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还有10大领域存在卡脖子技术难题,国人应该清醒!

B站影视 2025-01-21 05:26 2

摘要:1) 光刻机:光刻机是半导体制造的核心设备,决定芯片制造的性能。荷兰 ASML 公司在该领域基本处于顶尖位置,中国虽有上海微电子等企业,但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较大差距,且光刻机技术复杂、耗时耗力耗费金钱,限制了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

经过40年的改革开发,我国在许多科技领域都有了较快的发展,但是目前我国仍能存在一些卡脖子技术难题,以下是部分主要领域(归纳为10大领域):

1) 光刻机:光刻机是半导体制造的核心设备,决定芯片制造的性能。荷兰 ASML 公司在该领域基本处于顶尖位置,中国虽有上海微电子等企业,但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较大差距,且光刻机技术复杂、耗时耗力耗费金钱,限制了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

2) 极紫外光源技术:EUV 光刻技术所使用的极紫外光源,其制造难度极高。目前中国在此领域的研究虽有所进展,但尚未达到商业化应用的水平。

3) 高端制程技术:随着芯片制程的不断缩小,制造难度急剧增加。当前中国最先进的制程技术仍落后于国际最先进水平,7 纳米及以下制程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仍需努力。

4) 芯片设计软件技术:芯片设计离不开高效的设计软件支持。当前,中国在芯片设计软件方面,尤其是高端 EDA(电子设计自动化)软件上,仍依赖进口,自主研发能力有待提高。

2、操作系统领域

目前主流的操作系统有 MacOS、Windows、Linux 等,虽然华为自主研发了鸿蒙系统,但鸿蒙系统的生态系统还未完全建立,且仅限华为手机等设备,无法做到全国通用,一旦面临外部制裁,中国大量电子设备可能面临操作系统受限的风险,也还有其他是的一些国产操作系统,但其性能与这些主流的操作系统还有比较大的差距。

3、触觉传感器领域

在所有传感器中,中国企业很少进行触觉传感器的研发制造。日本制造的触觉传感器分布了一百多个敏感元件,售价高达十万元。触觉传感器主要依靠振动来收集并反馈给外界,这个过程会消耗大量的能量,而且极容易被环境影响出现性能不稳的情况,同时还要像芯片那样小巧精致,研发难度较大,限制了中国在人工智能、医疗和精密加工等领域的发展。

4、工业机床领域

中国作为制造大国离不开工业机床,高端数控机床更有工业母机之称。一直以来中国只能生产中低端机床,在环保、数控和智能化技术上缺乏竞争力,高端机床的技术一直掌握在欧美国家手中,发达国家对机床拥有绝对话语权,对中国的进口和使用施加各种严格规定。目前中国的机床产量虽然较高,但数控化率仅为 46.3%,与日本 80% 的数控化率相差甚远。

真空蒸镀机用于将发光材料涂抹在手机屏幕等基底上,在医疗设备和机械制造等领域也有广泛运用。之前真空蒸镀机一直被日本的 Canon Tokki 垄断,全球市场份额高达 90%,其售出的一台蒸镀机高达 1 亿美元,且产量有限,每年仅为 10 台,还优先为韩国三星服务,这严重限制了国内 OLED 屏的发展。

6、生物医药领域

1) 新药研发:在创新药研发方面,中国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包括药物靶点发现、药物分子设计、临床试验等环节。研发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先进的技术平台和专业人才。

2) 高端医疗器械:如高端医学影像设备(如高端 CT、磁共振成像等)、先进的手术器械、体外诊断试剂和设备等,中国在技术水平、产品质量和市场份额上与国外企业相比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7、工业软件领域

工业软件贯穿于产品设计、制造、管理等各个环节,对提升工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具有关键作用。然而,中国在工业软件领域的发展相对滞后,与西方国家存在较大差距,在高端EDA软件(比如集成电路设计等)、 CAD/CAM/CAE 等设计仿真软件、ERP 等管理软件以及 MES 等生产执行软件方面,国产软件的市场占有率和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8、航空航天领域

1) 航空发动机:航空发动机是航空技术的核心,其性能直接决定了飞机的运载能力和飞行性能。中国在航空发动机领域虽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高压补燃循环技术、高性能涡轮泵系统以及轻量化设计等关键技术有待突破。

2) 航空发动机短舱:短舱是航空发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和制造涉及到空气动力学、热管理、结构强度等多个领域的关键技术。目前,中国在航空发动机短舱的研发和生产方面尚属空白,主要依赖进口。

9、新材料领域

1) 高温超导材料:高温超导材料具有零电阻、完全抗磁性等独特的物理性质,在电力输送、磁悬浮交通、医学成像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中国在高温超导材料的研究和应用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在材料的制备工艺和性能优化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

2) ITO 靶材:ITO 靶材是平板显示制造中的关键材料,用于制备透明导电薄膜。中国在 ITO 靶材的生产方面存在一定的技术瓶颈,主要表现在靶材的尺寸、纯度和致密度等方面与国外先进水平存在差距,高端 ITO 靶材仍需进口。

10、精密测量仪器领域

精密测量仪器是科学研究、工程实践和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其精度和稳定性直接决定了测量结果的可靠性。中国在精密测量仪器领域虽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在高精度测量仪器和关键零部件的国产化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例如,光学测量仪、电子测量仪以及机械测量仪等关键技术的突破,是提升中国精密测量仪器性能的关键所在。

我们国人应该清醒,不要盲目自大,要大力发展优质生产力,尽快弥补这些卡脖子技术难题!

来源:ChristopherL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