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国宝”马黛茶的种植史演变

B站影视 2025-01-16 00:55 3

摘要:马黛茶,又称“巴拉圭茶”“耶稣会士的茶”,其学名是巴拉瓜尔(,是一种原产于南美洲巴拉那河附近的树木之叶,被阿根廷、巴西、巴拉圭、玻利维亚等国视为“国宝”级茶饮,更有“仙草”“神来之草”“绿色黄金”的美誉。马黛茶深深植根于南美洲的习俗和文化中,尤其是阿根廷。阿根

马黛茶,又称“巴拉圭茶”“耶稣会士的茶”,其学名是巴拉瓜尔(,是一种原产于南美洲巴拉那河附近的树木之叶,被阿根廷、巴西、巴拉圭、玻利维亚等国视为“国宝”级茶饮,更有“仙草”“神来之草”“绿色黄金”的美誉。马黛茶深深植根于南美洲的习俗和文化中,尤其是阿根廷。阿根廷是世界领先的马黛茶生产国和出口国。在阿根廷,马黛茶消费的频繁程度使其成为仅次于水的饮品。根据阿根廷国家马黛茶研究所(INYM)2020年的一份报告,马黛茶消费存在于90%以上的家庭中,每个阿根廷人一年大约要喝100升马黛茶,消耗约6.4公斤的马黛茶茶叶。马黛茶从最初被瓜拉尼人发现至今,已经拥有五百余年的历史,对阿根廷乃至南美大陆的身份认同和文化传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西班牙殖民者和欧洲移民运动的带动下,马黛茶文化逐渐从南美大陆走向世界各地。

一、殖民前期:马黛茶的起源(15至17世纪初期)

马黛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前哥伦布时期的巴拉圭,该地区巴拉那河附近的原住民瓜拉尼人最先发现马黛这种植物。贝尔纳维·科沃神父和英国植物学家、探险家约瑟夫·胡克尔二者皆赞同是瓜拉尼人发现了马黛茶这一想法,前者更是在《新世界》中证实了马黛茶又被命名为巴拉圭茶的说法。

马黛茶的土著称之为caá-mate,正是瓜拉尼语(卡阿caá:植物/丛林)和克丘亚语(马黛mate:用作装茶容器的葫芦)的组合。瓜拉尼人通常用陶罐或空心的葫芦瓢喝caá,咀嚼后利用牙齿滤掉草渣,再用麻过滤后,利用挖空的甘蔗秆将汁水吸入体内。马黛茶对于瓜拉尼人来说,具有食用、药用、占卜、货币等多重功能。

瓜拉尼人很早就发现了马黛茶提神醒脑的功效,饮用这种茶会产生一种微妙的幸福感,能够唤醒感官且赶走睡眠,使他们感到精力充沛。由于caá一词亦有“众神的礼物”之意,瓜拉尼人又将卡阿叶用作占卜手段和崇拜对象,为其赋予超自然的功能。在无数瓜拉尼的仪式中,多人经常共用一个马黛茶葫芦来达到占卜、祭祀的效果。此外,马黛茶曾是瓜拉尼人与其他民族在贸易中的货币,瓜拉尼人的足迹遍布亚马孙河与拉普拉塔河流域的巴拉圭、阿根廷、巴西地区,成为马黛茶文化向外传播的主要途径,形成以巴拉圭地区为核心的马黛茶消费文化圈。马黛茶在西班牙殖民者到来之前,已经在瓜拉尼人中得到普遍饮用。

16世纪,马黛茶消费在西班牙殖民者之间开始流行起来。1537年,西班牙殖民者建立了巴拉圭的首都亚松森,成为第一批在瓜拉尼人土地上定居的欧洲人。殖民前的亚松森几乎未发展起任何与外界的贸易和联系,西班牙人的到来打破了瓜拉尼人社会原本孤立的局面,双方迅速建立起全面的联系,甚至超越了当地部落之间的关系。随着殖民程度的不断深入,西班牙人开始接触到马黛茶这种饮品,他们注意到瓜拉尼人随身携带的武器和皮袋,里面装着压碎和烤过的马黛茶叶子,便开始同原住民一样饮用起马黛茶。瓜拉尼人将他们对马黛茶的热爱和理解传递给了西班牙人,后者通过殖民贸易的扩大,在当时的拉普拉塔河总督区开始传播马黛茶;16世纪后期,马黛茶的消费急剧增加。

