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了不影响这篇回答的连贯性,关于模式生物与现代生命科学发现对应的内容,就放在这篇回答的最后作为附录阅读了。
其实人类大多数时候,都只关心自己。
想找几篇关于鱼类过度喂养导致健康问题的文献,还真不好找。
检索锦鲤过度喂食相关的文献,是没有的。
不过检索整个鱼类喂食,倒是有了,可惜只找到一篇[1]。
是一篇虹鳟鱼(oncorhynchus mykiss)过度喂养和潜在免疫生理疾病的研究。
虹鳟鱼长这样:
趵突泉快喂嘎了的XL、XXL、XXXL长这样:
一个是鲑形目,一个是鲤形目,亲缘差距相当于人和狗的差距。
不过人类经常使用其它动物作为模式生物,来研究与人类相关的病理。
甚至可以说,模式生物奠基了整个现代生命科学。
为了不影响这篇回答的连贯性,关于模式生物与现代生命科学发现对应的内容,就放在这篇回答的最后作为附录阅读了。
但无论怎么样虹鳟鱼和锦鲤都属于鱼类,虹鳟鱼过度喂食带来的健康问题,锦鲤还是有一定参考性的。
有意思的是,这篇研究虹鳟鱼过度喂养的文献,开篇也说了,鱼类过度喂养相关的研究极少,人类知之甚少,看来这是一片学术蓝海啊!
不过农林牧副渔的就业前景,似乎是大生命科学最惨的一类,也难怪会成为学术蓝海。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这篇文献:
实验组,每天过度喂食,一直到拒绝进食。对照组,每天用 1% 体重的饲料喂食。
A、喂食量对照;B、BMI变化对照
研究者通过对比研究,在第2周和第8周观察到了血液血清学、组织学和免疫学变化。
研究明确了过度喂食虹鳟鱼会诱导肥胖,并对鱼类的健康造成负面影响,尤其是在免疫方面。
首先发生变化的是肝脏脂肪指数和血液成分:
随着脂肪的不断积累,会使得鱼肝脏和巨噬细胞增大。
A、第二周肝脏对照;B、第八周肝脏对照
在 2 周时,过量喂食的鳟鱼在肥大的肝细胞中有大液泡出现,这被认为是大泡性脂肪变性(脂肪肝了)。
到了第八周的时候,则直接出现了空泡,这往往和细胞凋亡或坏死有关。
除此之外,与应激或肥胖相关的基因,例如 IL-10、CD36、 TLR2、HSP70等基因,会在过度喂食的鱼类中出现过表达。
A第二周基因表达对照;B第八周基因表达对照
过度喂养带来的肥胖,还会使得鱼的身体内产生更多的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从而导致淋巴细胞凋亡。
以上的综合原因使得,过度喂食鱼类会导致严重的压力和免疫抑制,这背后涉及到蛋白质代谢紊乱、免疫炎症、过度摄食应激……
最终可能在长期慢性炎症的作用下导致鱼类对传染病的易感性增加。
研究者认为,整个硬骨鱼纲的鱼类,过度喂养都应该会导致相关的负面结果。
所以锦鲤过度喂养,的确会导致相应的健康问题。
趵突泉的锦鲤真的太胖了,再喂食真的有可能嘎掉。
所以,我最终得出的结论是,趵突泉为了锦鲤的健康,设置【减肥中心】科学控制饮食、增加锦鲤运动量,使其减肥而达到健康的结果,是非常科学而合理的。
最后也替趵突泉再呼吁一下:
游客文明观赏锦鲤,不要随意投喂,保护景区生态与锦鲤健康。
从19世纪下半页到20世纪的上半页,在这大约100年的时间,人类通过易于研究的模式生物,发展出了整个现代生物学、生理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等。
主要的模式生物与生命科学发现的对应关系:
微生物:
噬菌体[2](DNA研究、中心法则、分子生物学、进化模型)
盘基网柄菌(真核生物细胞发育、运动、信号传导模型)
大肠杆菌[3](细菌遗传学、新陈代谢、基因突变研究、分子克隆受体)
酿酒酵母(细胞分裂、细胞器研究)
莱茵衣藻(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
嗜热四膜虫(真核生物基因功能)
植物:
小立碗藓(植物进化、发育学、生理学)
拟南芥[4](植物遗传学、植物分子生物学)
豌豆(遗传学)
无脊椎动物:
秀丽隐杆线虫(分子生物学、发育生物学)
秀丽隐杆线虫的透明胚胎
黑腹果蝇 (遗传学、发育生物学、分子生物学、人脑退化性疾病模型平-神经退行性疾病致病基因插入果蝇中进行表达[5])
脊椎动物:
斑马鱼[6](透明胚胎、胚胎发育、转基因研究)
鳉鱼-底鳉[7](耐寒耐高温耐低氧耐环境污染、胚胎学、生理学、毒物学、激素对行为的影响)、弗氏假鳃鳉(脊椎动物最快性成熟-14天,衰老、疾病、进化研究)
斑胸草雀(鸟类模式生物)
小鼠[8][9](人类遗传学模型、表型模型、生理模型、疾病模型)
爪蟾[10](全年产卵,胚胎发育模型)
狗(生理学)
猴(猕猴、食蟹猴等,人类疾病模型、大脑模型,无法用小鼠研究的人类传染病等等[11]。近年来试验猴价格暴涨,正是因为人类面临大型传染疾病-新冠)
在人类大脑研究表面,猴类比起小鼠具有明显的优势,相比起黑猩猩,伦理接受度又更高
可以说,整个现代生物学体系,就是通过研究模式生物发展起来的。模式生物往往在同门/同纲/同目,具有繁殖快、易于研究、易于观察等特点。它们作为同类动物的代表,只需要把它们研究清楚,便可以了解整个目、纲、门……甚至所有生命的共同规律。
^Roh, HyeongJin, et al. "Overfeeding-induced obesity could cause potential immuno-physiological disorders in rainbow trout (Oncorhynchus mykiss)." Animals 10.9 (2020): 1499.
^Salmond G P C, Fineran P C. A century of the phage: past, present and future[J]. Nature Reviews Microbiology, 2015, 13(12): 777-786.
^Blount Z D. The natural history of model organisms: The unexhausted potential of E. coli[J]. Elife, 2015, 4: e05826.
^Koornneef M, Meinke D. The development of Arabidopsis as a model plant[J]. The Plant Journal, 2010, 61(6): 909-921.
^Jeibmann A, Paulus W. Drosophila melanogaster as a model organism of brain disease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 2009, 10(2): 407-440.
^Khan F R, Alhewairini S S. Zebrafish (Danio rerio) as a model organism[J]. Current trends in cancer management, 2018: 3-18.
^Burnett K G, Bain L J, Baldwin W S, et al. Fundulus as the premier teleost model in environmental biology: opportunities for new insights using genomics[J]. Comparative Biochemistry and Physiology Part D: Genomics and Proteomics, 2007, 2(4): 257-286.
^Phifer-Rixey M, Nachman M W. The Natural History of Model Organisms: Insights into mammalian biology from the wild house mouse Mus musculus[J]. Elife, 2015, 4: e05959.
^Rosenthal N, Brown S. The mouse ascending: perspectives for human-disease models[J]. Nature cell biology, 2007, 9(9): 993-999.
^Cannatella D C, De Sá R O. Xenopus laevis as a model organism[J]. Systematic Biology, 1993, 42(4): 476-507.
^Gardner M B, Luciw P A. Macaque models of human infectious disease[J]. ILAR journal, 2008, 49(2): 220-255.
来源:小吴说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