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里面的「象」指的是手艺,变戏法的、唱小曲儿的、耍猴儿的,江湖里有多少门手艺,就有多少「象」;而「春」则指的是言语中的幽默,老生意人认为,不管哪行哪业,如果有插科打诨、逗笑取乐的本事,买卖都能好做一半。
六期播客卖了一百万,但杨毅还是不相信中国付费体育内容的未来。
文 / 李佳浚早年间,江湖艺人中间流传着一句老理儿,叫「万象归春」。里面的「象」指的是手艺,变戏法的、唱小曲儿的、耍猴儿的,江湖里有多少门手艺,就有多少「象」;而「春」则指的是言语中的幽默,老生意人认为,不管哪行哪业,如果有插科打诨、逗笑取乐的本事,买卖都能好做一半。
杨毅对这一点深信不疑。
出于爱好,杨毅从小就听惯了各类传统曲艺,对历史上诸侯争霸类的故事如数家珍,这也造就了他后来幽默轻松的语言风格,不管是说球,还是说书。
2020年9月28日,杨毅发了一条微博,首次向公众宣告了《杨侃|杨毅电台》的诞生。
估计他当时自己也没想到,就是这么一档有门槛的节目,能在日后成为中国体育内容中现象级的播客产品,甚至还把各个大厂都没搞明白的付费,玩「成」了。
01
《杨侃》成了
人们在开始一件新事物时,总爱从自己熟悉的角度上手。所以节目在喜马拉雅刚官宣的时候,杨老师上来就一口气讲了六期刚夺冠的湖人,猛薅詹姆斯的流量。
但如果这节目只讲NBA,可能早就做不下去了。
直到去年11月宣告从喜马拉雅退出之前,《杨侃》364期节目的选题角度一直在变,但不变的是杨毅对于泛体育化,也就是大众传播的坚持。杨毅向氪体透露,自己每一期节目录完之后,都会先给自己的老婆孩子听。
「我爱人听完能听懂,核桃(杨毅儿子)听完能笑出声来,这一期节目就算成了。」
论其中原因,是出于对受众的思考。可能大部分能打开《杨侃》节目的听众,都是以解说身份所认识的杨毅,但杨毅清楚,如果单纯从体育角度出发,播客节目怎么也没有比赛转播来得直观,所以必须要做出差异化。
从赛场表现讲到体育文化,从体育文化带出社会问题,然后再反过来找出其中跟体育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首尾相扣,这是这档节目独有的特色。
只靠球迷,是养不活《杨侃》的,有「东家」时是这样,单干更是。
从喜马拉雅撤出,去到各大平台上尝试付费模式,杨毅说自己属于「下海」了,原来是合同工,现在是自己摆摊做生意。
「郭德纲先生有一句话我非常喜欢,一个相声好不好,取决于它能不能卖钱,你自己觉得这个内容再好,没人买账也没用。」杨毅说到。
为了让人家买账,杨毅搜肠刮肚,搬出了自己心中中国体坛历史上四段最有传奇色彩的经历,并取名「中国四大体育故事」。
把第一个故事《小山智丽:复仇的女人》在喜马拉雅上讲完之后,杨毅又把中国田径历史上的传奇队伍「马家军」摆了出来,作为自己「下海」之后的首秀。
在《杨侃》公众号发布的《东北往事,马家军兴衰》第一期海报上,有这样一段文字:
迅速崩塌,支离破碎
是金钱,是欲望,还是权力的争夺
是怎样惊天的骗局最终摧毁了他们
中华鳖精,马家军1号
与那个时代一幅幅鲜活的,形形色色的面孔永远流传在江湖
敬请收听《东北往事,马家军的兴衰》
紧接着,下面的播放按钮前还有三行字:
每期66微信豆
没有君子,不养艺人
付费即可永久收听
出于对付费内容的保护,本文不去对节目进行过多的概括和评价,我们只聊结果:本身就极具魔幻色彩的故事线,加上杨毅深厚的语言功底,不仅受到了广泛好评,且交出了一个不错的成绩单。
节目一共有6期付费节目+1期免费的后记。据杨毅透露,截止到十二月底,每期折合人民币9.9元的付费音频节目,全平台付费人次都能稳稳达到2万份。
而氪体在从各大平台的销售数据查证后发现,这个数据只少不多,粗算一下,《马家军》系列节目的总销售额,已经超过100万人民币。
成了。
02
《杨侃》是怎么成的
杨侃这事儿,只有杨毅能做成。换句话说,但凡杨毅自己的成长经历里缺了哪一环,节目都不一定能取得现在的成功。
第一,就是他的评书功底,和「栓扣」的能力。
前文有提到,杨毅从小听书看书,虽然没正经叩首拜师,但却仍对评书有着独特的见解和情怀。自己编写的《姚明传》,也曾被他整理成了评书形式,托人发给过评书大家连丽如先生听,还在微博上接受了单田芳单老的简单点拨。
图源:杨毅微博
而所谓「栓扣」,指的就是说书先生在一回评书最后制造悬念,吸引听众下次还有动力来茶馆听的技法。头回末「栓扣」,下回开书要「解扣」。
对于现代世界里一期连载的付费节目来说,这样的能力就显得非常重要,用杨毅的的话来说,就是得让听众「难受」。
那这扣具体是怎么栓的呢?
