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海洋保护与青年人才培养,全球环境治理能力建设工作坊(第19期)召开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6-05 00:26 7

摘要:2025年5月26日上午,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中国绿发会、绿会)国际部、“海洋与湿地”(OceanWetlands)工作组、气候变化工作组共同召开了2025年第19期(总第160期)全球环境治理能力建设工作坊。此次会议围绕海洋大会参会筹备和边会

2025年5月26日上午,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中国绿发会、绿会)国际部、“海洋与湿地”(OceanWetlands)工作组、气候变化工作组共同召开了2025年第19期(总第160期)全球环境治理能力建设工作坊。此次会议围绕海洋大会参会筹备和边会组织、科学传播、制度建设、青年人才培养等多个议题展开,进一步强化了在全球环境治理中的战略布局和实务推动。

01

科学传播多平台并进,强化公众互动

首先是分析生物多样性传播与气候传播的一周工作。主持人结合过去一周中,5·20世界蜜蜂日、5·22国际生物多样性日、5·23世界龟鳖日以及接下来5·28世界儒艮日等重要的纪念日节点,强调了用大众化语言讲好生物多样性故事的重要性。本期会议还重点总结了过去一周在各宣传科普平台的运营数据。数据显示,相较于中、长视频来说,短篇、竖版的视频内容整体表现亮眼,大家一致认为,应持续聚焦热点话题、提升选题敏锐度、加强用户互动,同时注意内容时效性与周末补发机制,确保信息传播的延续性。

同时,会议对图片等版权问题作出明确要求,强调不得使用未经授权的商业图库图片,并倡导采用具有明确许可条款的素材,如CC授权图像或自有摄影资料,规范化内容管理流程。

02

积极参与全球海洋治理

本期会议重点讨论了即将在6月9日至13日于法国尼斯举办的联合国海洋大会边会相关准备工作,涵盖议题策划、演讲嘉宾确认、议程安排、信息提交与联络等方面的具体细节。与会人员对嘉宾邀请情况进行了汇总,以及现场的组织流程。此外,国际部负责人在工作坊中对边会具体组织和宣传做出部署,力争在国际平台上讲好中国故事、体现中国公众的努力、呈现中国社会组织在海洋保护领域的声音与实践。

会议强调,第三届联合国海洋大会(UNOC3)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意义,因为它在全球海洋健康持续恶化、气候变化影响日益加剧的关键时期,为各国、联合国系统、政府间组织、非政府组织、私营部门以及所有利益攸关方提供了一个采取切实、紧急行动以扭转海洋衰退趋势的独特平台。本次大会旨在加速落实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14(SDG14)——“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海洋和海洋资源以促进可持续发展”,通过推动国际合作、强化科学-政策互动、以及动员各方承诺与资源,来应对海洋污染、过度捕捞、海洋酸化、栖息地破坏等迫在眉睫的挑战,从而为实现一个健康、繁荣且可持续的海洋未来奠定基础。要做好代表团的参会前的充分准备、熟悉议程,并落实临行前的动员会议。

03

青年人才培养持续推进,强化合作机制建设

会议回顾了近一个月来青年人才培养项目的进展、以及问题和可以改进的地方。

为进一步提升组织运转效率与内部协作质量,工作坊就绿会国际部与北师香港浸会大学(北师港浸大)人文社科学院全球化与发展专业联合开展的暑期见习项目管理制度建设进行重点探讨。会议提出,面对新一批见习生的到来,应提前设计合理的分组机制和任务分配框架。例如根据研究兴趣将分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组”、“气候变化与ESG组”等多个组,以在充分调动学生深入学习了解各领域知识的同时加强专业化分工与合作,并鼓励未来在感兴趣的领域继续求学、研究、深造。

此次全球环境治理能力建设工作坊再次突出了“本土行动与全球对话”并举的发展路径,明确了在科学传播、合作建设和青年培养等方面的目标与路径,推动了国际合作项目的深入对接,力争为青年人才搭建更多参与全球生态治理的桥梁,共同守护地球的可持续未来。

(注:本文为日常工作记录,仅供参考。)

排版/angel

来源:创意科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