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2022年以来,全国已经完成医药、能源、工程等多个领域全国重点实验室,化学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也在重组过程中,化学加特别整理汇总化学相关领域全国重点实验室,供大家参考。
导读
自2022年以来,全国已经完成医药、能源、工程等多个领域全国重点实验室,化学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也在重组过程中,化学加特别整理汇总化学相关领域全国重点实验室,供大家参考。
重组后的化学化工医药相关全国重点实验室
一、实验室简介
煤炭高效低碳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是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共建单位是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其前身是煤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煤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1991年由国家计委批准利用世界银行贷款筹建,1995年通过国家验收正式对外开放。2022年根据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要求,实验室调整优化科研布局、对接国家重大需求、推动多学科交叉、锚定学科前沿,与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循环流化床实验室融合,组建煤炭高效低碳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2023年3月由科技部正式批准建设。
定位及目标:
实验室面向“双碳”背景下国家能源安全的重大战略需求,以协调解决煤炭利用效率与生态环境问题为目标,围绕煤炭高效清洁燃烧、煤直接转化、煤基液体燃料与化学品合成、污染物控制与资源化利用等的关键科学和工程技术问题,开展定向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和重大系统集成创新,创建煤炭高效低碳利用研究新模式、新范式,形成一支国际影响力显著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为煤炭高效低碳利用提供核心技术和系统解决方案,助力“双碳”背景下煤化工可持续发展,保障国家能源战略安全。
研究方向及重要进展:
方向一:煤炭清洁燃烧利用
方向二:煤直接转化过程的化学与工程基础
方向三:煤制清洁油品的化学与工程基础
方向四:煤基化学品的催化与化学反应工程
方向五:煤基污染物控制与资源化利用
自1995年开放以来,实验室承担了973、86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国家基金重点项目、中科院重大和方向性项目、省部委项目、国际合作项目、横向合作项目等多项重点任务,已形成了任务带学科、学科促任务的良好发展态势。取得的重要进展如下:
煤制油技术:创制了高性能费托合成工业催化剂,开发了全球首套单台规模最大50-80万吨费托合成反应器,实现了400万吨/年高温浆态床煤制油技术商业化运行,2021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煤炭清洁燃烧和高效发电技术:开发了适应煤种多样性清洁高效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实现大规模产业化应用(3000台);完成了国际首台350 MW超临界多边形炉膛CFB锅炉工程技术示范;实现了工业锅炉和2500 t/d水泥窑炉NOx排放达到超低排放标准,相关成果获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
煤制化学品技术:建立了完整的甲醇催化转化制烃反应网络,发明了调控催化剂活性中心分布和反应路径新方法,实现了产物的选择性调控;开发了甲醇一步法制汽油技术,突破了埃克森美孚、克莱恩等公司的技术垄断,相关成果获山西省自然科学一等奖。
煤基污染物控制与资源化利用:开发了性能优异的硫氮汞污染物一体化脱除炭基催化剂及匹配的移动床工艺;完成了300万m3/h烟气污染物脱除工业示范,实现了稳定运行和超低排放,相关成果列入生态环境部推广技术。
官网:https://sklcc.sxicc.ac.cn/
二、实验室主任
温晓东,男,1980年10月生。国家杰青、十四五重点研发催化专项总体组专家。1998.09-2002.07内蒙古师范大学、化学教育、学士;2001.09-2007.07 中科院山西煤化所、物理化学、博士;2007.11-2010.11康奈尔大学、博士后;2010.12-2014.08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西博格研究员;2014.09-至今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研究员。
长期从事多相催化基础研究工作,通过计算化学与原位表征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反应条件下催化剂结构动态演变规律及定量构效关系,揭示了工况下催化剂结构的多样性,建立了催化活性相精细调控的理论和方法,支撑了我国新一代煤制油过程核心工业催化剂的研发,相关研究方法也为低温甲醇水重整制氢、水煤气变换、氢甲酰化反应等提供了基础支持。提出了将数据技术、智能技术等与催化研究过程交叉融合的学科发展思路,助力催化过程研究范式的变革,初步建立了相关多相催化研究数据库体系,为探索催化科学理性研发提供了新途径和新模式。
在Nature, Science, Chem. Rev., 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等杂志发表论文200余篇,授权专利及软件著作权10件,参与制定国家及行业标准3项。近5年来,主持过多项国家及部委重点项目,如国家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碳基能源转化利用的催化科学)-重点培育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
三、第六届学术委员会委员
四、组织机构
五、研究人员
围绕煤炭高效清洁燃烧、煤直接转化、煤基液体燃料与化学品合成、污染物控制与资源化利用等的关键科学和工程技术问题,实验室持续加大研究队伍调整和人才培养力度,以引进人才和培养人才相结合的方式建设研究团队,形成了以研究员为学术带头人,中青年研究人员、研究生为主体的研究队伍。
