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说的定义:小说是一种文学体裁,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
#春节不停更挑战#
第5课孔乙己
语文部编版九年级下
1. 理解孔乙己这一形象所揭示的社会意义。
2. 学习小说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3. 通过各种描写,精巧布局表现人物悲剧。
4. 培养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阅读和写作比翼齐飞,搞定中考语文人生底色看语文购买小说文体知识点复习
导入
1. 小说的定义:小说是一种文学体裁,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
2. 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环境。
3. 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塑造人物形象。
4. 小说阅读常考题型
情节作用题:文中写了XX情景在小说中起到什么作用?(XX事物、XX人物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
答题要点:情节构思为表现人物服务。结合情节的一般作用(创造悬念,引人入胜;前后照应;侧面衬托、埋下伏笔;总结上文、点明题意;起线索作用)作答。
人物形象分析题: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人物形象。(XXX是一个怎样的人物?XXX有哪些优秀的品质?)
答题要点:通过人物的描写(语言、行动、心理、肖像、细节)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然后根据题目要求作答。
大凡读过鲁迅小说的人,几乎都知道《孔乙己》;读过《孔乙己》的人,心中都会留下孔乙己这个遭社会凉薄的苦人儿的形象。鲁迅先生自己说过,在他创作的短篇小说中,他最喜欢《孔乙己》。我们今天就走进这篇小说,去体味它复杂的情感内蕴,且本单元的学习也将围绕相关问题展开。
作家作品
《孔乙己》选自《呐喊》,鲁迅是周树人的笔名,浙江绍兴人,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1918年,他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化运动的基石。其主要作品还有小说集《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及杂文集《坟》《二心集》,译著《毁灭》等。本文是他在五四前夕继《狂人日记》之后写的第二篇白话小说,是讨伐封建制度与封建文化的战斗檄文。
写作背景
《孔乙己》写于1918年冬天,当时以《新青年》为阵地,新文化运动已揭开序幕,但封建复古逆流仍很猖獗。科举制度虽于1906年废除,但培植孔乙己这种人的社会基础依然存在,孔孟之道仍是社会教育的核心内容,仍有可能产生新的“孔乙己”。鲁迅选取鲁镇的咸亨酒店这一社会一角,展现20多年前贫苦知识分子的生活,旨在启发读者对照孔乙己的生活道路和当时的教育现状,思考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批判封建教育制度和科举制度。
封建科举制度下,读书人科考入选比例极低,许多人老死科场,精神畸形,成为科举的奴隶和受害者。而且,他们“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缺乏处理社会事务和谋划生计的能力,还鄙视体力劳动和经商营业,封建文化和科举制度培养出的是一群无用之人。
课文讲解
(一)快速读课文
1. 要求:注意生字词的音形义;划分文章的情节结构。
2. 生字词注音
附和(hè);不屑(xiè);荤(hūn)菜;咸亨(hēng);羼(chàn)水;拭(shì);蘸(zhàn);阔绰(chuò);舀(yǎo)水;涨(zhàng)红;绽(zhàn)出;哄(hōng)笑;间(jiàn)或;着(zháo)了慌;打折(shé)腿;门槛(kǎn)。
3. 情节结构划分
第一部分(1 3):介绍咸亨酒店,交代环境(开端)。
第二部分(4 9):写孔乙己的经历、性格、言行和社会地位(发展)。
第三部分(10 11):描写孔乙己的不幸遭遇(高潮)。
第四部分(12 13):孔乙己的悲惨结局(结局)。
4. 孔乙己的六个生活片断
众人取笑孔乙己偷东西(第4段)。
众人奚落孔乙己没有考中秀才(第6段)。
孔乙己教小伙计识字(第7段)。
孔乙己给小孩子们分茴香豆(第8段)。
侧面交代孔乙己被打断腿(第10段)。
孔乙己最后一次到咸亨酒店(第11段)。
走进孔乙己生活的环境
清末的咸亨酒店里,常来喝酒的酒客分为两类:短衣帮和长衫客。短衣帮穿着短衣,站在店外喝酒,下酒物多为素菜;长衫客穿着长衫,坐在店里喝酒,下酒物有荤菜。这种差异体现出贫富悬殊、阶级对立。
这些介绍的作用是:介绍故事发生的社会环境,为下文埋下伏笔。将社会浓缩到一个小酒店,在酒店环境中描写人物,通过酒店透视社会,用典型人物表现主题,使故事更凝聚集中。文章开头交代酒店情况,不能删去,因为酒店是社会的缩影,能反映出势利、冷酷的社会环境,为孔乙己的悲惨命运作铺垫,有力地表现了主题(如掌柜对长衫主顾和短衣帮的不同态度,体现出人心势利冷酷,社会世态炎凉)。
