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网络上流行着“咖啡喝多了会贫血”的说法。有网友称“体检报告显示血红蛋白只有91,上班起我就经常喝咖啡,最近感觉身体累累的,爬四楼就气喘吁吁,每天怎么睡都睡不够,去看了大夫说贫血,不能喝咖啡和茶了。”
“咖啡喝饱,提神醒脑”
“周一美式,一周没事”
......
图源:IC photo
咖啡,已经成为
学生和打工人的“续命神器”
随着选择咖啡的人越来越多
咖啡的说法也层出不穷
咖啡导致贫血是真的吗?
咖啡不一定有提神效果?
咖啡偷钙,骨质疏松?
相关词条也屡次冲上热搜
@“咖星人”,关于咖啡的N个真相
一起来了解👇
拿铁真的拿“铁”?
答案:会,但不用过于担心
网络上流行着“咖啡喝多了会贫血”的说法。有网友称“体检报告显示血红蛋白只有91,上班起我就经常喝咖啡,最近感觉身体累累的,爬四楼就气喘吁吁,每天怎么睡都睡不够,去看了大夫说贫血,不能喝咖啡和茶了。”
其实,咖啡只影响非血红素铁的吸收,即谷物和蔬菜中的铁,对肉类(牛羊肉、鱼类和家禽)中的血红素铁并没有影响。
这里需要解释一下,“非血红素铁”和“血红素铁”的含义:
血红素铁存在于动物性食物当中,比如动物肝脏、动物血、红肉、禽肉等。
非血红素铁主要来源于植物性食物中,比如菠菜、豆类等。
虽然非血红素铁和血红素铁都可以为我们补充铁元素,但是效果相差较大。能够被人体较好吸收利用的是血红素铁,也就是动物性食物来源的铁,非血红素铁的吸收率很低,比较难被人体吸收利用。
图源:IC photo
咖啡中的多酚、咖啡因、植酸等植物成分在给咖啡带来美妙滋味的同时,也会跟铁结合,抢夺铁离子的位置,降低铁吸收率,从而影响非血红素铁的吸收。
一项研究发现,一边吃汉堡一边喝咖啡,一杯咖啡会将汉堡餐中的非血红素铁吸收降低39%。
但好消息是,我们饮食中的铁有很多来源,咖啡因摄入对人体总体的铁吸收并没有很大影响。
事实上
一顿饭中,咖啡对铁的影响只有6%左右
另外,咖啡对铁吸收的影响也跟什么时候喝咖啡有关。
因为咖啡只会在你摄入铁元素的时候阻碍一部分铁吸收,并不会让体内的铁流失。有研究发现,饭前一小时喝咖啡就对铁的吸收没有影响。
经常喝咖啡导致贫血吗?
实际上,英国、韩国、法国均有研究发现,咖啡或茶摄入的咖啡因,并不会导致健康人群缺铁和贫血。
总的来说,平时的饮食中能保证获得足够多的铁,比如多吃瘦肉,将果蔬和咖啡分开吃(果蔬中的维生素C能促进铁的吸收),无需太担心喝咖啡会贫血。对于健康人群来说,正常喝咖啡并不会导致缺铁和贫血。
所以,咖啡还是可以喝的
最好每天不超过4杯
对于缺铁性贫血的人群,建议:
尽量不要在吃饭的同时喝咖啡,推荐饭后1小时后再喝;
可以平时多吃瘦肉、多吃点新鲜水果和蔬菜,也可适当服用铁剂和维生素C补充剂,保证自己能摄入足够的铁原料。
实在想喝,也担心影响铁的吸收,也可以选择无因咖啡。
咖啡会“伤心”?
有人喝完咖啡后心跳加快,会出现心慌、心悸的情况,所以也常听说喝咖啡会“伤心”。
确实,咖啡因可刺激交感神经,增强心肌收缩能力,继而出现心跳加速。特别是一些对咖啡因比较敏感的人,表现就会更为明显。
但这并不意味着喝咖啡有害心脏健康。相反,一项综合了36个前瞻性研究、参与人数超过127万的荟萃分析发现,每天喝3至5杯咖啡可降低15%的心脏病患病风险。
图源:IC photo
注意:每个人身体的敏感性不同,如果喝咖啡后感觉心脏不舒服或者有其他不适,那也不必勉强自己,可以选择其它饮品。
咖啡“偷钙”,导致骨质疏松?