实验室现有固定人员105人,93人具有博士学位,45岁以下青年人员79人,占比75.2%;正高级职称54人,占比51.4%;主要包括: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人才计划入选者7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1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入选者4人、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7人、中国科学院BR计划15人、中国科学院引进技术人才1人、中国科学院关键技术人才3人、中国科学院技术支撑人才3人、山西省“三晋英才”高端领军人才7人、山西省学术带头人9人、山西省新兴产业领军人才6人。
六、依托单位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是高技术基地型研究所,主要从事能源环境、先进材料和绿色化工三大领域的应用基础和高技术研究与开发。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的前身是中国科学院煤炭研究室,于1954年在大连中国科学院石油研究所(即现在的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挂牌成立。1961年,煤炭研究室扩建为中国科学院煤炭化学研究所并开始向太原搬迁。1978年9月改名为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并沿用至今。
建所以来,山西煤化所以协调解决能源利用效率与生态环境问题和重点突破制约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先进材料瓶颈为目标,在能源和材料领域突破系列关键技术,满足国家能源战略安全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重大需求。“十四五”时期,山西煤化所将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经济主战场,聚焦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部署,围绕煤炭高效低碳利用、炭基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氢能与燃料电池核心关键材料、污染物协同控制及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四个主攻方向,开展定向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重大系统集成创新,引领煤炭绿色低碳与高端炭基材料发展方向,成为我国能源、材料领域创新能力强、影响力大、不可替代的战略科技力量。截至2023年底,山西煤化所共有在职职工519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456人,包括研究员及正高级工程技术人员80人、副研究员及高级工程技术人员152人。其中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中国科学院关键技术人才6人,中国科学院青促会优秀会员3人,山西省学术带头人14人,山西省新兴产业领军人才8人。
山西煤化所拥有太原桃南园区、小店园区;拥有煤炭高效低碳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煤炭间接液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碳纤维制备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山西煤化工技术国际研发中心以及与潞安集团共建的国家煤基合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级研发单元;中科院(山西省)炭材料重点实验室、山西省粉煤气化工程研究中心、山西省生物炼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西省石墨烯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山西省热塑性复合材料工程研究中心等院、省级研发单元以及应用催化与绿色化工实验室所级研发单元。
山西煤化所是198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之一,现有博士生导师50人,硕士生导师62人,设有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3个一级学科硕士、博士研究生培养点;材料与化学、资源与环境2个全日制专业硕士授权点,并设有1个化学专业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共有在学研究生396人(其中硕士生182人、博士生214人)。
山西煤化所主办有《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和《新型炭材料(中英文)》等学术刊物,均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其中,《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被美国工程信息公司数据库(EI COMPENDEX)等收录并与Elsevier出版集团合作ScienceDirect在线出版英文网络版(Journal of Fuel Chemistry and Technology);《新型炭材料(中英文)》被美国科学引文索引扩大版数据库(SCI-E)、美国工程信息公司数据库(EI COMPENDEX)等收录并与Elsevier出版集团合作ScienceDirect在线出版英文网络版(New Carbon Materials)。《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曾荣获全国“百强科技期刊”和“中国精品科技期刊”,《新型炭材料(中英文)》曾荣获全国“百强科技期刊”和“中国出版政府奖提名奖”。
山西煤化所在各个历史时期为国家洁净能源与先进材料技术研发与产业化以及国家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共计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奖、发明奖、自然科学奖、杰出成就奖以及省部级科技成果奖247项,国家授权专利865项。
山西煤化所将以人才队伍优化为核心,以重大项目实施为牵引,以对外合作交流为窗口,以创新平台建设为保障,全面实施“率先行动”计划,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积极发挥国立科研机构引领示范作用,不断加快现代化研究所建设步伐。
来源:小刘的科学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