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资讯速递(第155期)|《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印发;2025地方两会密集召开,代表委员热议人才话题;湖北光谷计划两年引进100位全球拔尖人才

B站影视 2025-01-23 17:39 2

摘要:本周重点聚焦2025年地方两会期间的人才热点,展现了各地对人才工作的重视。各地代表委员围绕高校人才培养、数字化技能人才、科研人才发展、涉外法治人才、医疗领域人才发展等方面内容建言献策。宏观层面,《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印发,面向到203

AI导读:

本周重点聚焦2025年地方两会期间的人才热点,展现了各地对人才工作的重视。各地代表委员围绕高校人才培养、数字化技能人才、科研人才发展、涉外法治人才、医疗领域人才发展等方面内容建言献策。宏观层面,《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印发,面向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目标,对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作出全面系统部署。人社部等八部门发布指导意见,旨在激活企业技能人才培养作用,提高技能人才待遇。地方层面,江苏出台“十九条”措施加快打造高技能人才示范高地,北京发布首部《旅游人才蓝皮书》,上海浦东金桥启动2025首班“人才专线”,杭州成立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湖北光谷计划两年引进100位全球拔尖人才。此外,上海虹口区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布人才招募信息,拿出真金白银和明确的政策支持吸引全球顶尖人才和青年才俊。

宏观动态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面向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目标,对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作出全面系统部署。《纲要》提出,完善教育对外开放战略策略,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重要教育中心;培育壮大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激发教育发展活力。《纲要》明确,提升全球人才培养和集聚能力,扩大国际学术交流和教育科研合作,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促进青年科技人才成长发展;完善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适配机制。《纲要》要求,加强对出国留学人员的教育引导和服务管理,高质量推进国际产学研合作,深化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组织和多边机制合作;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营造鼓励探索、宽容失败的良好环境,培养造就一批高水平师资和学术大师;坚持总体适配、动态平衡、良性互动,完善人才需求预测预警机制,探索建立国家人才供需对接大数据平台,加强分行业分领域人才需求分析和有效对接,定期编制发布人才需求报告和人才需求目录。

8部门发文进一步推动技能强企

1月15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8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技能强企工作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激活各类企业技能人才培养主体作用,促进职工增技、技能增收、企业增效。《意见》明确,在支持企业培养评价方面,大力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和“岗位需求+技能培训+就业服务”的项目化显性化培训模式,支持企业数字人才培育;支持企业自主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评价,颁发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此外,为激发企业技能人才主动提升技能的意愿,《意见》对完善企业技能人才工资分配制度、加强表彰激励等也提出了明确意见。要求指导企业将职业技能等级作为工资分配的重要参考,推动工资分配向关键岗位、生产一线和急需紧缺的技能人才倾斜。政府特殊津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等评选和荣誉向企业一线高技能人才倾斜。

2025地方两会人才热点

上海市长龚正:上海必须聚天下英才而用

1月27日,上海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闭幕,上海市人民政府记者招待会在上海世博中心举行,上海市市长龚正出席,并回答记者提问。龚正强调,上海要加快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必须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所以,上海要围绕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将着重在“三个高”上下功夫。首先,打造高等级的创新平台,聚焦“五个中心”建设的重大人才需求,着力建设世界一流的基础科研平台、产业创新平台、科技服务平台和海聚英才的赛会等平台,形成引才聚才强磁场。其次,构建高能级的体制机制,坚持放权松绑,持续深化人才的发现、推荐、评价等体制机制改革,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加快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第三,营造高品质的人才生态,精准对接人才在落户、安居、出入境等方面的需求,优化完善全球人才优享服务、人才全周期服务一件事和改革举措,努力营造世界一流的人才发展环境。

上海市政协委员胡翊群:开辟多元输送路径,推动各层次人才进入国际组织任职

1月16日,上海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举行大会发言。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原副院长胡翊群表示,上海在国家人才战略布局中肩负着重大使命,应强化战略敏捷,掌握战略主动,在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他建议,构建国际组织人才信息数据库。全面梳理各类国际组织信息,建立与服务上海“五个中心”建设相关的国际组织清单,建设国际组织后备人才及岗位需求信息库,运用大数据技术精准匹配人才与岗位,提高人才输送效率。其次,多渠道推动机构引入和人才输送。引入或对接更多非政府间国际组织以及专业性、区域性国际组织,力促其落户上海。多部门联动,整合上海国际化人才优势,开辟多元人才输送路径,推动各层次人才进入国际组织任职。此外,切实发挥上海高校培养涉外复合型人才的优势。推动人才培养模式从语言类向专业类和综合类转型,构建语言、专业复合的“双复型”体系,构建并充分发挥在校生与毕业后在职生双渠道培养体系作用,加强高校与涉外机构合作,建立政府—高校—社会联动互补的培养模式,合作推举人才。

