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位!萃英博士后→兰大青年教授!

B站影视 2025-01-20 09:01 2

摘要:2016年,赵泽瑛从华中农业大学作物栽培学与耕作专业毕业后,前往张掖市农业科学院担任科研助理。2018年,赵泽瑛在兰州大学和中科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联合培养攻读博士学位。基于扎实的农学专业基础,她加入了熊友才教授领衔的农业生态与可持续性科学研究团队,开始农

2024年11月4日,兰州大学人力资源部

将2024年青年教授岗位拟聘人选予以公示

来自生态学院的萃英博士后赵泽瑛名列其中

青年教授人才引进机制

面向在站博士后政策落实以来

赵泽瑛是兰大首位

申报并获批青年教授岗位的萃英博士后

她感慨道:

“很感谢兰大提供这个机会,

从博士后直接晋升为青年教授,

我感到很幸运。”

1

田间地头的科研之路

2016年,赵泽瑛从华中农业大学作物栽培学与耕作专业毕业后,前往张掖市农业科学院担任科研助理。2018年,赵泽瑛在兰州大学和中科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联合培养攻读博士学位。基于扎实的农学专业基础,她加入了熊友才教授领衔的农业生态与可持续性科学研究团队,开始农田塑料地膜污染评估与治理的研究。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2022年6月,赵泽瑛完成博士论文答辩,顺利毕业。同年7月,她进入兰州大学生态学博士后流动站,进一步从事宏/微塑料的土壤环境过程与污染修复方向的深入研究。2023年,她入选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

与部分长年在实验室里做研究的科研工作者不同,赵泽瑛的科研实验大部分时候是在广阔的农田里进行的。她的科研日常可以用“春耕、夏耘、秋收、冬测”来概括。“我们平均每人负责两三亩地,采集的样本和观测的数据都紧密围绕作物的生长情况和土壤质量。”谈及自己的工作,赵泽瑛说道。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每年的野外研究工作从4月拉开序幕。赵泽瑛每隔20天要前往农田,进行耕种、取样、检测和记录,通常一待就是十多天。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作为野外科研工作者,赵泽瑛深知每一次野外的采样与检测都是不可复制的,只为随时捕捉最真实的数据。“我一整年都投入到实验中,早就没有了节假日的概念,只想一心做好实验。”赵泽瑛笑着说。

2019年10月1日,正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日。当天上午,北京天安门前举办了庄严盛大的阅兵仪式。此时,赵泽瑛和她的团队伙伴在试验田里忙碌着,因为此时正是作物丰收的时节。休息时,她和伙伴们不约而同地拿起手机,一起线上“参与”这一举国同庆的时刻,用这种特殊的方式为祖国母亲庆生。赵泽瑛感慨道:“当时的具体情景我已经记不太清楚了,但那种激动的心情我至今难以忘怀。”

回忆起在金昌的时光,赵泽瑛认为所有的成果离不开团队的陪伴和支持,是老师和团队给了她坚持下去的力量。“我们团队互帮互助,实验进行得很顺利。”她笑着说道。

研究表明,塑料已经对人体循环系统造成不可逆的损伤,人体的血液、胎盘、母乳、肝脏等均已检测出塑料成分。除了包装食品的塑料制品以外,残留在土壤中的微塑料也是人体直接接触到的。因此,近年来,赵泽瑛所在的团队也在致力于塑料圈与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研究工作,积极探索治理塑料污染的有效方案。

基于为期2年的田间试验,赵泽瑛和团队成员发现,可以通过塑料圈细菌岛效应积极调节塑料源污染物的降解。这一研究成果于2023年发表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上,赵泽瑛与团队成员王鹏洋共同担任第一作者。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尽管科研道路充满艰辛,但赵泽瑛从未放弃。她坦言:“做科研,辛苦是必然的,但一想到我们的工作能有助于改善塑料污染问题,我就觉得很有成就感。”

2

“团队给我前进动力”

赵泽瑛所在的团队长期专注于农田地膜污染评估与治理。保证旱地农业区作物高产稳产,实现土壤可持续管理是他们共同的追求。

“我们团队是外松内紧的状态。老师从不强制要求我们工作,大家都是自觉地推进各自的研究。”正是在这种强大自驱力的推动下,赵泽瑛所在的团队总能不断产出优秀的成果。

2021年,该团队在《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SCI环境与生态大类一区)上发表了一项关于塑料残留物对农业生态系统环境影响的研究成果。研究证明,聚乳酸基降解膜在土壤中并不能完全降解,因此用其代替聚乙烯地膜的想法尚不成熟。该项研究在残膜污染防控和旱地农业生态领域具有重要开创意义,为生物可降解地膜残留的潜在环境风险提供了新的视角。论文发表不久后,山东泰钢集团主动联系该团队,就降解膜研究达成长期合作,旨在为实际农业生产提供科学指导。赵泽瑛表示,她最初并未料到这项研究会引来企业的关注。这项研究能为实际生产带来影响,她感到十分欣喜。