每期《马家军》的最后,作为捧哏角色的任冉都不会发出声音,你会听着杨毅的语速越讲越快,情绪越来越高涨,在二十秒的时间内讲述一个极其跌宕起伏的情节,概括大量信息和细节,直到最后一句话还差两三个字结束时,突然语速放慢,音量放到最大,惊堂木一拍,留下一个最大的悬念,一期节目戛然而止。
情节之曲折,结尾之戏剧化,才是引得「看客」重返「茶馆」的关键。据杨毅自己透露,马家军的六期节目,每期较比上一期的复购率能达到95%以上,就算跳出播客范畴,从整个中国连载付费内容生态来看,这样的数据也算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
仅公众号平台上,付费人数就已超1万
不过,悬念不能凭空而起,一个好故事能抓住人,靠得还是细节的堆砌和呈现,包括具体时间、具体地点,甚至具体的人名,而杨毅之所以能从肚子里掏出这么多的情节和信息,离不开他自己的成长背景。
崇文区合并之前,当时的国家体委训练局(现国家体育总局)是区里第一大产业,所以对于杨毅这种在崇文长大的孩子来说,平日能接触到很多运动员和体育从业者,加上其父亲本身就在国家体委工作,一家都住在训练局大院里,体育自然也就成了老杨家生活中,最重要的底色。
据说,小时候教杨毅踢球当守门员的,还是新中国第一代国门,被誉为「攻不破的万里长城」的张俊秀老先生。
杨毅自己在节目里曾介绍过,现在总结出来的许多故事,许多要点都是来自于故事的亲历者,或者亲历者身边关系最近的人,而正是因为这些细节,观众才能够被鲜活地带回到三十年前的一个赛场,一幢孤楼,甚至一个办公室。
图源:ABC
但要想将错综复杂的故事线梳理清楚,并将数十个主要人物的形象树立出来绝非易事,因此这也就联系到了杨毅的第三个优势:独到的创作能力。
尽管在讲到《体坛周报》时,杨毅经常笑称其为自己的「前单位」,但时至今日,他仍旧担任着副主编以及篮球部主任的角色,彼时的媒体经历,也帮助他积累了许多创作经验。
「大多数说书先生并不具备创作能力,一般就是口传心授,先生怎么教,你就怎么说。」
「原来有东家,每说一集,东家按期结账,你不用太过于去考虑流量或者效果,但现在,你就要想着去编排结构,怎么让人家听明白,六个'扣'拴在哪最合适,因为到最后,'买票'变成了优先级。」
11月初到12月初发布的六七连载节目,杨毅用了一整个十一假期才把它构思好,其中也经历了结构的推翻和重塑,这才将「马家军」这份从极盛至崩塌的传奇和魔幻给呈现出来,也才能取得如今100万的销售成绩。
但当我们问起节目的未来时,杨毅的回答则显得有些出人意料:
「我(对于节目)没有多大野心,因为对中国的体育内容环境是比较谨慎且悲观的。」
03
卖了100万,杨毅还是不相信中国体育内容生态
「中国农民起义不是想干点事儿,是因为他没饭吃。」
再谈到离开喜马拉雅,杨毅用了这样一个略显毒辣的类比。结合往期节目来判断,杨老师这句话大概有两层意思:
一是喜马拉雅的合同真的没谈拢,二是播客的商业化环境真的很贫瘠。
据杨毅透露,即使是在喜马拉雅平台上呆了好几年,在同赛道里冲上了当之无愧的头部,找到《杨侃》的商业化机会还是很少。
「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早就过去了,或许也从来就没存在过。从品牌或企业在进行投放规划时最看重的产品露出角度来说,播客的形式拥有天然且无法跨越的壁垒。
加上播客的受众群体并不大,且要求听众付出较高的时间和注意力成本。因此,从品牌和商业化投放的角度出发,播客是一个极其缺乏性价比的选择,远没有短视频和直播的形式来得直观,这或许也是为什么播客行业中虽然有能够独立完成盈利的节目,但少见大规模的企业化,更多是往个人IP上转型。
而宏观来看,中国的体育内容市场经历了许多变迁,从公众号到短视频的风口也出现过不少,虽然在整体规模上逐年增长,但不管是流量和受众,都无法和泛娱乐行业相提并论,在体育文化的延伸内容上,人们更是尚未培养成固定的消费习惯,体育播客的受众也在其中被再次挤压。
聊到这,杨毅甚至反问起了氪体的创业史:「你们创业的时候,面对当时的‘虚假繁荣’,是真觉得咱们的体育事业有一天能和欧美相提并论吗?」
一个行业的发展潜力,很大一部分取决于是否能从中延伸出可复制的商业模式。而杨侃的成功,看似是一个体育播客节目的突破,实则也更像是一个个人IP通过扩大自身优势而完成的成功转型,这显然不具备可复制性,甚至算得上是「孤例」。
「你无法选择你的受众。」在这个问题上,杨毅也表示,不管是《马家军》和《杨侃》,都要求受众有一定程度上的阅历和社会经验。他本人也做过短视频的尝试,想去吸引年轻人,但却有心无力。
「我说的明明是‘难道张镇麟就只靠他妈妈’,结果网友们剪辑的时候就非把‘难道’俩字给我剪掉。」杨毅哭笑不得。
他进一步透露,为了能够服务好自己的受众,《杨侃》的微信小程序已经在筹备当中,并将在今年年初推出:
「其实就是给大家提供一个平台,在一个页面里能找到往期所有的节目,包括之前的断点和互动功能,让收听体验能有保障。」
而四大体育故事的第三个———中国女排的大逆转,也将在今年夏天呈现出来,或许将采取与之前这般相似的付费模式。
对于行业来说,杨侃似乎可以看作单一模式下,天花板的验证,这场成功的实验,解决的或许也只是杨毅的未来,而非中国体育播客的未来。
至于杨侃的下一步怎么走,能走到哪,杨毅自己也没有明确答案,这个「扣」只能交给时间来「解」。
当我们尝试向杨毅发出提问,对于仍在体育行业中进行探索的那些新兴媒体或是自媒体人,有什么好建议时,杨老师的回答是:
「真没有,如果我说有就是成功学。」
来源:金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