上海市政协委员黄彬:打造数字化技能人才的“上海方案”

在今年的上海两会上,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校党委书记、校长黄彬提出了“关于打造数字化技能人才‘上海方案’的建议”。黄彬呼吁,上海要通过加强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不仅能够满足本地产业升级对于专业技能人才的需求,还将为全国乃至全球输送更多优秀的数字化人才,助力上海在全球城市排名中不断攀升。首先,是要构建产教融合的数字化人才培养体系。此外,要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的数字技能培训平台。黄彬说,要进一步推动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融合发展,为学生提供更为多元化的学习和发展路径,避免职业教育仅仅停留在低端技能培养层面,拓宽职业教育的深度和广度。同时,政府可通过出台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优秀的数字化人才进入上海,从而提升上海的技术创新能力。

致公党上海市委会:激发留创园活力,打造青年海归人才“学习型发展”平台

2025年上海市两会上,致公党上海市委会提交了一份关于激发留创园活力,打造青年海归人才“学习型发展”平台的提案,建言上海要与时俱进地制定与青年海归人才相适应的政策。该提案认为,上海现有的留创园基本以区域为主轴,强调本区域发展规划等大的泛化条件,而对留学人才的结构变化缺少政策关照,对留学归国人才的引育留用手段和创新创业需求分析缺少类别化、层次化的详细区分,提供的服务难以有效应对青年海归人才的具体需求。致公党上海市委会在提案中建议,针对青年海归人才的群体特点,打造“学习型创业园区”。同时,可鼓励打造特色化、差异化的留创园。该提案还建议,以多元化手段,进一步激发留创园活力,从“配合式服务平台”向“引导式集聚平台”转型。同时,配合上海人力资源服务的“伯乐计划”,与国际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合作,以市场化引导形式多样的园内交流合作平台建设。以上海张江国家留学人员创业园为例,其构建的“众创空间+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完整创业孵化链条平台,值得借鉴。

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关心青年人才成长

1月14日,北京市市长殷勇在北京两会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部署2025年重点任务时提到,筑牢首都人才优势,实施青年科技领军人才培养支持专项,升级国际博士后引进计划,推动各类政策和项目向青年倾斜。诸多措施为青年扎根北京干实事、谋发展提供满满信心。报告还提到,北京推动建设卓越工程师培养联合体,加快打造产教融合基地,鼓励高校与龙头企业联合培养急需紧缺人才;健全人才落户机制,全方位做好住房、子女教育、医疗等服务保障,让海内外英才在京安心顺心。

北京:石景山将设10亿元科技专项资金 营造科创生态

1月11日,北京市石景山区举行“两会”新闻发布会上,今年,北京市石景山区将营造科技创新生态,设立10亿元科技专项资金,支持企业开展科技攻关。围绕未来产业等细分赛道新设不少于4支子基金,区级引导基金规模力争达到15亿元。石景山区将聚焦产业融合,着力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力争信息技术和现代金融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60%。开展数据基础制度先行先试,数字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56%。做优做精特色产业,办好中国科幻大会,加快科幻游戏产业发展,建设一批“炫”“酷”场景。同时,前瞻布局未来产业。编制未来产业发展规划,制定专项支持政策。用好未来产业育成中心等平台载体,加强专业孵化器建设,引育一批优质项目。

湖北:未来5年引进培育50名战略科学家、1万名优秀青年科技人才

湖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1月16日在武昌洪山礼堂开幕。湖北省代省长李殿勋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指出,湖北要更大力度汇聚高层次创新人才,实施战略科技人才引领、卓越工程师集聚、荆楚工匠培育、青年拔尖人才成长“四大专项”,未来5年引进培育50名战略科学家、500个高水平创新团队、10000名优秀青年科技人才,以人才的风云际会助推湖北发展的风生水起。

湖南省政协委员吴太兵:创新人才机制 助力湖南文化科技融合发展

2025年湖南省两会召开期间,湖南省政协委员、民建湖南省委会常委、万兴科技董事长吴太兵聚焦推进湖南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带来关于人才发展的相关提案。吴太兵指出,近些年,湖南省委、省政府加强统筹规划引导,将推进文化和科技融合作为因地制宜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举措来抓,在这方面成绩显著。与此同时,湖南也面临着高精尖人才、优秀产品人才和研发人才紧缺等问题。吴太兵认为,推进文化和科技融合,人才是最关键的要素,需要进一步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坚持向用人主体授权、为人才松绑,加快形成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服务、支持、激励的有效机制。对此,他提出三条建议:一要高位推动新文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二要构建全新的文化科技人才评价激励机制;三要大力引进海内外文化科技领域人才。

