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74岁的刘女士因为腹痛就诊于西安市第三医院消化内科。患者已于外院行胃镜检查提示胃体上段前壁可见一直径约2cm的球形隆起,顶端凹陷,超声内镜扫描可见固有肌层一低回声占位,病变最大截面约25.1mm*21.3mm,考虑胃间质瘤。上腹部增强CT提示胃小弯侧胃壁
近日,74岁的刘女士因为腹痛就诊于西安市第三医院消化内科。患者已于外院行胃镜检查提示胃体上段前壁可见一直径约2cm的球形隆起,顶端凹陷,超声内镜扫描可见固有肌层一低回声占位,病变最大截面约25.1mm*21.3mm,考虑胃间质瘤。上腹部增强CT提示胃小弯侧胃壁黏膜下可见一类圆形轻度强化影,腔内生长,大小约30mm(前后径)*28mm(上下径),病变内可见少许气体影及液体密度影,病变局部与胃腔相通,考虑间质瘤可能。然而患者血型为AB型 Rh阴性。因为Rh阴性血型的人群稀少,所以被称为珍贵的“熊猫血”。针对这种血型的患者,备血十分困难,若术中术后大量出血,可能存在血液供应不足,出现生命危险,这对手术医生的技术水平和心理素质提出了巨大挑战。
之后,刘女士一家慕名找到西安市第三医院消化内科主任杨琦。住院后杨主任充分评估超声胃镜及腹部增强CT结果,考虑起源于固有肌层的胃间质瘤(图1),大小约3cm,类圆形,腔内生长为主,CT评估无转移病灶,可考虑不开刀、经内镜将肿瘤切除,但考虑患者为稀有血型,需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并做好大出血等并发症发生时的应急预案。
图1 超声胃镜下胃肿物
在杨琦主任的指导下,术前请麻醉科会诊评估患者麻醉风险;与输血科充分沟通,积极于西安市中心血站调取AB型Rh阴性红细胞悬液2单位作为术中备血;请普外科会诊明确肿瘤大小、范围及所在位置,做好术中并发症发生时随时中转手术的应急预案。充分于家属沟通后,杨琦主任为患者行胃间质瘤内镜下全层切除术。术中杨琦主任精细操作,避过每一根可以避过的血管,对无法躲避的血管提前预处理,最终术中无任何出血顺利将瘤体切除,术后金属夹完美闭合创面,将瘤体取出送检(图2)。术后第3日患者开始流质饮食,术后第6日顺利出院。目前随访中。
图2 内镜下全层切除术(A:内镜切除;B:封闭创面)
科普时间
胃肠道间质瘤
胃肠道间质瘤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 是消化道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发病率约占消化道肿瘤的0.1%-0.3%。胃肠道间质瘤可发生于消化道任何部位,原发部位以胃和小肠多见。常见症状有腹痛、腹部不适、消化道出血、腹部包块等多样的消化道症状。正因为其临床表现多样、缺乏特异性,尤其是在早期,胃肠间质瘤不易被诊断发现。在首次就诊的胃肠间质瘤患者中,有20%-30%的患者已发展成为晚期,有11%-47%的患者已发生肝转移和腹盆腔转移,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那么我们如何尽早的发现胃肠间质瘤呢?胃肠间质瘤患者早期无任何不适症状,常常是在行胃肠镜检查时无意中发现。比如在行胃肠镜检查时发现突出腔内的隆起性肿物;再行超声内镜检查明确肿物的起源层次、大小、生长方向等。有时,较大体积的胃肠间质瘤也可以在CT或MRI检查时被发现,但仍然需要行超声内镜检查进一步明确。
目前,其治疗原则是未发生转移的胃肠间质瘤应完整切除病灶,避免肿瘤破裂;对于伴有转移的胃肠间质瘤通常采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但难以根治。瘤体切除方式包括外科手术切除和内镜下切除。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3cm的胃肠间质瘤已经可以通过胃肠镜行内镜下切除,保留了器官的完整性。对于>3cm或向腔外生长为主的瘤体,考虑外科手术切除。与外科手术相比,内镜下治疗保留可器官的完整性,同时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饮食快、住院时间短、成本低等优点。
EFTR
内镜下全层切除术(Endoscopic full-thickness resection,EFTR)是切除胃肠间质瘤主要的内镜技术之一。该术式在内镜下切开胃壁的黏膜及黏膜下层,逐层分离暴露出肿物,沿肿物外缘逐渐剥离。因胃肠间质瘤常常起源于胃肠壁固有肌层的深层,和胃壁最外层也就是浆膜层黏连,所以需要切开胃壁全层“主动穿孔”,达到最终完整切除肿物的理想效果,术后金属夹夹闭缝合创面。该技术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器官的完整性,以及消化道的生理结构和功能。与传统的外科手术相比,EFTR在完全切除率、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方面旗鼓相当,甚至更具优势。
温馨提示
胃间质瘤起病隐匿,因此要科学体检、尽早发现,对于早期的胃间质瘤通过内镜微创切除瘤体,治愈效果佳,患者仍可获得高质量的生活。
来源:华商云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