是,5月底“华盛顿”号从日本出航,6月初就缩回横须贺港——10天的巡弋时间还不到往常三个月的零头,台前海军舰长直呼“反常”。
台湾网友嘲讽:
“协防台湾?好莱坞剧本吧?”
中国却端出反航母套餐。
解放军现在有三大杀招:
东风-21D导弹10倍音速刺穿甲板,歼-35隐身战机专打雷达盲区,福建舰电磁弹射效率高。
更让美军冒冷汗的是解放军双航母的“围观战术”——当“辽宁舰”和“山东舰”同时在南海和菲律宾海展开。
美军航母就像闯进装了100个监控摄像头的禁区,战术机动空间被大幅压缩。
“华盛顿号”跑得快,除了它自己可能有问题(刚花了近6年大修,状况可能还不稳定10),关键是在靠近中国的这片海(第一岛链内),我们优势太大了:
我们有强大的陆基导弹(比如“东风快递”东风-26B),专门打海上大目标的。
我们有先进的万吨大驱(055型),火力猛、雷达强。
我们航母在家门口活动,能得到陆地上各种支援(情报、补给、飞机)。
美军自己私下推演都承认,他们的单航母编队在这儿,生存率很低。
这次对峙后,特朗普那边对中国态度反而“软”了点,很可能也是因为知道在这儿硬拼不划算,得先顾中东那摊“火”。
日本嘴上喊“美日同盟”,心里直打鼓:美军航母动不动开溜,真打起来靠不靠谱?
今年防卫白皮书罕见质疑美军“前沿部署”的可信度。
菲律宾更是“鸡蛋分篮放”,刚答应美军新建基地,6月初就派外长访华谈合作。
越南直接装哑巴,美军航母过境南海时全程沉默。
这些小动作说明大家早看透:
美军航母“来了又走”的模式,根本给不了持续安全感。
福建舰刚完成电磁弹射测试,中国成为全球第二个掌握该技术的国家。
而美军“福特”号还在为故障率头疼。
说到底,美国现在就像同时玩三个魔方的杂技演员,稍不留神就会全盘崩掉。
而真正的问题是:
当中国的军舰,武器每年下饺子一样时,美军还要拆东墙补西墙到几时?
霸权时代,褪色了“华盛顿号”匆忙回家,不是美国航母时代的彻底结束,航母还是很厉害的武器。
但这绝对是个刺眼的信号:
那个光靠几艘超级航母开出去,就能吓住全世界的绝对霸权时代,真的在褪色了。
面对老船跑不动、新船造的慢、小武器太便宜、钱包又吃紧这些难题,美国海军也得琢磨转型了——多搞点小船配无人机。
不过,转型要钱要时间。
这两样,现在的美国,缺着呢。
那个“航母一出,谁与争锋”的时代,确实像这艘匆匆返航的“华盛顿号”一样,正在西太平洋的波涛中,渐渐远去。
但这场较量远未结束——美军“尼米兹”号仍在中国南海游弋,而辽宁舰编队继续在关岛附近巡航。
当下次航母对峙来临,美国还能凑齐两张“王牌”吗?
而中国第三艘航母即将服役。
答案是:解放军看得清清楚楚。
南海岛礁上建的各种雷达站、监听设备,还有天上飞的侦察卫星、巡逻机,海面上游弋的电子侦察船,织成了一张巨大的监控网。
美军航母编队那么大的目标,从它离开日本港口那一刻起,估计就被“盯”上了。
更别说那些偷偷摸摸进来搞“航行自由”的驱逐舰、侦察机,一举一动都记录在案。
现在的情况是,解放军不光在看着,已经开始用“区域拒止”战术了。
美国或其他国家派军舰大老远跑南海来一趟,油钱、人员开销、装备磨损都是天文数字。
更关键的是,在咱们强大的监控和反制能力下。
他们能做的也就是象征性地“路过”一下,也就是所谓的“航行自由”,根本不敢真做什么出格举动。
否则代价他们承受不起,想想那些被无线电警告、舰艇拦截的“前车之鉴”。
这种“劳师动众只为刷个存在感”的买卖,太不划算。
再搞那些小动作,只会自取其辱,暴露自己的力不从心。
南海的和平稳定,靠的是域内国家的协商合作,而不是域外国家的煽风点火。
中国维护自身主权和海洋权益的决心和能力,在南海这片波涛之上,已经展现得再清楚不过了。
来源:揣一口袋青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