湖南省政协委员孙昌军:强化国际人才支撑 助力湘企高质量出海

2025年湖南省两会期间,湖南省政协委员,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裁孙昌军建议,强化湘企出海人才支撑,助力湖南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通过走访调研多家出海企业,孙昌军发现企业在中国招聘国际化人才、将中国员工派往国外、在国外招聘本地人才、将外国员工请回国内还面临着困难,亟待解决和克服,需要从国际人才招聘、国际人才流动、海外用工风险上来解决实际问题。针对调研的情况,孙昌军建议强化国际人才政策支撑,根据工作场景、工作领域的特殊性,为国际人才参评省市人才认定设置更加合理的评定条件,让国际人才也能通过湖南省《鼓励高层次人才服务企业十条支持措施》、长沙“45条”人才新政等政策措施享受相关激励政策和保障,增强湘企招聘国际人才的吸引力。

广东省人大代表余刚:凝聚大湾区科研人才力量,推动建设粤港澳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1月16日下午,广东省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环境与生态前沿交叉研究院院长余刚在广东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代表通道”上接受记者采访,就如何发挥广大科研人才作用,与港澳高校、科研机构深化合作形成合力提出建议。余刚表示,越来越多的海内外优秀科研人才在大湾区汇聚,依托大湾区“人才库”优势,环境保护研究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余刚认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大学、研究院所和企业的科研人员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在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中的作用十分重要。他希望,越来越多大湾区科研人员勇于攻克科学和技术难题,紧密结合大湾区社会经济发展重大需求,把握国际科技前沿,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区域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广东省人大代表韩俊:提升涉外法治建设的水平

广东是外经贸大省,要实现高水平对外开放离不开高素质涉外法律服务人才队伍支撑。广东省人大代表,全国律师协会涉外委副主任、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韩俊认为,当前广东存在涉外人才紧缺、供需矛盾突出等问题。为此,韩俊从加强涉外法律人才培养、完善国际商事仲裁中心建设、加强国有企业涉外合规工作等方面,为广东涉外法治建设“支招”。在拓宽涉外法律服务人才引进渠道方面,她提出,应利用现有人才政策,大力引进境外法律服务高端人才来广东就业;制定并完善吸引境外法律人才的专项政策,包括简化出入境及工作许可程序、设立专属人才引进窗口;拓宽国际合作渠道,支持法律服务机构与国际知名律所、行业组织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黑龙江省人大代表哈书菊:以人才引领创新驱动发展 留住本土优秀人才

黑龙江省人大代表、黑龙江大学法学院院长哈书菊是一名法学教育工作者和法律实务工作者,结合工作实际,今年主要提出了两项建议,一是围绕留住人才与引进人才,尤其是优化黑龙江省选调生高校入围名单提出了建议。二是结合黑龙江省地域优势和教育特色,提出了要加快东北亚法律查明中心大数据平台建设的建议。哈书菊表示,黑龙江省内多所高校及研究院所能够发挥地域优势,践行“一带一路”“向北开放”国家发展战略,以特色教育为国家培养和储备了诸多高端人才。黑龙江省双非部分高校中,部分专业在全国排名位居前列,培养质量更胜一筹,成为中坚力量。

贵州省人大代表王万敏:“五大行动”构建黔东南州人才“强磁场”

1月19日,在贵州省召开两会期间,贵州省人大代表,黔东南州人社局局长王万敏说:“人才是第一资源。黔东南州坚持人才强州战略,大力实施‘五大行动’,构建人才‘强磁场’,为全州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注入强大动力。”王万敏表示,“五大行动”将在人才的“引”“育”“用”“留”四方面发力。坚持产才融合引人才,集聚人才增量;坚持校地合作育人才,提升人才质量;坚持建强平台用人才,激发人才活力;坚持优化生态留人才,构建人才磁场。将以推进实施人才‘五大行动’为契机,围绕人社部门职责,改革创新,精准发力,共同凝聚起推动黔东南州高质量发展的人才磅礴力量。

