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茶的审评体系来自哪里?

B站影视 2025-01-16 20:30 3

摘要:出于对获奖的原始冲动,茶界里对赛事的讨论,除了奖金、名次、就是对赛事审评机制的讨论。不管是有没有获得“茶王”的茶人或者茶企,都对白茶斗赛事的评审机制有各自出于不同立场的看法。

白茶斗茶赛对于茶界而言一直都是被广泛关注的存在。

出于对获奖的原始冲动,茶界里对赛事的讨论,除了奖金、名次、就是对赛事审评机制的讨论。不管是有没有获得“茶王”的茶人或者茶企,都对白茶斗赛事的评审机制有各自出于不同立场的看法。

比如有人认为有些白茶尽管外形不够精挑细选匀整好看,但本身内质非常足,在大赛中3克5分钟的浸泡之后,总分并不占优势而被淘汰十分可惜。

而在日常品鉴中,这种内质饱满的白茶反而又是市场青睐的,所以这种标准判断出来的茶与市场选择的茶还是会有些不在同一纬度评判的冲突。

白茶斗茶赛中一直沿用国标GB/T22291-2017《白茶》里对白茶的基础感官审评标准GB/T 23776,这个标准也同时被广泛用于白茶生产和流通的各个环节中。

虽说标准不能一通百通评判所有白茶品质的等级,在日常审评中也有些争议,但确是放之四海而不会出大错的基本标准。

当然标准也是在随着市场的变化而改变的。

沿用至的国家标准并不是一步到位,自然天成的而是经过长期的历史流变,基于其他茶类评判智慧结合白茶特殊的工艺综合而来的国家标准。

白茶类国标的设立,先后有旧国标《GB/T22291-2008》后有新国标《GB/T22291-2017》都有对白茶相关细节的调整,比如评分占比,等级划分(新加入寿眉等级),水分点(从7%调整为8.5%)等等,都是改变,未来相信国标还会随着更加具有适用性而改变。

*新国标《GB/T22291-2017》水分点调整为8.5%

而让我们好奇的是白茶感官审评以及评判标注的建立是怎么来的呢?或者说,我们能从白茶被归为独立茶类到现在有了独立的审评体系是怎么形成的呢?我们需要回看白茶的源流……

01.

茶叶的出口检验是茶叶评审体系建立的雏形

关于白茶的评价其实是脱胎于中国茶史源流以来形成的约定俗成的潜意识,这种意识的形成,从古至今都有逐渐完善全面的转变印迹。

比如,从茶叶可考最老的古书《神农尝百草》就简单论述了“茗,苦荼,味甘苦,微寒无毒,主瘘疮,利小便,去痰渴热,令人少睡”这是从茶的基本味觉感受、药性、功效等方面的描述。

再到后来,茶的利用属性的转变,从药用到饮用且人们对茶有了更深更多维度的解读。比如,唐陆羽《茶经》三之造中的“自采至于封七经目,自胡靴至于霜荷八等”从色香味形等多个角度对茶分成8个等级。

另外,宋蔡襄《茶录》也是从茶汤色(色,茶色贵白)、香气(香,茶有真香)、滋味(味,茶味主于甘滑);更有宋代黄儒《品茶要录》中有更加细致的评茶语言,“凡肉理怯薄,体轻而色黄,试时虽鲜白不能久泛,香薄而味短者,沙溪之品。凡肉理实厚,体坚而色紫,试时泛盏凝久,香滑而味长者,壑源之品也。”

由古而来,这些都是构成人们对茶鉴赏以及对于茶叶审评的思维基调的构成。

基调不可或缺,但是关于比较系统的对茶等级的评判与品质的鉴定还是来源于对内与对外流通中衍生出的。在国内,民国初年,茶叶生产衰退,茶叶掺假之风猖獗,也曾有清状元张謇建议《拟据整理茶叶办法并检查条例》,从出口茶的色泽、形状、香气、滋味,判断“其纯净度,分别等级,盖用合格印证……”

*清代茶叶检验场所/图片源自网络

在对外,早期出口茶检验的初衷也是为了杜绝中国茶流通中的“假茶”。18世纪随着中国茶叶对外贸易的频繁,美国、英国与日本纷纷设立相关茶叶法规禁止假茶的进口。

*清末上海港出口的外销茶/图片源自网络

随着时代进步,科技的深入,关于茶叶检验相关的设备的引入,茶叶的检验又增加了其他的维度。中国于1915年才开始上海、汉口、广州等通商口岸实行出口的检验,检验品质、水分、粉末、灰分等项目。

