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建设房颤诊治高地

B站影视 2025-01-24 10:25 3

摘要:房颤是21世纪心血管流行病,可并发卒中、心衰等,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二十余年来,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刘少稳带领的心律失常诊治团队,深耕房颤领域,普及房颤规范管理概念,积极推行导管消融,聚焦临床研究、开展新技术、编写临床指南、培养人才梯队,以匠心促初心,为

摘要: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刘少稳带领的心律失常诊治团队,深耕房颤领域,为推动房颤导管消融技术在我国开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房颤是21世纪心血管流行病,可并发卒中、心衰等,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二十余年来,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刘少稳带领的心律失常诊治团队,深耕房颤领域,普及房颤规范管理概念,积极推行导管消融,聚焦临床研究、开展新技术、编写临床指南、培养人才梯队,以匠心促初心,为房颤导管消融技术在我国的开展和普及做出了重要贡献。

积极推行房颤导管消融

导管消融是现今治疗房颤的有效方法。然而在20世纪90年代末,国内对房颤的管理与国外相比差距明显,很长一段时间内,国内每次做房颤导管消融术都要请国外的专家。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刘少稳凭着丰富的手术经验和扎实的专业知识,在2001年自主完成房颤肺静脉电隔离手术30余台,并通过手术演示和帮带,使房颤导管消融术在全国多个中心开展,以至于可以这样说:全国前100例房颤肺静脉电隔离术中,一半以上出自他之手。2004年,由他主编的我国第一部房颤导管消融专著《心房颤动与导管射频消融心脏大静脉电隔离术》正式出版,为推动房颤导管消融技术在我国的开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如今在房颤导管消融领域,市一医院心内科已是全国领先,在国际上亦有一定的影响力。2007年时,市一医院每年的导管消融手术不到200台,10余年后的今天,在刘少稳及其团队的努力下,医院心内科导管消融已增加到每年2000台,其中增长的几乎全是复杂的手术,房颤导管消融已达1200余例/年。而且团队房颤导管消融的技术水平和手术质量,已成为行业内名副其实的“标杆”。

开展房颤消融新技术

行业的发展,离不开新技术的开展。刘少稳心律失常团队于2001年在国内最早独立开展经导管肺静脉电隔离术;2005年在国内率先采用大环肺静脉前庭电隔离,并在亚洲最早开展图像融合技术指导房颤消融,大大提高房颤导管消融的有效性、降低肺静脉狭窄的发生率;2014年在国内首批应用导管压力监测技术,进一步提高房颤消融有效性和安全性;2017年在国内最早应用消融指数实现房颤精准消融,并提出了量化消融的“上海标准”。

一项项新技术,经历初探摸索、经验积累和对外传播,引领着房颤导管消融领域的不断前行。现今,从传统功率消融到超高功率消融,从冷冻消融到脉冲电场房颤消融,以及最新的机器人房颤消融等,各种新技术都不断在市一医院心内科开展着。市一心内科团队与相关产业和科研团队合作,对未来房颤导管消融技术进行不懈的探索。

聚焦房颤临床研究

学术的引领,离不开临床研究的开展。刘少稳心律失常团队重点聚焦房颤的发病机制和临床研究,至今获批多项重点课题,发表多项原创性研究成果,其中房颤相关临床研究论文约200篇,为推动房颤导管消融的开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如团队2011年在国际上率先建立了二尖瓣峡部的三维立体序贯标测和消融策略,显著改善了二尖瓣峡部线性消融的成功率;2015年创立了基于不同患者心脏解剖特征和电生理特点的个体化房颤CASE消融术式,使房颤导管消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不断提高;针对持续性房颤导管消融远期成功率偏低的难题,提出了改良Box消融术式,并开展系统性临床研究,验证其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成果推广应用至上百家医院。

作为房颤诊治领域的核心专家,刘少稳起草了我国第一个房颤管理专家共识,参与了房颤导管消融领域的每个共识、规范等的编写。作为召集人建立了上海市房颤专病数据库,建立了我国首个房颤标准数据集并获得出版。2023年,刘少稳作为共同通讯作者,牵头制定了我国第一部房颤诊治指南,为推动我国房颤规范化诊治做出了重要贡献。

培养行业人才梯队

面对中国如此众多的房颤患者,个人的力量微不足道。为了拯救更多的房颤患者,除了专业领域的研究,团队尤其注重中青年医生的培养。有多位青年医生目前房颤导管消融技术水平已全国领先,他们孜孜不倦,勤奋刻苦,成绩斐然。

一直以来,团队都注重培养更多的治疗心律失常的专业人才。市一医院心内科是我国第一批国家卫健委心律失常介入培训基地,也是亚太房颤导管消融培训基地。每年均有数十名来自全国各地的中青年医生,慕名来到市一医院全职学习导管消融技术。经过高质量的培养,大部分的医生回到当地均能独立开展房颤消融手术,技术水平也在当地处于领先水平。而这种精品培养模式,受到国际同行的关注。2020年,美国EPLabDigest杂志对心律失常团队做了专题报告,并重点介绍了市一医院的心律失常学员培养模式。

来源:劳动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