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英飞凌全新打造的播客频道 “中文版Podcast4Engineers” 正式上线!这是一档专为工程师打造的声播节目,在这里你将听取英飞凌技术专家对热门应用的深入解析,共同探讨行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英飞凌播客正式上线!
英飞凌全新打造的播客频道 “中文版Podcast4Engineers” 正式上线!这是一档专为工程师打造的声播节目,在这里你将听取英飞凌技术专家对热门应用的深入解析,共同探讨行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针对功率电子,我们开设了We Power AI专辑,欢迎收听第一期内容——《如何优化电力电子系统的功率转换效率》
面对当前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我们对高功率的需求也在持续攀升,这对功率转换的效率提出了更严苛的需求。本期节目,我们邀请了英飞凌专家Gerald Deboy详细解析功率转换的不同阶段,剖析硅、碳化硅和氮化镓在数据中心的理想应用,并分享英飞凌的前沿创新解决方案。
如何优化电力电子系统的功率转换效率?欢迎前往英飞凌官微收听播客完整内容!
以下是本期播客的文字总结,全文阅读预估3分钟。
超大规模数据中心的功率转换挑战
现代数据中心几乎每天24小时不停运行,耗电量占全球总需求的2%左右。随着数据量和人工智能训练需求的增加,电力转换效率变得尤为关键。数据中心需要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以满足高性能处理器的需求,这些处理器虽然电压低至0.7伏,但电流需求高达数千安培。
过去,数据中心使用铅酸电池进行双向转换,先从交流电转换到给铅酸电池用的直流电,然后再从直流电转换回交流电。而现在,在超大规模的数据中心通过整合UPS系统和备用电池到每个机架,确保了不间断电源供应,不再需要单独的电池室。这种整合提高了效率,减少了空间占用,并确保了数据中心的稳定运行。
现代功率转换涉及三大阶段:
• 交直流转换器(AC/DC):先通过AC转DC转换器将230~277伏的交流电转换为48伏直流电,接下来,这48伏的直流电会送到机架的背板上,每个主板都由对应的直流电供电。未来,这一交流电压可能会进一步提升至347伏,优化转换效率。现阶段这一转化效率已超过97%。
• 中间总线转换器:这一阶段的转化效率已经达到了98%,其原理是将48伏的直流电进一步降至12伏的中间电压,预计未来会进一步降至6~8伏,以适应更高效的功率转换。
• 负载点转换器(POL):它一般工作在12伏,以0.7伏的典型输出电压直接给处理器供电。这一步的转化效率通常达到90%左右,就目前看来,这是提升整体效率的关键环节。通过降低中间总线电压,并将负载点转换器尽量靠近处理器,比如安装在处理器背面,调整架构设计以实现整体效率的提高。在此之中,也需要权衡配电过程中的损耗,综合考虑负载实际功率。
其中,备用电池单元也发挥了关键作用,它可以在交流电中断时提供电力,衔接启动发电机的空挡。
英飞凌的解决方案
当前,数据中心发展的基本趋势是:大幅提升单机架的功率水平。随着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数据中心的功率需求也在不断攀升——从过去每机架30千瓦的用电量,跃升到如今的100千瓦甚至更高。面对如此复杂的功率需求,不仅需要更好的半导体器件,还需要创新的拓扑结构和控制算法,以实现在有限的空间内传输大量电力,同时在此过程中保持极高的传输效率。为此,英飞凌通过以下创新解决方案助力数据中心“减负提效”:
宽禁带半导体
使用碳化硅、氮化镓和硅相结合的功率器件,是应对交流电转直流电转换挑战的理想选择。比如在交流转直流电源中,可以使用图腾柱拓扑,在快速开关臂中使用碳化硅,而在慢速臂中使用超结硅。在400V到48V的直流转换器中可以使用氮化镓,将400V直流转换为48V直流。而在48V总线上同样可以使用氮化镓进行同步整流。
实际上,英飞凌的产品线已经全面覆盖了交流转直流电源领域,提供的产品不仅仅局限于碳化硅和氮化镓器件,还会根据市场需求推荐最合适的产品组合。
备用电池“削峰填谷”
传统备用电池通常处于待命状态,仅在停电时作为应急电源使用,导致其使用率较低。然而,最新的开放计算OCP 3.0规范中允许备用电池不仅待命,还能在负载高峰时,如AI训练期间GPU功率激增时,辅助交流转直流电源供应器,实现“削峰填谷”。这显著提高了电池的使用率。
随着使用频率的增加,电池的电源效率变得至关重要。部分功率转换器提供了一种更高效的解决方案,它直接利用电池电压,仅需微调即可稳定输出48伏,大幅减少了处理的电力量,如仅需调节三分之一的电力。这种方法成本效益显著,因为转换器尺寸小,其效率非常高,最高峰值效率可达99.5%,整体效率也超过99%。此外,这种紧凑的设计占用空间少于传统全功率后备电池单元转换器,优化了整体空间。
中间总线电压优化
当前数据中心普遍采用12伏电压系统,但面对主板级别的高功率需求,特别是达到4千瓦以上时,48伏生态系统更具优势。英飞凌的解决方案能将48伏电压转换至12伏,以满足负载点阶段的需求。对于高性能处理器,如用于AI训练的GPU,在几纳秒内就能从待机状态切换到全功率运行,要求负载点开关具备快速响应和高频开关能力。为了适应这种高频开关需求,可选择降低负载点的输入电压。在600到800千赫的频率下,电压为12伏;但要达到兆赫兹以上,理想电压范围应为6到8伏。因此,48伏至6到8伏的转换变得尤为重要。在使用开关电容转换器的情况下,通过特定的拓扑结构可实现这一点,这正是英飞凌目前在推广并引入市场的一项专有技术。
垂直供电解决方案
面对人工智能发展带来的现代处理器功耗大幅增加的挑战,目前最先进的方法是采用分立器件解决方案,即在主板上安装多相降压转换器。然而,由于主板空间有限,同时需要集成数字信息传输和I/O线路,转换器被设计在主板顶部,环绕处理器布局。这种布局在负载电流超过一千安培时会达到极限,因为此时主板内的电力损耗会非常高,导致解决方案失效。为了克服这一问题,英飞凌提出了垂直供电解决方案,通过从主板背面直接供电至处理器,大幅减少电力损耗,同时结合集成电感器和先进冷却设计,提升整体系统紧凑性和效率。
未来展望
基于当前的发展趋势,随着功率水平继续攀升,传统交流供电方式可能会被直流配电(如400伏或正负400伏直流电) 所取代。这种配电方式将大幅降低损耗,这种更紧凑且高效的解决方案可以直接在主板级别将400伏直流电高效转换为48伏直流电。
为了驱动这样的系统,必须能够隔离单点故障。我们需要一个多级安全系统,用于中断多个级联层的电流。主要是在配电层面、机架层面和主板层面实现隔离单点故障。如果这一趋势成为现实,那么对于宽禁带功率器件而言将是一个巨大的增长机会,这将推动碳化硅和氮化镓等宽禁带器件的应用。
数据中心正迈向更加高效、紧凑、智能的技术时代,而英飞凌始终致力于为这一发展提供可靠的功率转换解决方案,助力行业实现技术跃升。
来源:瑶哥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