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马黛茶的饮用和消费引起了殖民者之间的冲突。根据历史学家丹尼尔·巴尔马塞达的说法,1592年,消费马黛茶已经成为西班牙人、克里奥尔人,还有瓜拉尼人的共同活动,但它的消费引起了征服者的争议。这种冲突的根源在于马黛茶的生产活动会提高印第安人的死亡率,降低当地的劳动效率。尤其在委托监护制下,马黛茶在商业中的成功使西班牙监护主对当地居民施加更大的压力来获取马黛茶,印第安人被迫到距离亚松森150多公里外的野生马黛茶种植区寻找马黛原料,像牲口一样工作。

大量印第安人饿死于丛林中,或坠入峡谷被老虎吞食,加剧了当地的采掘经济压力。因此,饮用马黛茶在殖民地领导者看来成为一种有害的行为。1596年,亚松森的一名市政工作人员在给拉普拉塔总督埃尔南多·阿里亚斯·德·萨维德拉写信时提到:“喝马黛茶的恶习在西班牙人中,包括他们的妻子和孩子间传播得是如此严重,以至于他们与满足于每天只喝一次马黛茶的印第安人不同,需要不停地饮用马黛茶,不喝它的人非常罕见。”总督埃尔南多立刻给西班牙国王写信,声称马黛茶的消费是一种恶习,并在当地颁发禁令:“从现在起,任何人不得派印第安人去任何有马黛的地方寻找马黛茶,否则将失去所有的马黛,并在公共广场上进行马黛茶焚烧;凡是想带马黛茶进城的人,将被罚款一百比索,作为支付战争和告发者的费用。”

在17世纪初,耶稣会出于对原住民境遇的同情,大力支持总督埃尔南多对马黛茶生产的禁令。1610年,新任总督也将马黛茶称为一种可恶和肮脏的陋习,需要被禁止。1612年,埃尔南多再次被任命为总督,并继续在拉普拉塔河禁止种植和饮用马黛茶。然而,马黛茶却仍然在私下里秘密流通,这种广泛的消费使其成为巴拉圭除烟草外的主要食品,大量土著劳动力被雇来收获野生马黛茶叶。

二、耶稣会时期:马黛茶的扩大(17至18世纪)

17世纪至18世纪,马黛茶生产的扩大与当地传教的耶稣会密切相关,耶稣会实现了马黛茶的大规模系统人工种植。耶稣会创立于1540年,于16世纪后期开始在瓜拉尼人的土地上建立一系列定居点,为使原住民皈依天主教,其传教地点遍布瓜拉尼地区,在当地传教中引入了马黛这种作物。1604年,耶稣会获得了巴西、阿根廷、巴拉圭和乌拉圭部分领土上的传教授权,有力地推动了马黛茶的生产。马黛茶通过耶稣会的人工种植,在拉普拉塔河流域地区得到广泛传播,并从那里外传到智利和秘鲁。耶稣会士更喜欢像喝茶一样喝马黛茶(而不是像瓜拉尼人那样用吸管和葫芦瓢进行饮用),因此,马黛茶被许多西方人称为“耶稣会士的茶”。

耶稣会传教团最初反对马黛茶的生产和消费,认为采摘马黛茶叶对印第安人而言是残忍的行为,应该被禁止。但由于耶稣会的传教士们需要硬币来纳税、支付皇家贡品、购买村庄中不生产的物品,而马黛茶商业化恰好可提供大量的经济盈余,因此到17世纪中叶,耶稣会开始寻求种植马黛茶的方式,并成为原本野生马黛茶种植垄断者的有力竞争对手。

