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2岁的张雅婷在回家的路上遭遇了车祸,救护车到达时她还在试图用手势向医生表达求生的愿望。然而,命运并未给她机会,急救室红灯熄灭的那一刻,母亲田女士的世界崩塌了。当医生宣布女儿脑死亡后,田女士想起了女儿半年前的话:“如果他们需要我,我愿意给他们光明。”
22岁的张雅婷在回家的路上遭遇了车祸,救护车到达时她还在试图用手势向医生表达求生的愿望。然而,命运并未给她机会,急救室红灯熄灭的那一刻,母亲田女士的世界崩塌了。当医生宣布女儿脑死亡后,田女士想起了女儿半年前的话:“如果他们需要我,我愿意给他们光明。”
张雅婷的人生原本充满希望。她是湖南医药学院的优秀毕业生,放弃了大城市的机会回到家乡,在药店帮助妈妈的同时还准备考取心理咨询师资格证。邻居们经常看到她骑着电动车穿梭于巷子间,为独居老人送药;她的朋友圈里满是参与公益活动的照片:陪伴自闭症儿童绘画、为留守老人提供心理辅导、教视障朋友使用手机导航等。
2023年10月成为盲协志愿者后,一次聚餐中,张雅婷被一位视障伙伴的回答深深触动:“只要是菜都吃,不挑。”这句话让她更加坚定地挤出所有空闲时间为盲人朋友们服务。谁也没想到,这位总是说“我能行”的女孩,会以这样突然的方式离开。
5月17日,在湘雅医院手术室内,医护人员向张雅婷的遗体鞠躬后,取下了她的角膜。这两个小小的透明组织给三个家庭带来了转机——一位因化学灼伤失明7年的化工厂老师傅和一位先天性角膜白斑的14岁少女因此重获光明。得知消息后的田女士,在整理女儿遗物时发现了她购买的盲文点显器和盲文版《小王子》,不禁悲从中来又感到一丝欣慰。
中国每年有大量患者等待器官移植,但实际能够完成手术的人数却很少。截至2024年底,我国器官捐献志愿登记者超过628万,但实际捐献率依旧不高。传统观念、分配机制以及公众认知等问题阻碍了器官捐献事业的发展。眼科专家李主任指出,像张雅婷这样的高质量角膜捐赠者能够让2-4人重见光明。
现在,田女士成了器官捐献的宣传员,带着女儿的日记本到怀化各中小学讲述“光明使者”的故事。她在怀化市红十字会纪念墙上发现,张雅婷的照片旁写着两位受捐者的好消息:王建国重返讲台,李小冉的画作入选省青少年美术展。田女士时常去那里擦拭相框,轻声对照片中的女儿说:“现在有两束光替你活着,妈妈不孤单了。”
来源:玲儿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