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第二天,她总是顶着两个黑眼圈,精神萎靡,工作效率直线下降,生活也变得一团糟。听闻艾司唑仑能有效助眠,王女士便在医生的建议下开始服用。起初,一片的剂量确实让她能较快入睡,减少了夜间的觉醒次数,她觉得终于找到了 “救星”。
#头条深一度# 2024第N种回顾方式
54 岁的王女士(化名),近段时间被失眠折磨得苦不堪言。每天夜晚,她躺在床上,翻来覆去难以入眠,脑海里像放电影一样,各种琐事纷至沓来。
第二天,她总是顶着两个黑眼圈,精神萎靡,工作效率直线下降,生活也变得一团糟。听闻艾司唑仑能有效助眠,王女士便在医生的建议下开始服用。起初,一片的剂量确实让她能较快入睡,减少了夜间的觉醒次数,她觉得终于找到了 “救星”。
可没过多久,王女士就觉得 1 片的效果越来越不明显,为了能睡个好觉,她擅自将剂量加到了 2 片。起初,加大剂量似乎有了效果,但久而久之,新的问题接踵而至。
王女士发现自己的记忆力大不如前,常常忘记刚刚做过的事,出门时也总是丢三落四。不仅如此,她还时常感到焦虑,情绪变得愈发不稳定。
王女士这才意识到,随意增加药量可能带来了严重的问题。
那么,艾司唑仑这种药物的作用机制是什么呢?为什么它能起到安眠作用?在本文,我们从医学角度切入,讲解艾司唑仑这种药物。同时,我们将列举三个副作用,希望大家在服药的过程中要格外留意。
失眠,是许多人在生活中可能遭遇的困扰。那种躺在床上辗转反侧,眼睁睁看着时间流逝却无法入眠的感觉,痛苦不堪。长期失眠不仅会让人在第二天感到疲惫、乏力,注意力难以集中,还会对情绪产生负面影响,引发焦虑、抑郁等问题,甚至影响身体健康,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等的发病风险。
而艾司唑仑作为一种常用的治疗失眠的药物,能够帮助患者快速入睡,减少觉醒次数,为失眠患者带来了希望。那么,艾司唑仑为何有如此功效呢?
艾司唑仑是苯二氮䓬类药物,其发挥作用的关键是对中枢神经系统中 γ- 氨基丁酸(GABA)受体的影响。GABA 是人体中枢神经系统中重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它在调节神经兴奋性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艾司唑仑能够精准地作用于 GABA 受体上的特定结合位点,当艾司唑仑与这些位点结合后,会显著增强 GABA 与受体的亲和力。一旦 GABA 与受体充分结合,就会促使氯离子通道开放,大量氯离子内流进入神经元。
氯离子的内流会导致神经元膜电位发生超极化,使得神经元更加难以产生动作电位,从而广泛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这样一来,大脑皮层以及皮层下的神经活动都得到抑制,人的精神和身体逐渐放松下来,为快速进入睡眠状态创造了条件。
再者,从睡眠周期的角度来看,正常的睡眠由非快速眼动睡眠期(NREM)和快速眼动睡眠期(REM)交替组成。艾司唑仑对睡眠周期有着巧妙的调节作用。它会延长 NREM 期的第 2 期,这一时期人体处于浅睡眠向深睡眠过渡的阶段,增加这一阶段的时长有助于人体更快地进入睡眠状态。
同时,艾司唑仑会适当减少慢波睡眠期(NREM 期的第 3、4 期)的时间。因为过度的慢波睡眠可能会导致睡眠过深,反而在醒来后感觉困倦、不清醒。
而且,在 NREM 期第 2 期,人体对外界刺激的敏感度降低,不容易被外界因素干扰而觉醒。所以艾司唑仑通过延长这一阶段,有效减少了觉醒次数。
此外,艾司唑仑对 REM 期的影响相对较小,保证了睡眠结构的相对完整性。使整个睡眠过程更加平稳、有效,从而提升了睡眠质量。
还有,艾司唑仑不仅在治疗失眠方面表现出色,还具备显著的抗焦虑和抗惊厥功效。对于那些因长期焦虑、过度紧张等情绪障碍而难以入眠的患者,艾司唑仑的作用尤为关键。
焦虑状态下,人体的大脑往往处于高度活跃的状态,导致难以自然放松并进入睡眠。艾司唑仑通过精准调节中枢神经系统中的神经递质水平,有效缓解焦虑情绪,帮助患者实现身心双重放松。这种放松不仅有助于快速进入睡眠状态,还能显著减少夜间觉醒的频率,从而提升整体睡眠质量。
除此以外,艾司唑仑的作用机制还体现在其能够平衡大脑中的抑制性和兴奋性神经递质,从而降低大脑的过度活跃状态。这种平衡作用不仅对焦虑引起的失眠有效,还对因其他情绪波动(如压力、恐惧等)导致的睡眠障碍具有显著的改善效果。
通过长期合理使用,艾司唑仑可以帮助患者建立更为健康的睡眠模式,减少对药物的依赖,同时提升生活质量。
值得注意的是,艾司唑仑的使用需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对于不同个体,药物的剂量和疗程可能有所不同,因此患者应严格遵循医嘱,避免自行调整用药方案。通过科学合理的使用,艾司唑仑将成为改善睡眠和情绪健康的重要工具。
总之,艾司唑仑通过独特的药物作用机制,在治疗失眠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帮助众多失眠患者摆脱痛苦,重新获得良好的睡眠。
但需要注意的是,药物的使用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安全有效。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压力的增加,失眠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许多人在寻求解决方案时,往往会考虑药物治疗。艾司唑仑,作为一种广泛使用的助眠药物,确实为许多失眠患者提供了临时的缓解。它通过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帮助用户快速入睡并减少夜间醒来的次数,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睡眠质量。
