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兰亭金奖得主崔寒柏先生曾在一次直播中直言不讳道:“当今很多学书法专业的人其实都不会写书法,包括一些硕士、博士甚至导师,你看他们书写的状态就知道,他们根本就不是在写,而是拿着毛笔在那描。”
兰亭金奖得主崔寒柏先生曾在一次直播中直言不讳道:“当今很多学书法专业的人其实都不会写书法,包括一些硕士、博士甚至导师,你看他们书写的状态就知道,他们根本就不是在写,而是拿着毛笔在那描。”
崔寒柏先生的这番话虽然很刺耳,但是确实是事实,而非耸人听闻,当今很多书法学习者都是痴迷于描绘画,甚至个别备受民众推崇的书法家也在认真的教授描绘画。
崔寒柏先生之所以敢于揭露行业假象,就在于当今书法学习被错误观念带偏,老师在描绘画,就要求学生也描绘画,真正的书法将在这种趋势下逐渐偏离正规。
看过崔寒柏先生书写的人都有一个明显的感觉,那就是熟练的用笔和行云流水的节奏,就如毛笔在纸上舞蹈般令人赏心悦目。
不用看书法,仅仅是崔寒柏先生的书写过程就足以令人悦目娱心,这是当今很多书法家都无法达到的书写境界。
崔寒柏先生能有此书写功力,完全在于他对笔法的独特认识,他认为笔法为流畅书写服务,而非笔画形态,笔画形态只是正确使用笔法的必然结果。
这种笔法观念完全颠覆了人们的认知,一直以来人们都在用笔画形态来揣测笔法,然后再用笔法去描绘笔画形态,更有甚者为了达到完美的笔画形态反复调锋,并以此为傲,当成自己的独门绝技,殊不知不但自己误入歧途,更误导了学生。
惯于描绘画的书家最明显的特征就是规范、秀媚,因为笔画是描出来的,所以很容易达成一致的效果,并且往往怎么好看怎么描,不会有人故意往丑了描。
如果是写出来的笔画,往往根据上下笔的衔接要随时进行调整,根本无法实现笔画的一致性,所以不会规范,也不会照顾秀美。
看过崔寒柏先生作品的人都能够感觉到一种自然、率真的气韵,虽然书写很娴熟,但是相同的笔画和字都没有任何雷同,其中不乏异趣,诠释了“笔软则奇怪生焉”的真谛。
书法虽然传承了几千年,但是在不可抗力的干扰下,出现了中断期,等到毛笔再次回归民间时,硬笔已经取代了毛笔,毛笔成为艺术创造的工具,没有了实用性书写实践,传统笔法的认知开始模糊。
笔法认知的错误,成为今人学书的最大障碍,不会正确使用笔法,就永远都无法真正登上书法的殿堂。
当今书法已经成为一门纯艺术,崇尚个性和艺术表现力,夸张的造型风格让画字的优势就更为明显,这也让很多人沉迷于画字不愿回归书法正道。
崔寒柏先生是当今书坛少有的能够真正领会笔法真谛的书家,他的作品随意而就,简单朴实,却深得魏晋神韵,这种高古韵致是其他很多书法家无法达到的境界。
赵孟頫说:“结字因时相传,笔法千古不易”,笔法是书法的核心,也是继承的重点,结字要与时俱进,是创新的目标。
今人错误的理解了笔法,也就偏离了继承的正规,又将复刻古人笔画形态和结字当成学书的重点,缺少创新精神,在继承和创新两端都走偏了,又怎么能够写出媲美古人的作品呢!
来源:七陆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