2023年,该团队又取得新突破。他们发现,在干旱灌溉农业区,浅埋有机覆盖(秸秆和三叶草)既能满足玉米生长所需的水热条件和养分需求,保持产量稳定,又能减缓农田地膜残留污染问题。这一发现为替代聚乙烯地膜提供了绿色解决方案,推动农田地膜污染治理研究的进一步发展。该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Field Crops Research》上,这是赵泽瑛作为第一作者发表的第二篇有重要影响力的文章。

“课题组的这些成果靠我一个人是无法完成的,都是我们团队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赵泽瑛坦言。目前,该团队已拥有成熟的科研队伍。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根据研究方向组合成不同的小团队,层次丰富,形成了良性的运行模式。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基于长期的野外现场调查,赵泽瑛带领的小团队还发现了微塑料的形状而不是浓度对土壤细菌群落的组装产生了显著影响。这一发现一定程度上更新了学界现有认知,为微塑料污染的环境风险评估以及制定微生物修复策略提供了新视角。该研究成果发表在环境科学领域知名期刊《Water Research》上,赵泽瑛与博士生王鹏洋为并列第一作者。

科研道路并非一帆风顺,研究成果的取得也绝非一朝一夕。在科研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困难与挫折。“在我遇到难题的时候,熊老师给予了我很大的帮助。”赵泽瑛感激地说。2021年春节,赵泽瑛的文章收到专家评审提出的返修意见。从大年初二开始,她的生活就被修改文章填满,每天熬夜到凌晨两三点,一遍又一遍地打磨,这样的状态持续了整整半个月。“那段时间,我一直在和熊老师沟通,这篇文章的发表离不开熊老师的悉心指导和鼓励。”赵泽瑛说。

在枯燥漫长的科研生活中,团队的相互陪伴和帮助也成为了赵泽瑛前进的动力。“我做实验有时状态不佳,数据分析也不理想,这时我会和团队的小伙伴们一起聊天,互相倾诉。”赵泽瑛说,“劳逸结合很重要,我们团队成员做实验累了也会经常一起打羽毛球,放松身心。”

3

“感谢兰大给我机会”

据悉,兰州大学为博士后提供了畅通的晋升通道。在站期间即可参加职称评聘。优秀博士后出站后,可按人才引进程序申请青年研究员、青年教授等岗位,经学校批准后,可享受丰厚的住房补贴、安家费及科研启动费。此外,学校提供设施完备的周转公寓,实现“拎包入住”的便利。

去年,兰州大学申请青年教授岗位的政策正式向博士后倾斜,赵泽瑛成为今年首位申请的萃英博士后。她表示:“学校对科研人员的支持力度非常大,这么快速的晋升通道和较为宽松的人才引进机制在全国范围内都是领先的,我能获得这个机会感到非常荣幸。”

兰州大学青年教授聘任制度有五年考核期。聘期内,若中期考核优秀、聘期末考核合格,可申请教授职务;若中期考核不合格或聘期末考核不合格,解聘青年教授职务,聘为讲师。与“非升即走”的聘任制度相比,这一机制无疑给科研人员注入一剂“强心针”。赵泽瑛认为:“这一聘任制度减轻了我的心理压力,让我能够更专注于科研,提高工作效率,保证优秀的成果产出。”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回顾在兰大的七年科研生涯,赵泽瑛深感学校提供的广阔科研平台和全方位的支持对她帮助巨大。兰州大学配备了国际先进水平的实验室和精密的大型仪器设备,为科研工作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优厚的科研经费保障了科研项目的顺利进行和成果的高质量产出,为科研工作者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赵泽瑛感慨道:“多亏了兰大的培养,尤其是学校萃英博士后的政策支持,我才获得了这么多做深入研究的机会。也是因为兰大的大力支持,我们才能不断产出好的科研成果。”

如今,兰州大学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决心和行动力,为优秀人才提供了广阔的施展才华的舞台。越来越多的科研人员汇聚于此,为兰州大学的蓬勃发展注入了全新的生命力

本文转载自:兰州大学官微

来源:兰州大学招生办公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