1645年,耶稣会向西班牙王室请愿成功,获准他们在拉普拉塔河流域(主要是阿根廷的米西奥内斯地区)生产和出口马黛茶,并从布宜诺斯艾利斯议会那里获得了每年销售12000阿罗巴的配额。米西奥内斯省拥有亚热带环境,气候温和,植被茂盛,土壤肥沃,被认为是发展殖民计划的理想之地。耶稣会最初遵循正常的生产程序,派遣数千名瓜拉尼人长途跋涉到沼泽地,那里生长着最好的树木,可以收获自然生长的马黛茶叶子,但这一举措却导致许多印第安人在沼泽中生病或死亡。

为避免采摘野生马黛茶所造成的人员伤亡,从1650年到1670年,耶稣会设法驯化了这种植物。耶稣会发现了增加马黛茶产量的秘诀:马黛种子只有在被巨嘴鸟吃完后才会发芽。这一发现使耶稣会能够开发大量的马黛茶树苗,并在阿根廷米西奥内斯的原住民中建立了种植园,以生产马黛纯叶而闻名。除了成功地驯化和建立种植园外,他们还通过马黛茶进行了大量交易,使马黛茶的商业运输网络超越了传教士的边界。

首先是拉普拉塔河的商业轴心,然后从那里通过陆路传播到上秘鲁、下秘鲁、厄瓜多尔和智利,并从瓦尔帕莱索向北出口到卡亚俄、瓜亚基尔和巴拿马的港口。耶稣会为马黛茶的传播和商业化做出了巨大贡献,使其扩展成为南美洲殖民地许多城市的重要产品。在18世纪,他们获皇室的许可成为产品的主要销售商。

在1676年前后的工业繁荣时期,除了耶稣会掌管的阿根廷米西奥内斯地区,马黛茶主要的生产中心还有巴拉圭亚松森的东北部地区比亚里卡和巴西的巴拉那,后两者主要为马黛茶的天然种植区。耶稣会的人工种植和在税收、劳务中获得的特权对天然种植区形成巨大的威胁,因此遭到了巴拉圭和巴西生产者的排挤。

在17世纪,马黛茶被征收重税,如什一税和阿尔卡巴拉税,马黛茶税成为亚松森、圣菲和布宜诺斯艾利斯的重要收入来源。1680年,西班牙王室对马黛茶征收特别税,以资助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国防和驻军工程。耶稣会试图使马黛茶的消费传播到圣菲和布宜诺斯艾利斯的重要商业中心,并设法获得了以上几类税种的豁免。

同时,神父们在传教区有30个村庄和大量印第安人,其中只有一小部分被委派给巴拉圭,其余都用于村庄中的马黛种植园,他们既不为委托监护制服务,也不为国王服务。这些特权导致耶稣会与巴拉圭和巴西的马黛生产者产生了激烈的冲突,后者指责耶稣会士用廉价的马黛茶充斥拉普拉塔河流域的市场,并开始对耶稣会的出口施加限制。在亚松森当局与耶稣会的正规军发生权力冲突后,秘鲁总督任命波托西市市长马蒂亚斯·德·安格斯·戈塔里将军为法官,于1731年向西班牙国王报告此事。报告中谴责了传教士的过度敛财和对印第安人的剥削,指责他们利用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去生产廉价且质量低下的马黛茶。亚松森政府和监护主对西班牙王室持续而系统的施压,导致了耶稣会的特权最终被禁止。

在1768年耶稣会被镇压后,由耶稣会士主导的阿根廷马黛茶生产区的重要性开始下降,马黛茶生产开始了结构性调整时期,邻国巴西和巴拉圭在马黛茶的商业开发中开始发挥重要作用。由于耶稣会的解体和西班牙王室的管理不善,米西奥内斯原本自给自足的经济开始让位于以剥削为基础的市场化生产,开采和商业化落入私人手中,开始对土著劳动力过度剥削,导致马黛茶行业的衰落,居住在传教区的瓜拉尼人也不断减少。在1768—1809年间,米西奥尼亚地区从原本的9万人减少至不到4万人。这种人口和经济的衰退是无法逆转的,尽管阿根廷米西奥内斯的马黛茶生产仍在继续,但地位已经不复从前,而巴拉圭作为马黛茶的主要生产国重新获得了无与伦比的地位。同时,巴西因巴拉那州马黛种植园的巨大扩展而受到青睐。

