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土城渡口、二郎滩渡口、茅台渡口,红军曾经战斗过的遗址、会议旧址、指挥所旧址、毛泽东住居等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一级博物馆——四渡赤水纪念馆将土城老街、四渡赤水第一渡口连为一体,综合运用雕塑、油画、图片、文字、实物相结合的方式,采用声、光、电等技术手
茅台镇全景 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供图
“四渡赤水”是毛泽东军事生涯“得意之笔”。
战役旧址涉及遵义市习水县、仁怀市的土城渡口、二郎滩渡口、茅台渡口等地。昔日红军战略转移激战地,如今红色旅游、生态旅游、白酒文化旅游发展蒸蒸日上。
战役旧址建起纪念馆群传播红色文化
在土城渡口、二郎滩渡口、茅台渡口,红军曾经战斗过的遗址、会议旧址、指挥所旧址、毛泽东住居等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一级博物馆——四渡赤水纪念馆将土城老街、四渡赤水第一渡口连为一体,综合运用雕塑、油画、图片、文字、实物相结合的方式,采用声、光、电等技术手段,生动再现了中央红军四渡赤水,实现战略转移伟大胜利历史。在革命文物数字化展示区,只见游客轻轻点击屏幕上的文物图片,一件立体的数字文物立即跃然眼前。数字互动体验区里,游客则可以通过VR互动设备、全息投影等,近距离感受当年的烽火岁月。
“让文物活起来”“讲好红色故事”,四渡赤水纪念馆不仅仅采用展出的方式。讲解员还创新“讲” “演”的讲解形式,深情讲述《雪山上的小太阳》《铁血女红军》等故事,在故事讲述中穿插观众互动表演等新颖的讲述形式,增加了互动性、趣味性、体验性。
近年来,纪念馆还组建以讲解员为主体的“四渡赤水宣讲团”,着力打造“专业讲解员”“小小讲解员”“志愿者宣讲队”“专家宣讲队”红色文化宣讲人才队伍,成为贵州省宣讲红色文化的主力军。创建四渡赤水艺术团,编排了《长征组歌》《激战青杠坡》等一批歌曲、舞蹈、小品、情景剧等文艺节目,开展进学校、进村寨、进社区、进机关、进军营、进企业、进网络的“七进”活动,义务演出上千场。
四渡赤水纪念馆还组织红色文化研究、举办专题巡展、开展红色教育培训、创建红色故事讲述网络观看品牌等方式传播红色文化,2023年7月成功入选“2022全国文化遗产旅游百强案例”。
四渡赤水纪念馆内分享红军故事《少年英烈袁咨桐》 四渡赤水纪念馆供图
红军用作消炎的白酒成为千亿产业
茅台渡是“四渡赤水”中第三渡的渡口。当年红军四渡赤水期间,为防止伤口发炎、感染,主要用茅台酒清洗,广大伤员得到医治,极大地提升了红军战斗力。
在红色精神感召下,革命老区干群奋发图强,加快发展。仁怀市喜讯连连,2021年9月获“中国酱香白酒核心产区”称号;2023年9月布鲁塞尔国际烈性酒大奖赛组委会授予仁怀市“世界酱香白酒核心产区(贵州·仁怀)”殊荣。2023年茅台镇地区生产总值约1500亿元,位列2024镇域经济全国500强第八,2024镇域经济西部百强镇第一。以白酒为主导产业,茅台镇成为我国中西部地区第一个GDP突破千亿元的小镇。
绿色发展助力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在产业发展突破的同时,遵义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从“分河而治”到“齐心共治”,以系统观念和法治思维探索建立了一整套生态环境保护机制,构筑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安全屏障,赤水河流域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取得显著成效。
作为中国工农红军“四渡赤水”所在地,如今的赤水河,不仅是英雄河、美酒河,更是生态河、美景河。2010年8月,赤水丹霞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2024年,生态环境部公布第七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名单,贵州省赤水河流域茅台酒地理标志保护生态示范区成功入选。
抓住长江经济带及国家旅游业发展的先机,遵义依托赤水河流域丰富的旅游资源,打造了全国第一个设施齐全的旅游公路系统——赤水河谷旅游公路。这条旅游公路一端连着中国第一酒镇茅台镇,另一端连着世界自然遗产丹霞地貌的赤水市,中间串起四渡赤水红色文化、国酒文化、巴国文化、盐运文化、考古文化等。如今,这条美丽的旅游文化长廊,吸引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正不断加强,成为助力贵州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重要支撑。
来源丨《贵州文旅》
编辑丨刘霜
二审丨张芬
三审丨赵林
来源:天眼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