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地震频发,背后真实的原因竟然是这样!

B站影视 2025-01-10 23:58 3

摘要:刚踏入 2025 年不过短短 10 天,令人揪心的是,4 级以上的地震已然发生了 11 次。那一幕幕地震后的废墟画面,每一条相关消息,都直击人心,让人忍不住发问:到底为什么会发生地震呢?如果遭遇地震,我们普通人又该如何应对?

刚踏入 2025 年不过短短 10 天,令人揪心的是,4 级以上的地震已然发生了 11 次。那一幕幕地震后的废墟画面,每一条相关消息,都直击人心,让人忍不住发问:到底为什么会发生地震呢?如果遭遇地震,我们普通人又该如何应对?

最近一个月全球地震活动分布

地震主要是由于地球内部的构造运动、板块运动等引起的。地壳中的岩石在长期的应力作用下积累能量,当能量积累到一定程度,超过岩石的强度极限时,岩石就会发生破裂和错动,从而引发地震。让人遗憾的是,这种地球内部的力学过程是自然而持续进行的。

既然避无可避,那怎么才能最大化的降低地震带来的伤害呢?

那就要说说我们所处的环境了。中国是一个地震高发的国家,地震活动主要集中分布于 5 个地区的 23 条地震带上,具体涵盖:

台湾地区及其周边海域,这片区域地壳运动较为活跃;西南地区,像西藏、四川中西部以及云南中西部等地,地质构造复杂多样;西部地区,主要包含甘肃河西走廊、青海、宁夏,还有新疆天山南北麓,这里山脉纵横,地质条件特殊;华北地区,像是太行山两侧、汾渭河谷、阴山—燕山一带、山东中部以及渤海湾区域,同样处于地震活跃范畴;东南沿海地区,广东、福建等地,受板块运动影响,地震时有发生。

我国地震带分布-来源于百度

近期国内地震频发,多是与亚欧板块的挤压有关,比较典型的就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6.8级地震。由于印度板块持续向北挤压亚欧板块,使得青藏高原地区地壳运动剧烈,定日县位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的前缘地带,属于喜马拉雅地震带的西段,在板块的强烈碰撞下,地壳岩石发生变形、褶皱,大量的能量在地下深处不断积聚,当应力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沿着断裂带发生破裂,引发地震。而与其他因素有关的地震,则以宁夏银川4.8级地震为代表。银川地处华北地震区的银川-河套地震带,这里北北向和北西向断裂线纵横交错,地质结构复杂,是导致地震发生的重要原因,与亚欧板块挤压关系不大。

最近一个月中国地震分布

但是,如果自己正好在地震带上,也请不要着急。因为地震活动会有活跃期与平静期交替更迭的特性,也就是说地震是存在周期性规律的。如果在特定的一段时期内,地震频繁来袭,震级还较大,这就是地震活跃期;而另一段时间里,地震次数稀少,震级也偏小,便是地震平静期。这种周期性直观地体现在地震活动在时间上并非均匀分布。地震活动长周期往往跨越几百年,这类周期性的地震活动和地幔层的膨胀形变以及地壳层的应力集中紧密相关;短周期则以几十年为尺度,并且不同地震带的活动周期也存在差异。

虽然知道地震存在周期性特点,但事实是,人类目前还无法直接干预和控制地震,更别提想要精准预测地震究竟何时、何地爆发,可以说难如登天。对于普通人来说,要降低地震带来的影响,以下这些方法至关重要:

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增强地震防范意识。家中的家具摆放需多加留意,像高大的书架、衣柜等重物,应尽量固定在墙体上,防止地震晃动时倾倒伤人。厨房用品,尤其是易碎的餐具、瓶瓶罐罐,收纳在有柜门且带锁扣的橱柜里,避免地震时散落一地,造成二次伤害。

再者,熟悉居住环境十分必要。了解房屋的建筑结构,如果住在老旧小区,房屋可能抗震性能相对较弱,要提前知晓家中哪些地方是相对安全的 “避震角”,比如承重墙的墙角处,空间结构稳定,能在地震时提供一定的庇护。同时,清楚小区周边的应急避难场所位置,公园、广场、学校操场等空旷之地,一旦地震发生,能够迅速前往躲避。

另外,个人与家人还需进行地震应急演练。模拟地震发生时的场景,练习如何快速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下方,用坐垫、枕头护住头部、颈部等关键部位,待震动稍缓后,又该如何有序撤离房屋,沿着安全通道下楼,不慌乱、不拥挤。

还有一点不容忽视,那就是及时关注地震预警信息。如今科技发达,手机、电视、广播等多种渠道都能接收预警,提前几秒甚至几十秒知晓地震来袭,就能为自己争取到宝贵的避险时间,比如迅速关闭燃气阀门、拔掉电器插头,避免地震引发火灾、触电等次生灾害。

通过这些方面的努力,普通人便能在面对地震这一自然灾害时,尽可能降低受到的伤害,最大程度保障自身与家人的生命安全。

来源:闲话桑麻

相关推荐