在之后的1931年国民政府颁布第一个出口茶叶检验法令,不合格的茶叶不予出口,只是受时代限制,检测项目仅有灰分和水分两项,指导1937年才有茶叶品质、着色、水分、灰分、包装等更多项目的规定。

在此基础上,茶叶的检验标准不断随着时代改进完善,有增加了品质评测的部分。比如就白茶而言,可考的出口年限在1890年,最早从事白茶贸易公司的就数中茶福建公司前身为中国茶叶公司福州分公司了。

对外贸易的加深必然会涉及相关毛茶茶收购品质的确定,收购价与成品出口价格的设定,所以中茶公司也有自己的一套“茶叶进出口公司评茶叶计价以及标准样管理办法”。

*内容来源于危赛明《中国白茶史》

比如,“对样评茶,按质论价,好茶好价,次茶次价”,其中白毛茶的计价策略就是“干看嫩度,色泽并重,适当净度与形状;湿看以叶底色泽,兼闻香味为主,适当结合嫩度”。

这时候的白茶评价体系诚然又是服务于定价,服务于经营,服务于对外贸易的。白茶作为福建的特种外销茶类,其审评标准的制定,等级确立的源头都来自出口茶评价体系。

02.

白茶品质评价体系来自于“中茶”时期

“中茶”时期,白茶贸易逐步鼎盛,从1950中茶公司创立的当年白毛茶产量为1100担(每担50千克),但出口为零,到后来的1969年白茶出口量355吨,在所有出口茶类占比16%。

这个过程中,有白茶工艺的探索,有白茶等级的确立,白茶理化性质的研究,品质评定的智慧留存,都是对白茶这一茶类确定了框架式的基调。

比如,早期白茶的出口是属于乌龙茶类,并没有独立分支。

而在1954年11月15—20日中茶福建公司和福州商品检验处联合在福州召开乌龙茶、白茶研究会议,大会决议,“白茶类不应划入乌龙茶类,能须保留,且将白茶类划分为白牡丹和贡眉两个花色,其中白牡丹有特级至三级,4个等级;

贡眉有特级至三级,5个等级”。因此那时候,白茶仅有2个花色,9个等级。同时对白茶审评品质、因子权数、等级给分等进行规定,这些标准的产生就是白茶评价初具体系的形成。

寻找史料发现,在一份由黄执中编写的来自福建省茶叶进出口公司关于《白茶精制工艺和品质审评》中可以清晰的看到,小白毛茶、大白、水仙白等各等级品质划分与感官指标。

其中所使用到的评茶术语很多与现行的体系并无二异,比如“芽叶连枝”“毫香显”,其中我们现在惯常使用的“清鲜纯爽”也来自于当时的“鲜嫩,浓爽”……

*中国茶叶进出口公司《白茶精制工艺与感官审评》

另外,在当时,白茶的审评方法中就有明确的白茶审评用具与红、绿茶同相同,并且取样3克浸泡五分钟,这也是沿用至今的审评方法。

*新国标《GB/T22291-2017》白毫银针感官审评术语

并且外形与内质各有四个审评项目,分别是嫩度、色泽、形状、净度,香气、滋味、叶底、汤色等等。并且在各项目给分比重上,外形项目上嫩度、色泽各30分,形状、净度各20分,内质项目上叶底、色泽各50分,其他香气、滋味不打分但要符合各级茶要求,汤色不评定,不给分,总分采用外内两项评分加权平均计算。

对比下来,“中茶”时期整体白茶审评框架与现今流行的体系大差不差,只是随着市场的转变,出口转内销导致的市场需求与对白茶审美品鉴的改变,审评体系中的评茶术语、定分方式、甚至白茶的分类都有所改变。这也是算是顺应时代的自然变化了。

*旧国标《GB/T22291-2008》时的白茶感官审评各因子评分占比

视角回到现今,单看两次国标的调整,就代表了市场风向在有意无意的引导着标准的设立,比如白茶外形占比从40%到25%,香气占比从20%到25%,滋味占比20%到30%,这是白茶审美从重外形到重内质的小小的转变。毕竟茶作为入口的饮料,国标的评定结合实际需要来建立公平理性的评价体系才更符合现今的要求吧!

那么未来,你认为,现行的白茶评价体系还会再改吗?

来源:滴水熵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