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大咖 | 从学术殿堂到科普前沿:王建正教授揭秘肿瘤科普的魔法公式

B站影视 2025-01-15 23:04 2

摘要: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将专业的医学知识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传达给公众,成为了摆在每一位肿瘤科医生面前的重大课题。从专业性与针对性的把握,到语言简单化与结构化的运用;从趣味性的融入,到同理心的展现,再到患者隐私的保护,每一项都是肿瘤科普的精髓所在。

编者按: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将专业的医学知识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传达给公众,成为了摆在每一位肿瘤科医生面前的重大课题。从专业性与针对性的把握,到语言简单化与结构化的运用;从趣味性的融入,到同理心的展现,再到患者隐私的保护,每一项都是肿瘤科普的精髓所在。

【医悦汇】对话大咖

栏目邀请到来自河南省肿瘤医院的王建正教授,针对肿瘤科普的经验与体会进行深入交流。

访谈专家

王建正

▶ 河南省肿瘤医院副主任医师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肿瘤学博士

▶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防治科普专业委员会委员

▶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超声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肺部肿瘤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

▶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医学综合康复分会委员会委员

▶ 北京市健康促进会肿瘤心脏病学专家委员会委员

▶ 河南省生命关怀协会肿瘤防治康复科普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兼常务委员

医悦汇:能否请您分享一下肿瘤医生做科普的经验和体会?有哪些需要掌握的技巧?

王建正教授:今天的TED演讲主题是我之前准备的一个关于人文的议题,这或许也可视为对我以往科普工作的一种认可。然而,身为肿瘤科医生,我认为在进行科普工作时,有几点至关重要的事项需加以重视。

首要的是专业性与针对性。这要求科普者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以确保信息的准确传递。而针对性则体现在对受众的精准定位上,即需找到合适的患者群体,并采用他们易于理解的语言进行科普。

其次,语言的简单化和结构化同样不可忽视。科普语言应尽量贴近百姓生活,选择他们熟悉的语言体系,以确保信息的有效接收。同时,语言逻辑要清晰,结构要简洁明了,便于受众理解和记忆。

再者,趣味性也是科普工作中的一大要素。通过采用吸引人的信息呈现方式,如讲故事、视频、动画或图表等,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兴趣和参与度,从而加深他们对科普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此外,医生在科普过程中还需具备同理心。鉴于肿瘤在民众中普遍存在的恐惧心理,医生在面对肿瘤患者时,应设身处地地思考他们的处境和需求,以同情和理解的态度去解释病情和治疗方案。

最后,保护患者隐私也是科普工作中不可忽视的一环。在进行科普时,务必确保患者的个人信息不被泄露,以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和尊严。这一点在科普工作中同样至关重要。

医悦汇:

许多医生刚开始做科普时,写的文章会更偏向学术论文,患者难以理解,请问临床医生该如何去实现从学术到科普的转换?想请您分享一些您从学术转换到科普的经验。

王建正教授:在谈及科普工作时,我首要强调的是确保患者能够真正理解所传达的信息。那么,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呢?关键就在于语言表达的简洁与明快。从我身边,特别是我的主任陈小兵教授那里,我学到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例如,他巧妙地以“癌”字为例,来阐述不良生活习惯与肿瘤之间的关系。

“癌”字由三个“口”字组成,形象地提示我们“胡吃、海喝、瞎抽”等不良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是导致肿瘤的重要因素。这种表达方式既直观又深刻,易于被患者接受和理解。

此外,针对中国人常见的23个致癌因素,陈小兵教授团队也进行了生动的总结。其中,缺乏锻炼是明确的致癌行为因素之一。他们巧妙地用“宅”字来概括这一现象,指出“葛优躺”、长时间窝在家里不动等不良生活方式与“宅”字紧密相连。而“宅”字的拼音“zhai”,分开来看便是“致”与“癌”,这种巧妙的联想不仅易于记忆,而且深刻揭示了缺乏锻炼与肿瘤之间的潜在联系。

我想,这样的表达方式无疑能够极大地提升科普工作的效果,使老百姓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理解并接受健康的生活方式。

医悦汇:您是如何开始涉足肿瘤科普领域?是什么激发了您做这件事的热情?