三、独立时期:马黛茶的周期性扩张(19至21世纪)

到18世纪末,布宜诺斯艾利斯和秘鲁的马黛茶市场迅速扩张。1816年是巴拉圭向拉普拉塔河出口马黛茶的最后一年,也是最昌盛的一年,达到29万阿罗巴。由于亚松森和布宜诺斯艾利斯之间发生政治分歧,布宜诺斯艾利斯下令全面封锁亚松森的烟草和马黛茶交易,导致双边贸易陷入衰落。美国独立战争后(1810-1826),无论是阿根廷还是巴拉圭,都失去了马黛茶的主要生产区地位,巴西曾一度成为马黛茶生产的中心。尽管阿根廷继承了拥有世界上最大马黛茶消费人口的米西奥内斯省,但耶稣会传教团的衰落导致阿根廷的产量不断下降,而需求的不断增加使得阿根廷不得不开始从巴西巴拉那高原进口马黛茶,推动巴西随后成为马黛茶的主要生产国。

自19世纪70年代开始,拉美进入初级农业出口模式,马黛茶种植业得到恢复和扩大。对这一资源的开采和控制,在阿根廷米西奥内斯和周围边境国家之间引起了激烈的争端,在19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这个边界地区是一个政治和行政非常不稳定的区域。直到三国同盟战争(1864—1870)发生,巴拉圭战败后失去了对马黛茶市场和部分拥有野生马黛茶领土的控制,这些都落入了巴西和阿根廷联邦的手中,马黛茶种植开始在两国逐渐繁荣。巴拉圭北方印第安人的领土最终被纳入阿根廷扩张的版图中,耶稣会传教士一度被分割的地区也得到了恢复,同时巴西巴拉那上游野生马黛森林也逐渐得到开发,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种植园。这些种植园主要由资本家代理控制,在公开的奴隶制下实施强迫劳动制度。他们为此招募了巴拉圭、巴西、阿根廷的移民,形成所谓的马黛茶种植奴隶“门苏”。

19世纪80年代,米西奥内斯的分离运动使阿根廷重新成为马黛茶的主要生产国家。1881年,米西奥内斯脱离科连特斯省,成为单独的省,70%的面积落入致力于土地投机和发展农工企业的本国和外国公司手中,这些公司侵占了被原始森林和马黛茶种植园覆盖的大片地区。随着国家领土的建立,出现了大型庄园,由于米西奥内斯位于阿根廷与巴西的边界争端,阿根廷鼓励在剩余的土地上大力发展移民和定居,计划在1877年至1930年间建立25个农业殖民地。阿根廷出台了与马黛茶种植园相关的移民政策和国家计划,在整个领土上产生了源源不断的人口流动、资本化和发展。

恰逢20世纪30年代,巴西商人将注意力从马黛茶转向咖啡,给了阿根廷马黛茶种植迅速崛起的机会,国际环境与国内移民政策相结合,使阿根廷重新成为马黛茶的主要生产国。阿根廷为刺激米西奥内斯当地的农业扩张,通过立法的形式向移民提供土地,并规定他们有义务在25%-50%的土地上种植马黛。大部分移民来自中欧和东欧,这些欧洲移民拥有发展亚热带作物的经验,或多或少地从他们的原籍地带来了资源,为阿根廷马黛茶的重新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持。来自阿根廷中心的商人在马黛茶的种植中看到了快速盈利的渠道,使马黛茶的种植获得了新的生命。在阿根廷的移民计划中,马黛茶再次被驯化,为现代种植系统铺平了道路。

在这种情况下,阿根廷的马黛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产量开始恢复,在1920年至1936年期间,米西奥内斯省的耕地面积翻了两番,马黛茶的种植面积增长了20倍,扩种的速度从20世纪初的每年400公顷增加到1926—1935年间的每年4500公顷,产量也从1898年的不到100万公斤增加到1937年的1亿公斤。与此同时,通过移民政策,整个阿根廷的人口从1800年的55万居民增长到1900年的460万居民,移民迅速融入当地饮用马黛茶的风习,从1900年每个居民每年消费3公斤马黛茶,到20年后超过7公斤。马黛茶成为阿根廷的“居民作物”,由于移民政策下大量单位规模较小的中小型生产者的出现,为米西奥内斯省典型的小农经济结构奠定了基础,同时也形成了小农户与大庄园并存的双元制农业结构。