然而,正如古语所言,“是药三分毒”,艾司唑仑虽然有效,但也伴随着一定的副作用风险。了解这些副作用,对于确保用药安全至关重要。
第一,依赖性与戒断反应。
从神经生物学角度来看,人体的神经系统具有高度的可塑性。
当长期摄入艾司唑仑后,神经系统会逐渐适应药物的存在,并对其产生适应性变化。这种适应性表现为药物耐受性的增加,即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人体对药物的反应逐渐减弱。为了达到最初的助眠效果,患者往往会不自觉地增加药物剂量。
而药物剂量的增加又会进一步加重神经系统对药物的依赖。
一旦形成依赖,在突然停药或减少药量时,就会引发戒断反应。戒断反应的症状轻重不一,轻者可能出现焦虑、失眠反弹、烦躁不安、头痛、肌肉紧张等症状。这些症状不仅会让患者重新陷入失眠的痛苦中,还可能导致情绪波动,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而重者可能会出现震颤、抽搐、谵妄等较为严重的症状,对身体健康构成较大威胁。
例如,有一位长期服用艾司唑仑助眠的患者,在自行停药后,不仅失眠症状迅速加重,还出现了心慌、手抖的情况,情绪也变得异常焦虑,难以集中精力做任何事情。
这就是典型的因药物依赖而产生的戒断反应。
所以,为了避免出现严重的依赖性和戒断反应,患者在使用艾司唑仑时,务必严格遵循医嘱,切勿自行增减药量或突然停药。
第二,认知功能损害。
在使用艾司唑仑的过程中,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记忆力下降的情况。对近期发生的事情难以清晰记忆,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能力也会有所下降。
这是因为艾司唑仑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影响了神经递质的正常传递和神经细胞之间的信号交流,尤其是对与学习和记忆相关的脑区产生了不良影响。
同时,艾司唑仑还可能导致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被外界因素干扰,从而影响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例如,有些老年患者在服用艾司唑仑一段时间后,发现自己经常忘记刚刚做过的事情。在看报纸或看电视时也很难集中注意力,这都可能与药物对认知功能的损害有关。
对于一些需要保持高度认知能力的人群,如学生、从事复杂工作的职场人士等,在使用艾司唑仑时更要谨慎。医生在开具处方时,也会充分考虑患者的职业和生活需求,权衡药物的利弊。
第三,运动协调功能障碍。
服用艾司唑仑后,部分患者会出现运动协调功能障碍的副作用。
这是因为药物对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不仅影响了大脑的高级功能,还干扰了神经系统对肌肉运动的控制和协调。例如,步态不稳、行走时容易摔倒等。
这种运动协调功能障碍在老年人中更为常见,因为老年人本身的身体机能就有所下降,神经系统的反应速度和肌肉力量都不如年轻人。
同时,艾司唑仑的副作用可能会进一步加重他们的行动不便,增加摔倒骨折等意外事件的发生风险。例如,一位老年患者在服用艾司唑仑后,有一次起身去卫生间时,突然感觉脚下发软,身体失去平衡,摔倒在地,导致手臂骨折。
所以,老年人在使用艾司唑仑时,家属一定要加强照顾,提醒患者在服药后尽量避免立即进行剧烈运动或从事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和良好运动协调能力的活动,如驾驶、操作机器等。
也正是这些潜在副作用的存在,即便是发生风险不高,但是我们在面对失眠、焦虑等情况下,也不应该盲目使用艾司唑仑,而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药物。
与此同时,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在用药过程中若出现任何不适或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以便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艾司唑仑虽然在辅助入睡方面有着显著的效果,但它带来的这三个副作用不容忽视。患者在使用艾司唑仑前,应充分了解这些副作用,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
医生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年龄、身体状况、失眠的严重程度等,综合评估后制定个性化的用药方案,将药物的副作用降到最低,同时确保治疗效果,帮助患者在安全的前提下改善睡眠质量。
点击#头条深一度#,就可以看到榜单,阅读更多深度好文章。
参考文献:
1、陈家仪,杨耀芳,汤阳,等.艾司唑仑片与心血管药物合用治疗失眠合并高血压的分析[J].甘肃医药,2024,43(04):350-353+357.
2、白丽琴,王军.云南省10家医院艾司唑仑片使用情况分析[J].中国药物警戒,2019,16(12):734-740.
来源:康复科医师安恒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