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营商巴士’开到哪里,哪里就是演播室。”本期“营商巴士环岛行”特别节目,第三站走进海口综合保税区,聚焦企业发展难题,探寻如何通过创新离岛免税监管服务、红利政策指导等,为企业降本增效。
“‘营商巴士’开到哪里,哪里就是演播室。”本期“营商巴士环岛行”特别节目,第三站走进海口综合保税区,聚焦企业发展难题,探寻如何通过创新离岛免税监管服务、红利政策指导等,为企业降本增效。
海口综合保税区,作为海南自贸港政策创新的核心载体,承担着“一线放开、二线管住”、零关税等政策先行先试任务,全力推动加工增值免关税等制度落地。近日,《步步为营》节目组深入海口综合保税区,与园区管理委员会一同倾听企业心声,探寻制度创新带来的发展红利。
中免(海口)国际免税城有限公司是离岛免税产品的主要经营者,每年销售量高达3000多万件。然而,由于供应商对供应链管理水平不一,到货时经常出现短装、溢装或者信息录入错误等问题,导致报关滞留,以往通关时间长达一周到十天,差错率约为5%,严重影响进货。
为解决这一痛点,海口综保区管委会联合海关等部门率先推出 “先入区后报关” 通关模式。企业在卡口提前向海关申报入区货物,并在指定监管场地理货和申报,理清货物情况后再向海关正式报关。同时,综保区专门设立虚拟卡口和监管系统,大大缩短报关周期,提高报关准确性,提升通关效率,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在海南药监部门的支持下,海口综保区在离岛免税化妆品领域率先实施了以电子标签标注中文标签的政策,通过扫码即可获取产品完整信息,既提升消费者体验,又增强监管透明度。此外,“免保衔接” 政策更是为免税经营企业提供了极大便利。
“免保衔接业务是海关为支持海南离岛免税产业发展在全国率先实施的政策。以往保税区不许存放免税品,如今海关出台免税、保税衔接,允许免税品企业在海口综合保税区设监管仓库。企业进口免税品可先保税进入,再依销售需求转为免税形式,通过专门设立虚拟卡口和监管系统,提升货物周转效率,还能灵活转化保税产品属性。”
海口综合保税区管理委员会总经济师 仇方建
海南展宏食品有限公司主要从南美国家进口牛肉原料进行加工,而这些远道而来的牛肉原料,将在海口综保区内经过精加工后进入市场,当全球供应链出现波动,这些牛肉原料价格起伏不定时,企业的成本压力又该如何缓解?
“我们通过定期召开政银企对接会、推出‘信用+’以及免申即享的服务,帮助企业应对挑战。会提前摸排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确定符合奖励规定且信用良好的企业,主动通知其在免申即享平台上申请优惠政策,并帮助企业提前准备资料,直接将补贴发放到企业手中。目前,我们园区共有26家加工增值备案企业,累计减免关税约1亿元人民币,涉及到肉类、钻石珠宝、辣椒提纯等行业。”
节目录制现场,海航技术旗下大新华飞机维修服务有限公司在飞机暂时进境维修领域提出了一些疑问,如境内航班转租境外航班的申报流程。对此,海口综保区管委会表示,将联合海关、商务等部门成立专班,深入研究飞机暂时进境维修政策,形成操作指引,明确从申报到离境的五十三项标准化节点,确保政策顺利落地。
“为方便企业表达诉求,我们设立了4008880413服务热线,由专人接听和处理解答。同时,针对重点企业实行企业服务员制度,管委会领导和企业服务员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分级分类处理企业问题,促进企业发展。”
海口综保区用行动诠释了政策有力度、服务有温度,职能部门靶向施策的每一个创新突破,都在为自贸港制度集成创新书写生动脚注。他们将继续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不断探索创新,为更多企业提供高质量、优质便捷的服务。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今晚播出的《步步为营》。
《步步为营》
海口综保区“创”享红利
将于今日(周五) 19:30播出
敬请收看
《步步为营》是一档政企民对话沟通的节目,以推动海南自贸港营商环境治理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立足企业、群众遇到的重点、难点、焦点问题,搭设百姓、企业与政府面对面解决问题的交流平台,推动共治、共建、共享的营商环境治理。
来源:海南发布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