在日常生活中
不少人都听过“咖啡导致骨质疏松”的说法
喝咖啡会骨质疏松吗?
日前,5家专业机构给出了答案👇
2024年10月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传播分会、中国农业大学特殊食品研究中心5家机构联合发布了《咖啡与健康的相关科学共识(2024)》(下面简称《共识》)。
《共识》指出,适量饮用咖啡是安全且有利于健康的。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瑞士等国家和地区的膳食相关指南和建议也将咖啡列为推荐的健康饮品。但过量的咖啡因确会增加骨质疏松的风险。对于健康成年人,每天咖啡因摄入量最好控制在400mg以内,大约相当于3-5杯咖啡。应注意的是,咖啡虽然常以“杯”计量,但杯的大小并无统一标准,因此对于杯量的建议仅供参考。
图源:IC photo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提醒,目前中国人摄入的咖啡因主要来自茶,除了咖啡,部分碳酸饮料、功能饮料、现制饮品(比如奶茶)也含有较多咖啡因。大家在日常饮用时总量控制即可,同时增加膳食钙摄入量(比如多喝奶)来平衡潜在的钙流失。
此外,《共识》还回应了“咖啡致癌”“咖啡因成瘾”等公众关切。其中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基于上千项研究的综合评估结果是“没有足够证据表明咖啡增加人类癌症风险”,同时有强有力证据表明咖啡能降低肝癌及子宫内膜癌的风险。
而目前的科学证据并不支持“咖啡因成瘾”,习惯喝咖啡的人如果停喝咖啡,可能出现头痛、乏力、情绪波动等现象,但这些不适是一过性的,可通过逐步减少咖啡因摄入量避免上述现象的发生。
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主任钟凯提醒,人体对咖啡因的反应存在较大个体差异,应根据自身情况酌情控制饮用频次和饮用量。比如不鼓励孕妇喝咖啡,但是每天摄入不超过2-3杯咖啡(约200mg咖啡因)不会对胎儿产生不利影响。不鼓励儿童和青少年喝咖啡,且每天的咖啡因摄入量建议不超过每公斤体重2.5-3mg。
对咖啡“免疫”?
喝完呼呼大睡也是真的
有的人喝一杯咖啡就一夜无眠
有的人一天喝两三杯还会犯困
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真的有“免疫”这个说法吗?
从大脑的机制出发,首先,我们大脑中负责产生困意的是腺苷和腺苷受体。其次,咖啡因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剂,主要依靠它达到提神效果。而咖啡因的分子结构类似于腺苷,它的出现阻挡了负责睡前减缓中枢神经系统速度的腺苷分子,抢先结合到腺苷受体,自然就无法正常地产生困意。
图源:IC photo
通过这种机制,咖啡因“挟持”了大脑,阻断了犯困信号的传递,并且提高了警觉性和认知能力。
咖啡因还可以增加心脏的搏动频率,提高血压,甚至影响我们的情绪。这也就是有些人在喝咖啡后会感到焦虑或者亢奋的原因。
但又为什么有些经常喝咖啡的人可能会出现咖啡“不管用”,甚至还有一定的“助眠”效果?这是因为如果长期摄入咖啡因,咖啡因老是抢占腺苷的受体,腺苷本是一种参与能量代谢和消耗的神经递质,体内游离的腺苷越来越多,这反而会让人更加产生疲惫的感觉。
如果已经出现这种情况,就需要缓一缓,多进行休息,等体内腺苷被分解掉一部分,让大脑重新燃起对咖啡因的爱。
记住,咖啡只会推迟疲惫的到来,但不能消除疲惫。
另外,每个人对咖啡因的反应都是不同的,可能主要归因于肝脏中与咖啡因代谢相关酶的效率,基因、年龄、体重甚至是性别都会影响我们对咖啡因的反应。而且,咖啡因不只存在于咖啡中,如能量饮料、茶叶、奶茶、可乐中都有。
来源:读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