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市海洋与渔业发展研究中心和岭南师范学院联合调查团队在开展项目调查工作中,发现湛江海域新增海草床分布点——霞山区观海路海草床。该海草床还是濒危海草贝克喜盐草的分布点,面积约1.8公顷。
近日,市海洋与渔业发展研究中心和岭南师范学院联合调查团队在开展项目调查工作中,发现湛江海域新增海草床分布点——霞山区观海路海草床。该海草床还是濒危海草贝克喜盐草的分布点,面积约1.8公顷。
观海路贝克喜盐草海草床为单优势种海草群落,该群落外缘分布的是红树林,主要有桐花树、秋茄树和无瓣海桑三个物种,海草群落内除偶见的藻类植物浒苔外,仅发现贝克喜盐草一种海草植物。
据悉,贝克喜盐草为水鳖科喜盐草,属一年生或多年生盐生植物,生长于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是海草植物中最古老的两个世系之一。由于在全球范围内,贝克喜盐草野生种群较少,且容易受到飓风和海浪等自然事件、虾塘养殖、船舶锚泊及移动、赶海等人类活动的侵扰,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评为易危等级,是世界十大濒危海草之一。
2018年,霞山观海长廊红树林修建栈道,海洋渔业部门以此为契机,从雷州流沙湾移植了一些海草过来。多年过去,成片的贝克喜盐草在霞山观海长廊红树林栈道附近落地生根。
而在坡头区南三岛上,调查团队也发现了贝克喜盐草。南三岛海草床是以贝克喜盐草为优势种的海草床,分布面积与观海路海草床相当。海草又被称为“生态哨兵”,濒危海草在我市多地生根发芽且长势喜人,说明当地水质适宜海草生长。2024年1—6月,我市7个国考断面水质全部达优良,水质优良比例100%。市区新增海草床的发现,为研究城市化地区海草床生态系统的恢复机制提供了难得机会。
一片绿洲正在雷州半岛沿海长成。湛江海域的海草床主要分布在各海湾,如企水湾、流沙湾、海安湾、雷州湾和水东湾等,共计16个分布区(点)。2024年年底,调查团队完成了年度湛江市海域海草资源调查。根据文献记载和实地调查,我市海域海草床的总面积约为965.54公顷。
海草床又被誉为“海底草原”,与红树林、珊瑚礁并称三大典型近海海洋生态系统,既是海洋生物的乐园和孕育的产床,更是地球重要的碳库。资料显示,海草床贮存碳的效率比森林高90倍,具有水质净化和调控功能。海草床的保护和恢复还可以显著提升渔业资源量。
湛江市是中国大陆海草资源最丰富的地市,在遂溪、廉江、雷州、徐闻等近岸海域均分布着不同面积的海草资源,位于南部的流沙湾海草床是我市境内面积最大的海草床。流沙湾的海草床是以喜盐草为优势物种的海草床,海草植物物种最丰富,共2科2属4种植物,分别是水鳖科喜盐草属的喜盐草、贝克喜盐草、小喜盐草和丝粉藻科二药藻属的二药藻,其中喜盐草分布面积占海草床总面积98%,为该海草床的绝对优势物种。
2003年,针对海草资源的保护,我市成立了全国第一个海草自然保护区——湛江雷州海草县级自然保护区,后整合优化为湛江雷州海草地方级自然保护区。根据海草分布、海洋功能区划及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我市将一些海草床分布区划入了生态红线保护范围,其中明确了海草床生态红线区管控措施。
湛江云媒客户端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文来自【湛江日报-湛江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来源:人民日报党媒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