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综述了基于患者偏好分析复合终点的疗效评价方法,该方法可在整合多维指标(例如临床疗效指标、患者报告结局)的同时考虑每个患者的意见,按各指标对患者的重要性进行排序后比较干预措施的疗效。论述了此方法在中医领域的适用场景,认为此方法适用于中医复杂干预的评价,与中医
转自:科创中国
本文综述了基于患者偏好分析复合终点的疗效评价方法,该方法可在整合多维指标(例如临床疗效指标、患者报告结局)的同时考虑每个患者的意见,按各指标对患者的重要性进行排序后比较干预措施的疗效。论述了此方法在中医领域的适用场景,认为此方法适用于中医复杂干预的评价,与中医药的整体观和个体化治疗相契合,能够回归中医临床实际并反映真实诊疗环境,体现治疗对患者的真正价值。建议未来中医领域研究者可在具有多个复合指标、患者报告结局和真实世界的中医疗效评价场景中应用此方法。
临床疗效是指在临床实践过程中,运用不同的医学手段和治疗措施作用于患者机体所产生的“生物-心理-社会”属性的独立效应或综合效应。疗效评价是对临床治疗所产生的效能和效力按照既定的标准进行定性、定量和综合判断的过程。现代疾病多具有复杂的病理机制,应用单一终点往往不足以反映治疗的全部临床益处,需采用复合终点从多维度评价干预疗效。然而,传统分析中,复合终点的所有指标在分析中都被分配了相似的权重,这忽略了不同指标对患者重要性的差异。基于此,本文引入了基于患者偏好分析复合终点的疗效评价方法,并探讨其在中医领域的应用。
1 基于患者偏好分析复合终点方法概述
基于患者偏好分析复合终点方法可综合多指标结局并在评价疗效时考虑到患者偏好。其过程为随机化前根据患者偏好确定多结局指标的重要性排序,并在评价疗效时将两组患者一一配对。按结局指标的重要性顺序进行比较,确定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更好、更差或相同情况的例数。随后计算试验组的获胜概率,并用非参数Mann-Whitney U检验确定显著性。
以目前一项对接受治疗和常规护理的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患者进行比较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为例,通过患者对肌萎缩侧索硬化功能评分量表各领域重要性排序,对接受治疗和常规护理的患者一一配对比较,计算获胜概率并进行假设检验。如图1所示。
图1 ALS患者应用基于患者偏好分析复合终点方法示意此方法的主要优势在于能够复合多终点指标,同时将患者的偏好纳入疗效评价中,将患者主要关注的问题与观察到的临床获益相结合。这对于多症状的复杂疾病和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决策非常重要,能够更灵活、客观地评价干预疗效。此外,该方法还可以用于混合不同类型的结果,包括生存结局,只要这些结局可以在患者之间进行比较。但此方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即试验结果的外推取决于试验参与者对于目标人群的代表性。
2 中医领域的应用及展望
2.1 多个复合指标的中医疗效评价
在中医的疗效评价中,由于中医具有整体观理念,治疗时多采用多维干预,疗效评价时也通常涉及多个方面的评价指标。传统复合终点多基于“第1事件分析”的方法或对所有症状赋予相同的权重进行评分,但这忽略了不同事件或症状间对于患者重要性的差异。而基于患者偏好分析复合终点的方法,按照患者偏好重要性顺序对事件进行组合评估,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例如,在心血管疾病研究中,死亡的重要性通常高于复合终点中的其他事件的重要性,这时将各种事件赋予相同权重,可能会产生一种误导性结论,而此方法考虑到不同事件的重要性,更准确地评价干预效果。
2.2 患者自我报告结局的中医疗效评价
中医临床诊疗具有辨证论治的特色,以患者为中心,重视患者的感受。患者报告结局(PRO)在中医疗效评价中起重要作用,是中医辨证论治理念的核心体现。然而,不同患者个体偏好有差异。一些疾病疗效评价涉及多个患者自我报告症状且个体差异大,传统评价方法忽略患者对不同指标重要性信息。基于患者偏好分析复合终点的方法可组合指标并排序评价,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纳入偏好异质性评估治疗利弊。
2.3 中医真实世界研究的疗效评价
真实世界研究在中医界已得到关注,其既能兼顾整体的临床评价模式,又注重临床诊治特点,对于中医疗效评价具有良好的适用性。中医在诊治过程中能够收集大量来自患者视角的健康体验数据,形成丰富的疗效评价指标。另一方面,真实世界诊疗过程中临床医生可能根据患者情况进行辨证论治,则在评价时也应反映辨证论治的特点和治疗针对性。基于患者偏好复合终点方法可组合多个结局指标并考虑个体偏好评价,为中医个体化复杂干预提供个体化疗效评价。
3 结论
基于患者偏好分析复合终点的疗效评价方法可对干预疗效进行多维度评价,考虑患者偏好排序进而比较疗效,与中医药整体观和个体化治疗相契合,有效体现中医个体化疾病防治效能,适用于中医复杂干预,能回归临床实际并反映真实诊疗环境,在中医个体化疗效评价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有助于改善医患关系、提升患者生命质量和决策意识,最终完善中医临床疗效评价新模式,希望在中医药疗效评价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作者:李双婧、闫世艳、陆盈
作者简介:李双婧,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医临床研究方法学;闫世艳(通信作者),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研究员,研究方向为中医临床研究方法学;陆盈(共同通信作者),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生物医学数据科学系,教授,研究方向为生物统计学。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