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万与短剧的下一个爆款

B站影视 2025-01-23 19:31 2

摘要:此外,《我在长征路上开超市》播放量1.7亿次,获全网点赞,被业内认为实现了微短剧对主旋律题材的突破。

疾驰的微短剧赛道,“咪蒙”公司旗下的短剧厂牌“听花岛”出过很多现象级作品:

《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全网播放量11.3亿;

《引她入室》全网播放8.2亿次,刷新了竖屏微短剧的审美标准;

《闪婚老伴是豪门》全网播放量超10.3亿次,开创了“银发”题材微短剧的先河……

此外,《我在长征路上开超市》播放量1.7亿次,获全网点赞,被业内认为实现了微短剧对主旋律题材的突破。

出一部爆款可能是运气,但出一部爆一部,必然是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听花岛”又有一部微短剧刚刚杀青,预计在2月播出。

《家里家外》片场

投入300万元的《家里家外》在题材上对标《小巷人家》和《请回答1988》,主打温情路线;在演员阵容方面,全部选用四川演员,用四川方言进行演绎。总之,它和其他微短剧不一样。

咪蒙又要开启新的微短剧类型了吗?红星新文化记者在该剧拍摄期间走进剧组。

一月初,去往剧组探班那天,天气预报说将会是个晴天。制片人很重视这一点,一路上都在祈祷阳光在下午按时降临。

《家里家外》剧组是少有重视自然打光的微短剧团队了。与如今许多偶像剧依赖重度磨皮不同,《家里家外》的色系是以自然写实为主。制片人说,希望拍摄时能有漂亮的丁达尔效应。

该剧的拍摄地点选在成都双流区某老厂的家属区,这里有废弃的教学楼,老旧的医院,斑驳的红砖楼里晾晒着居民衣物,青苔爬满石阶,再一路向上蔓延至潮湿的墙壁。

一砖一木,都自带年代气息。

拍摄地点

《家里家外》讲述的是一个20世纪80年代重组家庭的温馨故事。对这个“家”的布置,导演杨科南从同为年代剧的《小巷人家》中获取了不少灵感。

他特意去看过《小巷人家》的美术特辑,对布景的理解是“不能只为好看,一定要符合生活逻辑”。

如果有碗筷架,一定要放在水池旁边;如果玄关处放了镜子,主角在出门时就会有照一眼镜子的习惯动作——所有东西都一定是要“趁手”。

杨科南带着小演员熟悉剧本

走进屋内,是典型的20世纪80年代小户型。电视柜上是带有天线的黑白电视机,墙上贴着镜子,垂下一截绳索吊着一把红色塑料梳。

再往卧室里看,床上铺着的是那时流行的粉色牡丹花床单。

剧中“女儿”从卧室走出来,身上的毛衣格外显眼:一件绿毛衣,到腰处毛线就变成了对比强烈的藕粉色。

这件绿毛衣,本是女孩亲生母亲所织。孩子越长越高,毛衣就显得越来越小。女主作为继母,为她加长了毛衣,也是为了告诉她:我会把妈妈的爱延续下去。

“为了匹配不同时期的剧情,光这件毛衣,就手工织了三件。”杨科南说,在剧里,这件被“接续”的毛衣体现了女主对继女的关爱,是烘托情绪的关键。

这些对场景细节的把控,在小屏幕为主的微短剧里,显得极为考究。

现场

而另一“情怀”关键,则是当地方言。

《家里家外》从主演到群演,全都是地道的四川人。“国内其实也有很多方言的怀旧剧,但更多是东北或江浙一带,川渝地区较少。”在杨科南看来,类似“牙尖”“安逸”“好歪哦”等四川方言换成普通话配音,反而缺少了韵味。

但微短剧毕竟面对的是大众市场,为了把握方言使用的程度,一部剧本会和多位剧组编剧、演员讨论,“(剧组)有本地人,也有外地人。我们会一起比对这些表达够不够本土和年代,以及会不会太偏。实在太偏的方言,我们也不会用。”

让杨科南惊喜的是那些来充当群演的本地嬢嬢。

“太local(本土)了,我一般不给台词,让她们自由发挥。”有一场戏是邻居们误会女主对继女不好,坐在院子里说闲话。一位阿姨“啧”了一声后说:“不是亲骨不粑肉!”

杨科南后来才明白,这是一句形容“不是亲生的骨肉就不够亲”的俗语,用在此处可谓是无比贴切,“特别是四川人常用的语气词‘嘢~~’,我会鼓励她们多说,让川渝的本土感和日常感更强一些。”

拍摄现场

有机构曾对6000部微短剧进行过词频统计,结果发现有386名“总裁”、240位“夫人”和98尊“战神”。这背后藏匿着人们对金钱、两性关系等的欲望。

而咪蒙,似乎天生就对“人性”有着精准的把握。从“公众号时期”开始,她就是把握情绪的好手。

作为山东大学中文系毕业,南方都市报这种传统报业出身的咪蒙,用独特的观点和简单粗暴的标题,实践了许多内容创作者至今都不明白的一个道理:

“把文章写得让人看不懂并不难,但让人在深入浅出之间读得懂,并产生一些情绪和思考,反而更难。”

虽然曾陷入诸多争议,但咪蒙创造出的实打实的流量奇迹,起码在“市场回馈”这个层面上的成功是毋庸置疑的。

咪蒙将这样的思维模式带到了短剧市场。

快手娱乐剧情业务中心负责人于轲曾对爆款微短剧做出总结,认为爆款微短剧等于“情绪价值+人物塑造+当下话题”。

但早在2012年,咪蒙就总结过相似的逻辑:“不管是电影还是电视剧,只要准确击中观众某一个情绪点,接下来只要不要太脑残,就可以等着数钱了。”

