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时深度】好莱坞“特使”能拯救“美国故事”吗?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1-24 06:48 2

摘要:编者的话:1月16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上任前宣布,知名影星乔恩·沃伊特、梅尔·吉布森和西尔维斯特·史泰龙将被任命为好莱坞“特使”,目的是“让好莱坞在过去4年里失去的海外业务重新回归,比以往都更大、更好、更强”。由于接连遭受大罢工、预算削减、票房低迷、业务流失和

【环球时报记者 李萌 环球时报驻美国特约记者 戴润芝】编者的话:1月16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上任前宣布,知名影星乔恩·沃伊特、梅尔·吉布森和西尔维斯特·史泰龙将被任命为好莱坞“特使”,目的是“让好莱坞在过去4年里失去的海外业务重新回归,比以往都更大、更好、更强”。由于接连遭受大罢工、预算削减、票房低迷、业务流失和山火侵袭,好莱坞正陷入低迷,对于特朗普此番象征性的任命反应不一:有人表示嘲讽,也有人认为总统对美国电影产业的关注令人“耳目一新”。有观点认为,美国电影曾经风行世界,是创意和美国价值观的成功融合,但如今其在全球的文化影响力正迅速衰退。关于未来的“美国故事”该如何书写,美国各界也传出复杂声音。

带领好莱坞重返黄金时代?

特朗普在“真实社交”网站上宣布沃伊特、吉布森和史泰龙的“任命”后写道:“这三位才华横溢的人物将成为我的眼睛和耳朵,我会按照他们的建议去做。就像美利坚合众国本身一样,这将带领好莱坞重返黄金时代!”

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称,这三位明星都与特朗普及其竞选活动有联系。69岁的吉布森在得知“任命”消息后表示,虽然感到惊讶,但愿意“履行公民职责”,“为国家作出贡献”。吉布森出演过《勇敢的心》和《疯狂的麦克斯》,他曾在去年大选前夕发布视频公开支持特朗普。78岁的史泰龙因在系列电影《洛奇》中扮演同名角色而闻名于世,他在特朗普胜选后出席了其在佛罗里达州海湖庄园举办的宴会,并将特朗普比作“第二个乔治·华盛顿”。而现已86岁高龄的沃伊特曾出演《午夜牛郎》《碟中谍》等电影,他是特朗普的长期支持者,称后者是“自亚伯拉罕·林肯以来最伟大的总统”。

“特朗普与好莱坞的关系一直剑拔弩张。”BBC报道称,好莱坞分析师卢卡斯·肖透露,好莱坞自2004年起曾通过真人秀节目《学徒》帮助特朗普塑造“精明商人”的形象,但特朗普当选总统后,与该行业大部分人的政治立场产生冲突。好莱坞倾向于支持民主党而非共和党,这使得该行业成为特朗普批评的对象,他把该行业从业者描绘成“不关心民众利益的富人”。在其第一任期内,特朗普曾批评电影行业为“种族主义者”,并指责好莱坞制作“煽动暴力和分裂的内容”,“极大伤害了国家”。此外,他在移民、气候变化等议题上的政策也遭到了梅丽尔·斯特里普和罗伯特·德尼罗等知名好莱坞影星的尖锐批评。

多家美国媒体在报道中提到,过去几年,受新冠疫情、大罢工和流媒体服务竞争的影响,好莱坞陷入长期低迷,而这三位“特使”不太可能对其走出困境有帮助。卢卡斯·肖认为,“特朗普将三位巨星视为盟友,可以利用他们来谈论好莱坞的变革”,但他们不太可能参与解决具体问题,如提高流媒体盈利能力或增加中国对好莱坞电影的进口等。美国《滚石》杂志报道称,任何优秀的人都可能带领好莱坞重返黄金时代,但绝不是沃伊特、吉布森、史泰龙或特朗普。

“逃亡制作”越来越令人担忧

据《综艺》杂志报道,特朗普上述“任命”宣布于他正式就任总统的4天前,当时正值洛杉矶南部山火肆虐,数千栋房屋和建筑被摧毁,众多企业正在艰难恢复,预计损失高达2500亿美元。吉布森本人就在山火中失去了家园,他在回应特朗普的“任命”后还半开玩笑地表示:“这个职位有可能附带特使官邸吗?”

