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域管理如何推动河流生物多样性恢复?海洋与湿地·最新研究速递

B站影视 2025-01-26 10:56 3

摘要:“海洋与湿地”(OceanWetlands)小编注意到,2025年1月20日,Haase等学者在《自然综述·生物多样性》(Nature Reviews Biodiversity)上发表了一篇最新研究,题为《成功与失败:遏制全球河流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保护行动》。这

Nature新子刊创刊号最新研究
本文来源于“海洋与湿地”(OceanWetlands):

编译 | 王芊佳

本文约2700字,阅读约6分钟


“海洋与湿地”(OceanWetlands)小编注意到,2025年1月20日,Haase等学者在《自然综述·生物多样性》(Nature Reviews Biodiversity)上发表了一篇最新研究,题为《成功与失败:遏制全球河流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保护行动》。这项研究比较全面地审视了全球河流生物多样性丧失的现状,并深入分析了现有的保护行动,指出了这些行动在应对复杂的河流生态挑战时的局限性和不足,同时也总结了成功的经验,提出了未来提升保护效果的关键路径。


图源:自然综述•生物多样性(Nature Reviews Biodiversity)

随着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日益加剧,全球范围内的河流生态系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威胁。河流作为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不仅为全球数十亿人口提供饮用水、食物和能源,还支持着丰富的动植物物种。然而,随着工业化、城市化以及农业扩张的推进,全球范围内的河流生物多样性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丧失。污染、栖息地破坏、过度捕捞、外来物种入侵、气候变化等因素共同作用,导致许多河流生态系统功能衰退,许多物种濒临灭绝。


研究发现,与陆地和海洋生态系统相比,河流保护行动对生物多样性的改善效果相对有限。这一现象并不完全意味着个别保护措施的失败,而是与多种复杂因素交织有关。

这项研究指出,虽然全球范围内已经采取了许多保护行动,但这些行动的效果往往不如预期,许多河流生态系统的恢复进展缓慢或成效甚微。研究表明,保护行动的失败往往源于多个因素,一是河流生态系统本身的复杂性,许多保护措施未能全面考虑这些复杂的生态互动;二是,许多保护行动没有在合适的尺度上进行实施,未能匹配行动的范围与生态问题的实际尺度;三是,缺乏充分的监测和评估,使得保护效果难以量化,进而影响了后续行动的调整和改进。研究团队通过对过去保护行动的案例进行分析,总结出成功与失败的经验,并提出了改进的方向。


泰国曼谷的昭披耶河上,漂浮的一些一次性塑料瓶子、快餐包装盒 ©绿会融媒·“海洋与湿地”(图文无关)

研究团队指出,虽然许多保护行动未能完全扭转河流生物多样性丧失的趋势,但一些成功的局部行动仍然为整体生态系统恢复提供了希望。例如,一些地区成功实施了污水处理设施,显著改善了河流水质,有效减缓了污染对水生生物的影响。特别是在欧洲地区,随着污水处理技术的不断提升,多个流域的水质得到了显著改善,原本遭受污染威胁的鱼类和无脊椎动物种群逐渐恢复。类似的湿地恢复项目也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积极的成效。湿地作为河流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恢复不仅能改善水质,还能为河流生态中的各类物种提供重要栖息地,帮助增强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但这项研究也发现,许多局部保护行动,其实并没能带来预期的整体性恢复。归根到底,究其原因在于,许多保护措施只针对某一特定物种或河流段进行修复,未能充分考虑流域内生态系统的整体性与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河流生态系统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周围的土地、湿地、森林以及气候因素紧密相连。因此,仅仅依靠单一的保护行动往往难以解决多重压力源带来的综合影响。例如,仅恢复某一河段的鱼类种群,未必能改善整个流域的水质;修复某一湿地,若流域上游的污染源未得到有效控制,湿地的恢复效果也可能受到限制。

此外,该研究还指出,保护行动的失败,往往跟缺乏科学的监测与评估密切相关。许多保护行动没有充分的长期监测计划,无法准确评估行动的效果,也难以在保护过程中及时调整策略。没有有效的反馈机制,许多保护项目难以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最终导致资源的浪费或行动效果的低下。河流保护需要长期的投入和细致的跟踪,尤其是在复杂的社会经济背景下,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可能会导致短期内难以看到成效。因此,保护行动的实施必须建立在充分的科学数据、持续监测的基础上,确保能够及时了解生态变化并进行动态调整。


上图:地处多瑙河和萨瓦河的交汇之处的贝尔格莱德(Belgrade),是塞尔维亚的首都。摄影:王之佳 ©绿会融媒·“海洋与湿地”(图文无关)