致公党贵阳市委员会:综合施策促进职教人才服务高质量发展

来自致公党贵阳市委员会的界别提案提到,职业教育是培养技能人才、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其人才服务的高质量发展建设十分重要。近年来,职业教育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职教人才服务高质量发展建设仍存在吸引力不够强、人才结构不够合理、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需求匹配度不够高、人才资金投入力度不够大的问题。致公党贵阳市委员会建议,可通过加强对职业教育的宣传、举办职业教育成果展、举办职业技能大赛等方式,展现职教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提高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不断提高职业教育吸引力。同时,在加强高端技术人才培养方面,建议适时设立专项资金,支持职教高端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并且,建议加强市场调研及校企合作与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投入支持制度体系,通过组织职教学校、相关部门定期开展市场调研,精准了解市场用人需求和产业发展趋势,以及通过设立职业教育发展基金、引导社会资本投入等方式,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

海南:代表委员建言,加大引育力度汇聚各界人才

如何为海南自贸港建设提供强劲的人才资源支撑?近日,参加海南省两会的代表委员纷纷对此建言。针对法律领域,海南省政协常委、海南国际仲裁院院长范凯杰建议,海南可引进香港的相关法律人才,助力世界一流国际商事仲裁中心建设;积极引进国际法律和仲裁人才,组建国际商事仲裁人才库,重点针对在库人员进行经常性的高端培训。航天是系统工程,对各类人才需求广泛。海南省人大代表、文昌航天超算智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叶世阳表示,文昌航天超算中心将充分发挥自贸港政策优势,广纳优秀人才,以人工智能、工程仿真等尖端领域应用服务,为海南航天领域重大科创、产业发展保驾护航。针对医疗领域,海南省政协委员、台盟省委会副主委林艺青建议,加快医疗服务开放,构建世界领先的医疗旅游目的地,协同推进国际化高端人才集聚:进一步优化外籍科研与管理人才工作许可服务举措;定期开展涉外医疗服务培训;医学院校主动适应国际医疗服务的需求,创新“产学研用”协同育人机制。针对高校人才培养,海南省政协委员、海南师范大学副校长韩小雨建议,实施“省属高校硕博士学位点倍增计划”,紧密对接四大主导产业、三大未来产业、“五向图强”以及教育、医疗等民生需求;开展“省一流学科建设计划”,切实加大支持力度;从海南自贸港建设的国家战略角度,向教育部争取大幅增加硕博士计划,全面提升硕博士培养能力。

各地人才新政

江苏:19条措施打造高技能人才示范高地

1月13日,江苏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关于深化“江苏工匠”培育工程,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措施》,围绕建设新时代人才强省、制造强省、教育强省,江苏将进一步健全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制度,加快打造高技能人才与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协同推进示范高地。《若干措施》分为5个方面19条措施,既有爱才惜才的真材实料,也有引才留才的真情实意,更有育才用才的真招实举。针对制约技能人才发展的堵点难点问题,《若干措施》在诸多方面先行先试。《若干措施》还注重服务产业企业,鼓励企业建立高技能领军人才“揭榜领题”以及参与重大生产决策、重大技术革新和技术攻关项目等制度。鼓励各类用人单位推行“技师+工程师”等团队合作模式,融合技术技能资源优势,在科研和技术攻关中发挥高技能人才创新能力。鼓励主管部门、行业组织定期面向社会征集并发布急需紧缺技能需求,引导高技能人才及其团队,有针对性地开展技术研发、技能攻关、技艺革新等活动,持续激发高技能人才创新创造活力,推动技术技能进步。

各地人才信息动态

北京:首部《旅游人才蓝皮书:中国旅游人才研究报告(2024)》发布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南京旅游职业学院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在北二外联合发布《旅游人才蓝皮书:中国旅游人才研究报告(2024)》。首次发布的《蓝皮书》历经8年研究积淀,分为总报告、综合篇、需求篇、供给篇、借鉴篇五部分,以旅游企业人才需求侧和旅游教育人才培养供给侧为研究对象,通过深入剖析中国旅游业和中国旅游教育高质量发展对中国旅游人才需求的新要求、新变化,对旅游教育人才的需求规模和人才质量规格要求进行科学预测和实证研究。

上海:浦东金桥2025首班“人才专线”盛装发车

1月10日,金桥管理局组织开展“璀璨明珠 闪耀金桥”2025金桥开发区人才主题活动。作为金桥开发区新年“开门红”系列活动之一,活动现场发布《金桥开发区2024年人才发展报告》,吹响了以“人才首位”推动“新质进位”的号角。金桥管理局与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第二工业大学、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高校、科研院所,以及开发区大企业开放创新中心、孵化器等重点企业单位,共同启动“高校科研项目+科创孵化器+大企业创新中心”合作,合力构建“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赋能区域高质量发展。