她说,“自恋”就是最核心的人性,观众不过是想在屏幕里看到自己。

那部《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一定程度上能看到当初公号的影子:面对冲突时,咪蒙在成为读者和观众的嘴替。

《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

在《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里,剧中女主不断输出短小精悍的金句,怼得极品亲戚哑口无言。

《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

而等到微短剧发展到下半年,只靠霸总和扇耳光已不再能留住观众,于是咪蒙团队的目标从单纯靠语言攻击的“爽”,转变为情绪上的共鸣。

这一点尤为体现在《我在长征路上开超市》:女主穿越到长征途中,凭借当代充沛的物资和医疗水平,帮助长征路上的红军战士,让他们亲眼看到如今祖国的强大,弥补革命先烈们临终前“革命尚未成功”的遗憾,也在一瞬间激起观众爱国主义情怀,弥补集体的遗憾。

剧里,红军战士穿越到当代,看到了21世纪的新中国

到了新剧《家里家外》,主打的则是“怀旧情结”和“温馨爽”。

观众的怀旧情结,早已在众多爆款年代剧中得到印证。《父母爱情》《人世间》《小巷人家》等,在短暂的观影时间里,为观众们建立了一个“回到过去”的乌托邦,勾连起大家共同的集体记忆。

怀旧,怀念的是自己儿时无忧无虑的日子,慈爱且依然强健的父母,街坊四邻的浓浓人情味,这都是逐渐或已经流失的东西。

“作为微短剧,‘爽’我们肯定是不会丢的。”杨科南解释。《家里家外》的爽点,主要是家人的无条件支持。比如剧中,男主的妹妹回到厂里后却没有房子住,还被人欺负,最终是她的“后嫂子”替她出头,解决了房子问题。

咪蒙的微短剧爆款方法论

《家里家外》的制作,更像是一场“蓄谋已久”的规划。

听花岛制作短剧已经实现了高度的流程化与标准化。

比如创作《家里家外》剧本,三位编剧一起写好剧本定稿之后,公司内部编剧、制片、剪辑、导演等都会从头到尾围读,利用各自职业的专业眼光,对细节提出建议和调整。

与众多“以我为中心”的创作者逻辑不同,咪蒙团队采用的是更具互联网产品思维的模式。

比如用四川方言拍剧,并不完全出于咪蒙作为四川人的家乡情结,而是有数据支撑:抖音搜索话题“四川方言”,有315.5亿播放量;常常出现在影视作品上的“东北话”则只有239亿播放量(#东北方言仅9.5亿次播放量)。

这意味着四川方言已经在短视频领域有着较高的传播度,采用四川话试水,一定程度上更容易得到观众和市场接受。

他们也极其重视互联网产品领域内的“竞品分析”,曾制作了一份长达10万字的“公司宝典”:针对爆款韩剧《请回答1988》的详尽实操报告。

《请回答1988》

他们逐帧分析,按秒拉片,总结出包括新人物如何出场、旁白如何引发共鸣、情侣与三角关系如何设计等一系列创作规律。

当创作《家里家外》这样的年代剧时,咪蒙团队总结的规律便被全面运用于剧本创作,形成了一种系统化的内容生产方式。

他们总结了一个微短剧的爆款公式:新格式叙事+高密度情节+高频迭代。

“新格式叙事”解决的是微短剧同质化的问题。听花岛制作负责人赵优秀解释,短剧应该是一种全新的内容格式和内容语言,因此,格式创新需要从剧本设定、演员表演以及视听语言进行全新的调整,绝非单纯的“网文视频化”。

比如面对市场热衷“霸总”的题材,咪蒙团队融合年代剧元素,推出“80年代+霸总+微短剧”;

当“霸总”短剧逐渐成熟,他们又瞄准“银发”题材,创作“银发+微短剧”;

当“银发”市场逐渐被关注时,他们又结合红色历史题材,打造“主旋律+微短剧”。

而所谓的“高密度情节”,则解决了不少精品化短剧在市场遇冷的问题。据介绍,《家里家外》一集2分钟左右,从剧本制作时开始就必须满足一定的信息密度。

拿《我在长征路上开超市》举例,这类红色历史剧其实很容易陷入空洞说教。但该剧每集约10分钟,却能融合穿越、寻亲、接生、战争等诸多元素,情绪密度、信息密度和情节密度极高。

《我在长征路上开超市》

最后的“高频迭代”,则是一种面向未来的眼光。

当前,一部微短剧最少都要投入数十万,与当前热点保持一致可能是小制作公司最安全的创作方法,高风险意味着高收益的同时,也要有承担风险的勇气。

在这一点上,咪蒙给了团队成员极高的自由度。咪蒙曾安慰他们不要太担心市场反馈不好,“她要求我们好好拍,先达到公司要求的质感的调性。”

咪蒙的目标永远放在未来。就像这部在竖屏微短剧市场已算高成本的《家里家外》(投入300万元),在咪蒙的眼里不过是“摸索免费模式下用户的观看习惯和喜好”的试水之作。

“如果这部剧效果不错,那下一部可能就投入500万成本,再下一部就可能投入1000万成本……我们今年有一个目标,就是去探索1000万成本的微短剧可以拍成什么样子。”制片人说。

撰文丨 毛渝川

来源:谈资有营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