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是对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以及花鸟虫鱼等场景的描写;社会环境描写是对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处所、氛围以及人际关系的描写。环境描写的作用主要有:交待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为人物活动提供具体的背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推动情节发展。
分析孔乙己的人物形象
以“通过课文XX段落XX句(具体语句)的XX描写方法,我觉得孔乙己是个XX人”的句式分析:
1.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外形的整体描写,体现出他贫困潦倒却轻视劳动人民,想保持读书人的架子,虚荣心十足。
2. “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肖像描写,刻画了一个穷困不得志,又经常挨打的老书生形象。
3. “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外貌描写,写出孔乙己穷途末路、极度悲惨的境地,侧面表现社会对他的冷漠无情。
4. “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服饰的细节描写,体现其贫困、懒惰而又虚荣、死爱面子。
5. “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语言上的概括介绍,写出他的书呆子气,表现了他的迂腐可笑。
6. “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分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神态、语言描写,表现出他明明偷窃却又死要面子,自欺欺人。
7. “孔乙己低声说道,‘跌断,跌,跌……’他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语言描写、神态描写,体现其自欺欺人、麻木不仁。
8. “‘回字有四样写法,你知道么?’孔乙己刚用指甲蘸了酒,想在柜上写字,见我毫不热心,便又叹了一口气,显出极惋惜的样子”,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写出他的心地善良和诚恳,也表现出他受封建思想教育毒害之深。
9. “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弯腰下去说道,‘不多了,我已经不多了。’”“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神态、动作、语言描写,用令人发笑的描写,写出老童生的善良、贫寒、迂腐不堪、傻得可爱又可笑的一面。
10. 分茴香豆给孩子们吃,运用动作、语言描写,刻画了孔乙己善良而又迂腐可笑的形象,也表现出他境遇的凄凉和心灵的孤独。
11. “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嘴里说些话;这回可是全是之乎者也之类,一些不懂了”,神态描写,通过“笼”字形象地写出孔乙己被刺激无法获得功名时,羞愧难当、无地自容的心理,体现他十分向往功名,并把无法获得功名视为最大的伤疤。
12. “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写出孔乙己被揭短时强词夺理的可笑情态,体现他死要面子、卖弄文采、自命清高、迂腐可笑。
13. “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摸”字极其精当地写出孔乙己穷困和买酒的窘态,揭示了人物的性格,也预示了他悲惨的结局。
14. “便排出九文大钱”,动作描写,写出孔乙己有钱时慢条斯理显摆的得意心理,体现他死要面子,穷酸迂腐。
孔乙己的性格特征:自命清高、好喝懒做、麻木不仁、心地善良、为人诚恳、死要面子、自欺欺人、迂腐可笑。他是一个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而又自视清高、自命不凡的读书人;好逸恶劳、迂腐麻木、自欺欺人,因而穷困潦倒、饱受凌辱;同时他也是一个本性善良的悲剧人物。
其他人物形象
1. 短衣帮:处于社会下层,一方面被人欺压,另一方面又欺压更弱的人,冷漠而又麻木。
2. 掌柜的:媚上欺下,惟利是图,冷酷无情的势利奸商。
3. 丁举人:凶狠毒辣的封建统治的阶级代表人物。
4. “我”:忠厚老实,具有同情心但又不乏冷漠的小伙计,是孔乙己命运的见证人,小说通过“我”的所见所闻所感来写,用第一人称使故事显得真实亲切。
思考
1. 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在今天的启示:忌懒惰、要勤奋;忌不争、要上进;忌虚荣、要务实。
2. 作者对孔乙己的情感: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课堂总结
小说通过对孔乙己悲惨一生的描写,反映了封建文化和封建教育对下层知识分子的严重毒害,有力地控诉了科举制度的罪恶,更着重表现了当时一般群众的冷漠麻木,暴露了封建社会的腐朽与黑暗。
板书设计
苦人儿:孔乙己
好喝懒做
死要面子
热衷功名
悲惨死亡
掌柜:唯利是图
小伙计:势利
众人:麻木不仁
丁举人:残忍
冷漠的社会:孔乙己必死无疑
来源:韵韵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