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发展的路径——写日记,而写日记最主要的目的是反省自己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6-06 12:35 6

摘要:记日记最主要的目的是——反省自己。静海(唐鉴)先生每夜必记“日省录”数条,来督责、规范自己。

人,最重要的事情是提升自己。

包括锻炼身体、专业发展,阅读、写作等。

想到这些容易,但是长期主义很难,坚持住的人少,往往信念不足。

有什么办法呢?

曾国藩脱胎换骨的开始是——写日记。

大部分人记日记并不得法,存在很多问题:

第一个是不连贯,不能一直坚持。

第二个问题是把日记记成流水账,经常一整天的事就记成一句。

第三个问题是在日记中对自己提出的要求并不能做到。

记日记最主要的目的是——反省自己。静海(唐鉴)先生每夜必记“日省录”数条,来督责、规范自己。

首先要把写日记当成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日记要用恭楷来写,因为这样反映一种诚敬的心态。日记中规定的,就一定要做到。

其次,日记的作用是“研几”,“几”就是细节,“研几”就是抓住生活中的细节,通过每一个细节来改变自己,而不是在细节上轻轻滑过去。在一个细节上滑过,整个自我管理的工程都可能坍塌,所以在写日记时要反思一整天的活动,不光是要逐一反思自己的行为,甚至要反思检查自己大脑中转过的每一个念头。

既然要自我完善,首先当然就要抓紧时间,不能再“闲游荒业”“闲谈荒功”“溺情于奕”。通过写日记的方式,提高学习效率、工作效率。

曾国藩为什么把日记给朋友看呢?

因为外力远远大于内力。势必有所激有所逼才能有成。

每个人的意志力都是有极限的,自己监督自己都是有盲点的,不容易做到彻底,但是人都有自尊心,因此通过自己的朋友、老师监督自己往往是最有效的。这就是“师友夹持”,曾国藩把日记给朋友看,主要的目的就是把自己的行为坦诚的公布在朋友面前,让大家一起监督,这样他就不好意思偷懒了。

曾国藩一生最推崇的品质就是“有恒”。

“凡人作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

立志对一个人人格发展的意义是决定性的。因为人的巨大潜力往往是人类所不自知的。

人的能力发挥多少与他对自己的要求是密切相关的。或者说精神力量直接决定着身体潜能的发挥程度。

行动起来,长期主义!未来,会遇见不一样的自己!

来源:儿童守望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