英国《金融时报》称,洛杉矶大火的肆虐让好莱坞影视产业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大火虽然没有直接摧毁好莱坞各大工作室,如索尼影业、迪士尼和华纳兄弟的设施,但拍摄工作却不得不按下暂停键。此外,大火也影响了奥斯卡颁奖典礼的筹备进度。

业内人士认为,火灾导致的业务中断只是暂时的,而真正严峻的长期问题在于好莱坞作为影视制作中心的吸引力在逐渐减弱。负责发放洛杉矶电影制作许可证的组织“FilmLA”的发言人菲利普·索科洛斯基表示,过去5年中,在该组织跟踪的每个影视类别中,洛杉矶的制作数量都下降了两位数,“在某些情况下,下降幅度甚至达到50%”。

2023年7月,由于未能与美国电影和电视制片人联盟就新合同达成协议,代表16万演艺人员的美国演员工会及广播电视艺人联合工会宣布发起罢工,此次罢工是好莱坞63年来首次全行业罢工。尽管罢工结束后,许多人期待该行业能够复苏,但现实却是,2024年的影视制作数量及票房表现甚至不如罢工期间的水平。数据显示,2024年,美国国内电影票房收入为87亿美元,比2023年下降了3.3%,比2019年(疫情前的最后一个完整年份,票房达到113亿美元)下降了23.5%。

美国《纽约时报》去年2月发表的一篇文章称,好莱坞电视剧制作数量同样在下降,标志着“电视剧高峰的结束”。2022年中期,华尔街对娱乐公司不惜成本制作新剧集的策略失去兴趣,导致主要影视工作室的订单量急剧减少。谷歌和脸书公司(2021年改名为Meta)5年前曾积极投资电视剧制作,如今已基本停止。2023年的罢工又导致剧本剧集制作停摆数月,新剧集上映速度大幅放缓。曾经推出不少原创剧集的电视台,如美国电视台(USA)、喜剧中心频道(Comedy Central)、音乐电视网(MTV)等收视率都大幅下降。

“人们担心洛杉矶这座拥有百年历史的编剧、演员、制片人和经纪人生态系统可能会开始崩溃。”《金融时报》报道称,许多好莱坞从业者因缺乏工作机会而被迫转行或离开洛杉矶,一些人甚至不得不卖掉房子,还有一些人成为网约车司机以维持生计,“活过2025”成为这些人的新口头禅。一位独立电影制片人对《综艺》杂志表示,他并不关心特朗普的政治观点,但他承认“听到总统关注如何让电影业重回正轨并重返洛杉矶,令人耳目一新”。这位制片人去年拍摄了一部关于洛杉矶历史的电影,他说:“我们不得不在保加利亚拍摄整部电影,因为成本只有一半。”

这位制片人说的情况是好莱坞影视制作的普遍现象。长期以来,好莱坞影视工作室一直将其全部或部分制作流程外包给美国其他州或者其他国家的影视工作室。美国《福布斯》杂志网站刊文称:“好莱坞并非一直是美国电影的中心。”电影制作曾经聚集在加州,是因为其地理多样性——这里有海洋、沙漠、山脉和森林,以及全年适宜户外拍摄的光照条件。然而,随着全球化发展,电影制作的地点选择也变得更加多元化。

影视行业将制作外包称为“逃亡制作”,这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创意逃亡”,即影片是在美国构思、在其他地方制作的;另一种是“经济逃亡”,即出于劳动力成本和当地政府提供的补贴考虑,选择在美国其他州或者境外进行拍摄。

美国《好莱坞报道》杂志刊文称:“尽管加州仍被公认为世界最重要的电影制作中心,但它作为首选目的地的吸引力正在逐渐减弱。”在美国内部,包括纽约州、佐治亚州在内的州都在出台税收减免激励政策,以吸引好莱坞的投资。相比之下,加州是唯一一个禁止任何高于标准成本的税收减免的州。近年来,约有71%的项目因为无法获得加州的税收减免而转移到州外拍摄。