浙江:杭州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成立 出资额1亿元

近日,杭州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成立,执行事务合伙人为杭州市人才创业创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出资额约1亿元,经营范围为创业投资(限投资未上市企业)。合伙人信息显示,该合伙企业由杭州市人才创业创新股权投资有限公司、杭州市人才创业创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共同出资。

湖北:光谷计划两年引进100位全球拔尖人才 最高支持36万元

1月14日,中国光谷人才发展大会暨3551国际创业大赛颁奖典礼举行。活动现场,光谷发布“轻舟行·全球英才猎聘行动”,计划两年精准引进100位全球拔尖人才。每年将拿出2000万元,对正在洽谈、尚未入职的海外博士、博士后和研究员给予直接资金支持,最高可达36万元。为优化人才创新创业环境,光谷人才集团还备好1亿元光子基金扶持初创企业,5亿元浦发银行科技人才贷定向投放,5万平方米未来创业空间专属定制,开展32个工程序列职称辅导,常态化举办人才沙龙,开设创新创业培训营,推荐参评各级人才项目,帮助人才链接一切所需资源。

安徽:合肥经开区计划设立产业人才发展基金

1月16日,合肥经开区2024年度人才发展大会举行。截至2024年末,合肥经开区人才总量超40万人,新增大专以上学历参保人员超7万人。根据统计,合肥经开区“3+6”产业未来三年紧缺岗位总需求人数达1.8万人。据介绍,合肥经开区将计划设立经开区产业人才发展基金、探索“人才贷”“人才险”业务、高层次人才贡献“伯乐”积分体系、建立“皖籍”青年人才库等,逐步推出促进人才发展相关配套政策及具体举措。

广东:广州南沙留学人员创业园启动 助国际人才创新发展

1月16日,“聚智引才筑梦南沙”——南沙留学人员创业园启动仪式在南沙举行。该活动标志着南沙区将掀起新一轮海外人才留学归国创新创业的热潮,为区域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注入新动力。南沙留创园设置涵盖展厅、办公区、共享会议室、公共洽谈区、商务洽谈室、直播间、多功能路演厅等多个区块功能分区,充分展示入驻企业的创新成果,助力企业提升品牌形象,并为创业者提供舒适且高效的办公环境,满足不同阶段留学创业企业的需求。开园仪式上,6个留学人才创新创业项目进驻签约,带来了多元创新思维与前沿技术。此外,南沙留创园与5家战略合作院所等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携手搭建起科技成果转化的高速桥梁,还与5家风投机构及5名创业导师签约,为留创团队注入强大的外部助力,助力项目在创新创业的赛道上发展,为南沙区的创新创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推动区域产业迈向更高层次的创新发展。

赛事招募信息

上海:虹口区国际顶尖人才及海外优秀青年人才引进扶持资金申报工作启动

为主动融入和服务上海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大局,聚焦“上海北外滩、都市新标杆”战略目标,虹口区放眼全球延揽顶尖人才和有潜质的优秀青年人才,结合落实《虹口区国际顶尖人才引进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已启动国际顶尖人才及海外优秀青年人才引进扶持资金申报工作。申报受理时间为2025年1月13日至2月14日,经认定的国际顶尖人才及海外优秀青年人才,给予一次性项目资助。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面向全球招募千名博士人才

1月16日,“新疆千名博士人才引进计划”在深圳启动,首期面向全球招募不少于1000名博士人才。这是新疆再次释放求贤若渴的强烈信号。此次招募将聚焦新疆油气、煤炭、矿产、大农业等核心产业集群,精准对接产业升级对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迫切需求,让各类人才有扎根成长的适宜土壤。同时立足民生保障引才育才,重点为教育、医疗领域引进博士人才。“新疆千名博士人才引进计划”是深入实施人才强区战略的有力举措,将不断优化新疆高层次人才队伍结构,促进知识创新与技术转化,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助推新疆教育、科技、医疗及“十大产业集群”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

信息综合自人民网、上观新闻、每日经济新闻、虹口区人民政府网站、贵阳网、中国新闻网、湖北日报、中国青年网、解放日报、大皖新闻、南方新闻网、中国网、新华社、中国日报网、新疆日报、湖南省人民政府网站、贵州日报、羊城晚报、海南省人民政府网站等。

作者:神州学人人才小组(成员:季昕、杨匀、贾文颖)

来源:神州学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