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4年高考季,136万河南考生踏入考场——这个数字比山东和山西考生总和还要多。他们是全国高考竞争最激烈的群体,一本录取率不足10%,985录取率仅1.4%,两项指标常年全国垫底。
2024年高考季,136万河南考生踏入考场——这个数字比山东和山西考生总和还要多。他们是全国高考竞争最激烈的群体,一本录取率不足10%,985录取率仅1.4%,两项指标常年全国垫底。
而就在这些学子奋笔疾书之时,他们的家乡完成了一项静悄悄的逆袭:河南省高校总数达174所,超越江苏的172所,跃居全国高校数量第一省份。支撑这一名号的,是114所专科院校构成的庞大阵容——数量全国首位,占比超过65%。
高校数量登顶,专科院校是主力军
曾经的高教洼地,如今的高校数量第一大省。河南的逆袭之路令人意外。
2020年,河南高校数量151所,排在全国第四;三年后,河南高校增至168所,与江苏并列第一;2024年,河南高校数量达174所,正式超越江苏成为全国第一。
翻开河南高校名单,一个鲜明特征跃然纸上:专科院校占据绝对主力。在174所高校中,本科院校仅有60所,而专科院校多达114所。
河南不仅成为全国唯一专科院校破百的省份,其专科占比也高居全国前三。省会郑州一地就聚集了45所专科院校,堪称中国高职教育最密集的城市。
河南高校版图的扩张速度令人咋舌。2021至2025年,河南新增25所大专院校,占新增高校的90%以上。仅今年,教育部就批准河南再增4所专科院校。
扩张高峰期出现在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这一年时间,河南猛增12所高校,占同期全国增量的五分之一。其中11所都是专科院校。
“作为高考大省,多设两所好大学不行吗?”“建再多大专也不如增加一所本科”……面对质疑,河南教育部门的选择背后有着复杂的现实考量。
2020年,河南曾密集对接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民航大学等知名高校,争取设立河南分校。然而2021年教育部一纸禁令,“从严控制高校异地办学”,断了河南引进外援的路。
外引无望,只能内生。河南的60所本科院校中,2000年以来建设的44所中,一半是通过“专升本”方式升格而来的。
“先建大专,再由大专升格为本科,是一种‘曲线发展’方式。”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宋向清如是说。安阳师范学院就是成功案例,从专科院校起步,2024年已拥有13个硕士点,拿到了更名大学的入场券。
河南的目标明确:2025年高等教育入学率达到60%*。每增一所专科学校,就能为成百上千学子提供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从产业角度看,河南正处于转型关键期。作为农业和制造业大省,河南布局了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等7大产业集群。这些产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巨大。
“职业院校专业与产业的匹配度超过70%。”一份官方数据显示,河南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一线新增从业人员70%以上来自职业院校。
近年新增的专科院校开设了大数据、物联网、新能源、直播电商等适配产业发展的专业。郑州作为制造业大市,拥有41个工业大类中的37个,涉及367个细分行业。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近三年平均增速达9.1%,催生了对实践型高技能人才的旺盛需求。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的观察点出了河南高校发展的下一程:“河南高校的发展还处在外延扩张阶段,未来要走向内涵式发展”。从高校数量第一省到高教强省,河南还需要优秀教师和生源的持续聚集。
来源:坦荡的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