从20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末,马黛茶在阿根廷经历了3次周期性、扩张性危机。由于库存的积压和价格的急剧下降,1935年阿根廷第一次出现了马黛茶生产过剩的严重危机。原本在这一危机下,阿根廷政府应该提高进口关税以减少来自巴西马黛茶的竞争,但由于关税会损害国内马黛茶进口商和潘帕斯小麦出口商的利益,使阿根廷陷入两难的境地,导致危机一直持续。为了继续支持马黛茶生产,1935年阿根廷成立了马黛茶监管委员会(CRYM),此后马黛茶的种植开始受限制,只有在监管机构的明确授权下才能进行。

由于阿根廷禁止新建立马黛茶种植园并实行更加严格的进口政策,导致从1950年开始,马黛茶从生产过剩变成供不应求。因此,在1953年至1957年期间,阿根廷重新鼓励马黛的种植,并对巴西进口马黛茶再次开放,取消了对新种植马黛茶的税收和所有限制,授权扩大种植面积,并允许在15公顷以下的地区自由种植。

一个新的扩张阶段开始:在1955—1959年之间,米西奥内斯省的马黛茶面积翻了一番,从7万公顷增加到14.1万公顷,产量的无限制增加预示着生产过剩危机即将成为经常性危机。CRYM为了追求更大的利润放弃了大部分控制权,给予私营部门更大权利,牺牲了小生产者的利益。市场的饱和、供应的自主化和农工业寡头的囤积战略进一步压低了支付给农民的价格,使阿根廷马黛茶种植陷入严重的危机中,以至于在1966年,阿根廷开始禁止巴西的马黛茶进入国内。尽管在1970年,米西奥内斯省马黛茶的种植面积下降到10.9万公顷,产量下降到13.3万吨,但价格仍然再次暴跌。生产的过度自由化、巴西马黛茶的无限制进口、人均消费下降都导致了马黛茶库存积压的大幅增加和价格的急剧下降。

1970年,阿根廷第二次陷入生产过剩危机,危机一直持续到1985年,使小型马黛茶农场陷入崩溃。尽管如此,马黛仍然是对米西奥内斯农业生产贡献最大的多年生作物。20世纪80年代,一些来自圣菲和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工厂搬到了米西奥内斯,由于新型马黛树种繁殖技术的出现,在1980—1987年之间,该省马黛茶种植面积不断增长,但这并没有导致生产过剩的危机,反而1987年的歉收使马黛茶在自由市场上的价格达到了历史最高点,被人们称为“绿色黄金”。阿根廷破例批准进口,以弥补产品的稀缺性,并为新的种植园发放许可证,开始制定推广计划,旨在通过增加单位面积的作物密度来提高产量。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阿根廷进入新自由主义改革时期,放松了对马黛部门的管制,马黛茶生产逐步由中小型种植园转为大规模分销模式。阿根廷生产机构进行了重组并经历了去工业化进程,国家停止干预以减轻国际价格波动。

1991年,根据第2284号法令,阿根廷解散了CRYM并完全取消了马黛茶的最低价格规定和贸易监管。马黛茶的传统产业链运作模式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大规模食品分销中心作为马黛茶商业化的主要角色进入了舞台,营销成本大量增加。这些巨大的分销中心具有垄断性力量,而农村的小生产者则成为加工/销售链中最脆弱的环节,随着消费价格的稳定,马黛的价格不断降低。其中,一些分销中心开始干预市场,大型马黛茶品牌逐步涌现,不断威胁着传统马黛茶的生产。