针对这些问题,研究团队提出了提升河流保护效果的关键路径,尤其强调了“流域尺度管理”和“协同生产”两个概念。流域尺度管理强调在更大范围内协调保护行动,来确保各个生态系统部分的有效衔接和合作。研究认为,传统的局部保护措施往往难以解决河流生态系统面临的复杂问题,而流域尺度管理能够更好地应对这些挑战。流域尺度管理的核心,在于将河流生态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管理,考虑到水文、地理、气候和社会经济等各个方面的因素,科学识别和解决流域内的主要生态压力。流域管理不仅仅是对河流本身进行保护,还要考虑到周边土地利用、农业生产、城市发展等因素对河流的影响,通过综合治理措施实现生态恢复。

“协同生产”(co-production)是另一个关键策略。这一概念强调各方合作,尤其是在政府、科研机构、地方社区和企业之间的协作。研究人员指出,河流保护的成效往往与各方的参与和合作程度密切相关。单一部门或组织往往难以单独承担保护任务,因此需要多方协调,共同推动保护行动的实施。例如,河流保护不仅要考虑到生态需求,还需要平衡人类社会的用水需求、农业发展以及地方经济。协同生产能够确保各方在保护行动中共同承担责任,达成共识,推动保护措施的顺利落实。同时,协同生产也有助于解决利益冲突,避免某些利益群体的单方面行动影响到生态保护的整体效果。




该图将生物多样性保护政策分为两大类:一类旨在解决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的根本原因,另一类则侧重于采取积极的保护行动。图中提及的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欧洲联盟、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等国际组织,以及各国政府,都是推动这些政策实施的重要参与者。图源:Nat. Rev. Biodivers. ISSN 3005-0677 (online)


该研究认为,通过流域尺度管理协同生产的双重策略,可以有效提升河流保护的综合效益,推动全球河流生态系统的恢复。这不仅需要各国政府的政策支持,还需要国际合作、科研力量和地方社区的广泛参与。全球的生物多样性框架(如《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和国际环境法律(如《欧盟自然恢复法案》)为河流保护提供了政策指导和资金支持,推动了不同地区、不同国家间的合作与信息共享。这些国际框架和法律不仅能为各国提供资金援助,还能促进不同利益相关方之间的对话与协调,有助于实现河流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长远目标。

研究人员还指出,在未来的研究和实践中,科学家和政策制定者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河流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长期规划,尤其是在跨部门和跨国界的合作上。除了继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污染治理力度,还要更加注重生态恢复与社会经济需求的结合,确保保护行动既有生态效益,也能为地方社区带来可持续的经济发展。在科学技术方面,遥感技术、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有望在河流保护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生态监测、数据分析和保护措施的优化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感兴趣的“海洋与湿地”(OceanWetlands)读者可以参看全文:

Haase, P., Cortés-Guzmán, D., He, F. et al. Successes and failures of conservation actions to halt global river biodiversity loss. Nat. Rev. Biodivers. (2025). https://doi.org/10.1038/s44358-024-00012-x

海洋与湿地

河流·观察

(注:本文仅代表资讯或者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欢迎留言、讨论。)

资讯源 | Nature Reviews Biodiversity
编译 | 王芊佳

编辑 | Linda

排版 | 绿叶

OceanWetlands

海洋与湿地

聚焦海洋、湿地、

全球环境治理、自然保护前沿


【引用本文】


王芊佳(编译).从局部到整体,流域管理如何推动河流生物多样性恢复?Nature新子刊创刊号最新研究.海洋与湿地.2025-01-26

全球环境治理·海湿前瞻

Mainstreaming OceanWetlands


雨后 ©摄影:Linda Wong | 绿会融媒·“海洋与湿地”

【参考资料】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4358-024-00012-x


【海湿·小百科】许多海洋动物,尤其是海洋哺乳动物如鲸鱼、海豚、海牛、儒艮、鲸鲨等濒危物种,在水中活动时,很容易与航行的船舶发生碰撞。开放式螺旋桨高速旋转,一旦与这些大型动物发生碰撞,极易造成严重的撕裂伤、骨折、切割,甚至当场死亡。许多动物直接沉尸深海,很难被发现。此外,开放式螺旋桨对于人类(游泳者、潜水人员和海上作业人员)的伤害案例也比比皆是。许多专家建议,在海洋保护区、或重要海洋哺乳动物区域(IMMAs)或重要迁徙路线上降低船舶速度、加装螺旋桨保护装置,是减少损害、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的良好举措。(海洋与湿地·宣)

来源:中国绿发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