而在境外拍摄地中,加拿大是最典型的例子,它因20%的税收减免政策、四季分明的气候条件和基础设施完善等优势,得名“北方好莱坞”,成为《水形物语》等美国电影的拍摄地。澳大利亚也因成本低成为华纳兄弟《黑客帝国》的拍摄地点。英国同样实行20%的电影税收减免制度,英国电影委员会主席阿德里安·伍顿曾表示:“2022年,我们获得了近60亿英镑的外来投资,其中绝大部分来自美国,这是有史以来最大的投资。”而英国《泰晤士报》报道称,迪士尼在英国拍摄《星球大战》系列电影也享受到了3.56亿英镑的税收减免。

不过,这种“逃亡制作”越来越让美国影视业以及加州政府感到担忧。《综艺》杂志去年10月报道称,美国联邦参议员亚当·希夫上任前曾向美国经济分析局和劳工统计局致信,寻求有关海外激励措施对国内相关产业影响的数据。希夫在信中表示:“为了让美国保持其在影视制作行业的领先地位并刺激美国就业,我们必须推出有竞争力的激励措施。”加州州长加文·纽森的网站也刊文称:“2020年至2024年期间,税收减免资金有限以及来自其他州和国家的竞争加剧,直接影响了加州的就业和地方经济。”去年10月,纽森宣布了一项提案,将加州影视税收减免计划扩大到每年7.5亿美元,比目前的每年3.3亿美元大幅增加,旨在“将影视制作工作留在加州”。

硅谷对娱乐业的掌控已超过好莱坞?

“好莱坞明星出席金球奖颁奖典礼时不谈政治。”《纽约时报》报道称,本月初的金球奖本应是明星们为进步事业发声的地方,但这一次,几乎没有人发表评论,“好莱坞在文化战争中举起了白旗”。不仅如此,好莱坞开始出现了轻微的右倾倾向,抹去了部分节目中一些最激进的元素,转而制作更多能打动特朗普支持者的电影。

以色列记者丹尼尔·格林菲尔德撰文称:“美国电影曾征服世界,它们是创意才能与美国价值观的成功融合……但如今,它的文化影响力正迅速变得微不足道。”在他看来,硅谷正取代好莱坞,将电影变成“觉醒主义的宣传机器”。美国亿万富翁、派拉蒙影业前总裁巴里·迪勒认为,硅谷对娱乐业的掌控已超过好莱坞。

有观点认为,虽然好莱坞一直以自由主义著称,但许多影视工作室老板和制片人相对保守,他们制作的电影迎合全国观众,避免公开冒犯或激化矛盾。然而,随着流媒体和“觉醒文化”兴起,电影行业变得越发激进。好莱坞试图用身份政治翻拍经典IP,使老套的作品改头换面,却只暴露出其灵感的枯竭。

至于好莱坞是否仍可以在文化上代表美国文化和美国人群体也存在争议。例如在去年竞选日前几天,美国出现了一部关于特朗普早年经历的电影《飞黄腾达》。特朗普团队认为这部电影充满由好莱坞精英虚构的故事,反映了常年倾向自由派的好莱坞对于特朗普的厌恶。《华尔街日报》则报道称,由于该影片题材颇具争议,其在制作和发行方面都面临了重重困难,很多电影公司不愿支持这部电影,这凸显了好莱坞对于政治敏感内容的谨慎。保守派认为好莱坞过于倾向自由派,自由派又认为好莱坞不够自由,政治光谱两侧的人都不认为好莱坞代表了他们心中的美国精神,这被看作好莱坞当下面临的困境。

1月22日,美国彭博社报道称,中国欢迎好莱坞电影回归,并逐渐向好莱坞敞开利润丰厚的市场大门。不过,新加坡《联合早报》旗下英文电子杂志“思想中国”在刊文分析当下中国观众对好莱坞作品的需求时称,真实、典型的美国故事比强行加入中国元素的虚假故事更能吸引中国观众。抛开政治和外交因素,电影业有其自身的商业逻辑,好莱坞和中国市场彼此需要,这种关系仍会继续保持下去。

来源:环球网国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