在这种情况下,旨在规范该行业的集体行动成为地域社会运动的一部分,“放松监管与监管”之争在某种意义上已变成“连锁与地域”之间的矛盾。由于缺乏技术和财政援助,小生产商无法在平等的条件下与大型生产商和综合公司竞争,后者利用规模经济,减少了中介成本和税收负担,并以新技术和现代营销系统为基础,加速了经济集中和社会分化的进程。马黛茶市场的自由化与生产的现代化相结合,使中小生产者被取代,制造和销售中的寡头垄断日益增加。

马黛茶生产的自由化和大型分销模式的确立使阿根廷马黛的种植面积和总产量都获得上升。1995年,由于存在一定的马黛茶短缺,价格保持相对稳定。因“放松管制”而诞生的新种植园进入全面生产,在1997年达到高峰,随即产生了第三次生产危机(1997—2002),也是阿根廷历史上最严重的马黛茶生产过剩危机。

初级生产者在马黛茶收入中的份额曾经达到30%,1997年后下降至3%以下。由于生产危机时期的盈利水平较低,中小型种植园主不得不将低估的种植园出售给大型种植公司。这一举措导致1995年至2002年间,米西奥内斯的马黛茶种植面积减少了8.8%,降至17.09万公顷,农村人口大量外流。然而,危机并没有阻止马黛茶作为米西奥内斯省经济支柱的持续存在。面对危机,马黛种植者希望恢复国家监管,最终创建了阿根廷国家马黛茶研究所(INYM),致力于促进、鼓励和加强马黛茶的生产、工业化、营销和消费的发展。INYM的建立使生产者在2002—2007年间恢复了他们曾经在马黛收入中的份额。

2010年,米西奥内斯省马黛茶的种植达到17.63万公顷,但土地集中和生产现象明显加强,微型农场几乎完全消失,新的大规模、高产量的大型公司占据了上风。由于阿根廷放松管制并取消了新种植园的授权制度,区域生产能力出现爆炸性增长,并创造了全新的国际市场。马黛茶作为极具差异化的非传统产品,开始在国际茶叶市场上释放出巨大潜力。随着国际需求——特别是亚洲市场的扩大,在1992—2010年间,阿根廷的马黛茶出口价值增加了214.4%,数量增加了153.4%。叙利亚的需求占出货量的三分之二,乌拉圭、巴西、黎巴嫩、智利、玻利维亚、以色列、中国、俄罗斯、美国也占据了其出口市场的一部分。

随着出口的不断增加,马黛茶已经成为阿根廷民族身份和凝聚力的象征。马黛茶的种植史与阿根廷历史上农村耶稣会、原住民的生活密切相关,具有深刻的文化和历史意义,本身的价值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认可。2013年,国民议会(第26871号法律)宣布马黛茶为阿根廷的国宝,强调了马黛生产对社会的重要性,使其成为文化和地区遗产的一部分。2014年,第27117号法律规定每年的11月30日为阿根廷马黛节,主要是为了纪念阿根廷历史上唯一的土著总督安德烈斯·瓜库拉里的诞生日。与马黛茶消费相关的归属感突出了阿根廷的历史、文化和象征性结构,也使拉普拉塔河流域的民族突破边界,在多样化的世界文化中寻求身份认同。

四、小结

从最初殖民前期瓜拉尼人发现马黛茶,到马黛茶成为阿根廷的“国宝”并远销世界各国,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其间经历了多次生产的扩张与衰退,发展历程跌宕起伏。如今,随着马黛茶文化在世界各国的流行,它已经成为一个超越文化传统、超越国界的标志。对于阿根廷人来说,喝马黛茶不仅能够补充能量与营养,更能使人民因情感纽带和激情而团结在一起。阿根廷政府将马黛茶节日打造成一项旅游活动,与其他庆祝活动联系起来,形成一条“马黛路线”。

这是一条以马黛茶生产为主题的旅游线路,它贯穿整个生产区,涵盖了科连特斯省北部和米西奥内斯省的全部地域,以旅游、文化和美食的介绍方式,使游客体验整个马黛茶的生产链,更深刻地认识到国宝级茶叶“马黛茶”的历史和文化。未来马黛茶文化的流行,将进一步带动阿根廷的茶叶出口,使其成为世界上位居前列的茶叶生产与出口地区。#马黛茶##新资源食品#

来源:白菜豆腐汤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