王建正教授:自2019年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毕业后,我加入了河南省肿瘤医院。同年,中国抗癌协会举办了一项名为“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科普训练营”的活动,我清晰地记得,在10月24日,我参与了这场科普比赛,并有幸荣获了“中国抗癌协会科普训练营科普金话筒奖”以及“科普青年精英奖”。同时,由陈教授带领的我们团队,作为一支私人小组,也赢得了“金牌战队奖”。

这些荣誉无疑是对我的初步鼓励。然而,在临床工作中,我逐渐意识到,将专业的医学知识,如基因、分期等,传达给患者时,往往显得晦涩难懂。因此,我开始思考如何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这些专业知识转化为老百姓易于理解的话语体系。这是一个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探索的过程。

在实践过程中,我逐渐发现,当患者能够更清晰地理解我所传达的信息时,他们对我的信赖感以及医患满意度也在不断提升。这种正向的反馈作用,无疑是对我的一种肯定。

尽管在科室中我算是一个新人,但我的患者群体却相对较大。我认为,这正是因为我不断努力去转变思维方式,将专业医学知识转化为患者易于理解的语言,从而获得了患者的认可和信赖。

医悦汇:

做科普时,您是有针对性、阶段性地去规划科普内容,还是临时性的,将临床上遇到的问题拿出来做科普呢?

王建正教授:都会有。我运营着一些个人社交媒体账号,如抖音、微博和快手等,会定期(例如每周一至三次)在这些平台上发布简短的视频内容,主要围绕肿瘤的“防-筛-诊-治-康”等方面进行科普讲解,旨在提升公众对肿瘤的认知,并消除相关误区。

此外,我还关注并利用临床上的热点话题进行科普宣传。例如,近期武打明星徐少强因食管癌不幸去世的消息引起了广泛关注。我们借此机会,围绕食管癌的“防-筛-诊-治-康”等方面,在医院公众号上发布了一系列报道,获得了较高的点赞量。这种利用公众对明星的关注度来传播科普信息的方式,起到了良好的助力作用。

另外,针对临床上一些常见且需要耗费时间与患者沟通交流的话题,我也进行了科普创作。例如,在化疗方案的讲解过程中,我们发现每个方案的详细解释可能需要5~10分钟,这对医生和患者来说都较为耗时。因此,我们录制了化疗方案具体用法的短视频,并上传到公众号上。在给患者讲解时,我们可以同时展示这个视频,从而大大节省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医悦汇:

CACA倡导肿瘤整合医学的理念,那么临床中也一直强调精准医学,多学科综合治疗,你觉得三者之间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

王建正教授:针对这一问题,我亦曾深入思考。首先,我们需明确整合肿瘤医学的概念。它超越了传统肿瘤治疗手段,融合了多种医学治疗方法,不仅关注生理层面,更将心理、社会及情感等多方面纳入考量,将患者视为一个整体,并融入了中西医结合的理念。这种全人的维度体现了其理念的升华与视角的拓宽。

精准医学则运用遗传学方法,通过分子检测及生物标记物检测等手段,为患者提供治疗前更为精准的治疗方案指导。

此外,MDT也就是多学科会诊则是由多个团队与专业在特定时间与地点,对患者进行多维度考量后,共同制定最合适的治疗方案。那么,如何看待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呢?

我认为,三者之间存在相互支撑的关系。精准医学为MDT提供了精准的方案参考,如分子标记物,为多学科会诊提供了科学依据;而MDT则在整合肿瘤学的指导思想下,汇聚了多个专业的力量,共同为患者制定治疗方案。三者的目标是一致的,即提高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生存期,并提升生活质量。

它们之间的互补性在于,整合肿瘤学作为指导思想,将精准医学与MDT紧密结合;精准医学为MDT提供了治疗思路,而MDT则将这些理念转化为可实施的平台。可以说,这三者分别代表了思想、技术与平台,既有宏观的战略指导,又有微观的具体实施。因此,我认为这三者之间既有宏大的战略视野,又有细致入微的技术支撑。

医悦汇:临床医生该如何基于整合肿瘤学的思想,实现全面管理癌症患者呢?

王建正教授:我分享一些个人见解,亦为我院陈小兵教授所一贯坚持之理念。提及“癌症”一词,我主张将其拆解为“癌”与“症”两部分来理解。

“癌”,指的是抗癌手段,主要包括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这五大疗法。而“症”,则涵盖了诸多症状,如疼痛、营养不良、乏力、骨髓抑制等。这些问题在过去往往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例如,当病人感到乏力时,我们需要仔细鉴别,这是由肿瘤本身引起,还是治疗所致。

此外,在治疗前、中、后三个阶段,对症状的管理至关重要。病人往往更关注自身直观的感受,如不适、白细胞减少导致的乏力、食欲下降、疼痛等,而非肿瘤大小的变化。因此,我常在科室强调,需在治疗前有效控制疼痛,治疗中及治疗后持续管理症状,这契合了整合肿瘤学的思想,即从更高、更广的维度去审视肿瘤的全程管理。

以治疗前阶段为例,当病人初次就诊时,我们首先需明确其肿瘤分期,这需借助如CT、核磁、骨扫描、PET-CT等影像学检查。随后,需通过

来源:医悦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